初三一模语文问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州市二中应元学校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出卷人:古亦欢郭炫马艾斯呼啸审卷人:古亦欢马艾斯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23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选择题(第6、7题除外)请按题号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题目上。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不能超出该题答题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缄.默/箴.言悲悯./冥.思苦想B.辟.邪/譬.喻殉.职/徇.私枉法C.诡谲./倔.强摒.弃/屏.息敛声D.慰藉./告诫.翡.翠/妄自菲.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要抉告罄鸠占雀巢真知灼见B.销赃侦辑红妆素裹形销骨立C.盘桓推诿不修边幅蜂拥而至D.驰骋湎怀如坐针毡纷至踏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B.近几年我国的高铁飞速发展,很多项目可圈可点....,可喜可贺。毫无疑问,我国高铁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中国高铁正在影响和改变世界。C.蜀道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在唐代诗歌中鹤立鸡群....。蜀道诗句中那些奇峻秀丽的山川,光怪陆离的景致,在唐人的妙笔勾勒下,至今依然如梦如幻。D.由于某些商家和机构的极力推介,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这值得大家反思。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微社区改造,永庆坊在保留旧建筑岭南风貌的同时,还引入了众创办公、创意产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等项目。B.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阻碍港珠澳三地的交通,成为了深化港珠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发展的“金桥”。C.绿色制造的目标是使产品从包装、运输、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处理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负作用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②影片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③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④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⑤《流浪地球》的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A.⑤④①③②B.⑤③②①④C.⑤②①④③D.⑤②④③①6.根据相关名著,回答下列问题。(5分)(1)1957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某议会代表团时,曾指出中国有个最革命的孙猴子反对玉皇大帝的专制。作为终生致力于“打破一个旧世界”的革命者,毛泽东非常欣赏孙悟空“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精神。你觉得下列《西游记》的情节中哪一项最能体现以上精神?()(2分)A.孙悟空大战红孩儿B.孙悟空大闹天宫C.孙悟空偷吃人参果D.狮驼岭大圣斗三魔(2)著名文学评论家周汝昌先生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中国的四大名著:忠、义、诚、情。你认为用哪个字来概括《水浒传》最为合适?请从小说主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这三方面中,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说说你的理由。(3分)二、(2小题,15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发于声,征于色,而后喻。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E.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F.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澜卧听风吹雨,天马冰河入梦来。(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初三一模语文考试卷第1页共8页①,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②,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③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⑤,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⑥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诗句。(4分)[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主席借用墨梅的品格表达了大国的自信。在初中古诗中,也有许多借花表达志向的诗。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借梅花表达虽身处困境,但依然要保持高洁的情操;又如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表达了即使自己如花朵坠落,也依旧保持一颗奉献之心。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4)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5)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三、(4小题,16分)(一)阅读下面的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1题。(11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初三一模语文考试卷第2页共8页9.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C.时时而间.进/遂与外人间.隔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分)1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邹忌以自身“比美”经历说起,委婉指出齐王受蒙蔽之深,可见邹忌是一个忠于职守、善于发现问题的谋士,也是一个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B.本文语言精练,一个“善”字,既表明了邹忌讽谏的成功,又体现了齐王改革的诚意,也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从侧面写出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D.邹忌、魏征都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劝谏君主,邹忌进言的目的在于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魏征上书则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12.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甲】【乙】过零丁洋别云间文天祥(宋)夏完淳(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甲诗中的“风飘絮”和“雨打萍”各比喻什么?(2分)(2)乙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此写作手法同样体现在《过零丁洋》中的哪一联?两诗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3分)四、(10小题,39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17分)中国书院【材料一:中国古代书院精神的内涵】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清代诗人袁子才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在最初,书院还仅仅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有的只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还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形成于五代末期。初三一模语文考试卷第3页共8页书院作为载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积淀自己固有的制度、文化等等,渐渐便孕育出了独特的书院精神。在书院教育中,大多数书院都将“德业”与“举业”相统一,以“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王阳明曾于龙场悟道之后在当地传播“知行合一”之学,当时龙冈书院的《教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事相规。从这则学规看来,书院教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具体知识的传播,还着眼于诸生道德志向的确立与道德意识,行为的形成,特别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主体人格的树立,主要追求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古代书院中,追求的是“求道”与“求知”的精神的统一。书院是在官学流弊出现之时发展起来的,所以自建立之初就具有自由讲学的传统,不少学者都将自由讲学作为书院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特质。书院倡导不同学派的交流,提倡百家争鸣。教师自由讲学,研究。各派山长开放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书院的“讲会”制度更是为学术自由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讲会”制度的最早可追溯到岳麓书院会讲、鹅湖之会。在书院讲会中,各派更是开自由之先河,思想在这里碰撞、交流,有利于思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术思想和观点也扩大了传播范围。这里可贵的是它所体现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当书院以个性的立场面世,注定其发展的过程受到各种羁绊。不过这种自由独立的方格开创的风气以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是最基本最可贵的。书院作为一种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它不依靠朝廷的正式诏令而建立,其最重要特点,就是其主持者、管理者都没有纳入朝廷的官学教职之中。书院的独立性与其私学性质是离不开的。书院有自己严格的山长聘任制,教师也可以自由讲学交流,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家族提供,赠田和政府供给等。另外与官学为科举服务的不同办学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自主独立性。中国书院精神是书院千余年延续发展的历史结晶。也正是由于书院具有了官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才得以在中国古代有了生存并长期发展的可能。书院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古代中国私人讲学的传统,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私学的办学理念与方式在各朝代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源于唐,兴于宋的书院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使自由讲学蔚然成风。其次在儒家文化占主流意识的时代,其对书院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儒家的礼教德治,有教无类,重视教化民众等等都重新升华蕴藏在了书院精神的内涵之中。——《浅析中国书院精神》【材料二:古代部分省(区)历代书院数目】省区唐末五代宋元明清省区唐末五代宋元明清浙江615649199397江苏29666116福建68511107116安徽20159995江西1322495287324湖北171069120湖南87021103276广东399156242四川531563383广西10171183河南41112112276吉林11香港1131台湾52——数据来源于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材料三:当代书院的复兴】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我国有591所实体书院,网络虚拟空间版的书院有100多所,在上述591所书院中,由官方建立的有142所,占书院总数的24.7%;而民间兴起的力量有449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