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1.(2分)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B.为了安全,所用保险丝越粗越好C.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该断开电源开关D.使用试电笔时,绝对不能用手接触笔尖的金属体2.(2分)2009年10月1日,我国蒙古族传承的演唱形式“呼麦”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呼麦”演唱的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演唱有时音调特别高,此时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B.“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C.“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特别美妙,所以它一定不会成为噪声D.“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喉振动产生的3.(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是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2分)某种浴室内的防雾镜内部装了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高于室温。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5.(2分)现代武器中的新型电磁炮是利用电磁技术制成的,具有速度大、命中率高的特点,其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下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A.手摇发电机B.电磁铁C.扬声器D.磁悬浮列车6.(2分)下列有关于声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生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能传递信息B.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不存在引力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7.(2分)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丙图中撑杆跳高运动员向上弹起时,竿对人弹力的大小等于人对竿拉力的大小D.丁图中运动员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2分)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变大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C.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任何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都不可能为零D.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9.(2分)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成队形,而不采用“并排”形成列队。下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B.盆景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C.锅炉水位计D.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10.(2分)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费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B.C.D.11.(2分)“蹦极”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如图,人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上。人从跳台跳下,落至图中A点时弹性绳刚好被拉直,下落至图中B点时弹性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人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绳子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做功变快B.到达C点时,人的动能为零,受到的合力为零C.从B点到C点,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一直在减少12.(2分)图甲中的R1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A),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R1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1消耗的功率P与通过它的电流I之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45VB.R2的阻值为7.5Ω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4﹣45ΩD.当R1功率为120W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200W13.(2分)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已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提高6m,作用在钢绳的拉力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的功率为400WB.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C.人对绳子的最大拉力为1000ND.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题,每空1分,共8分)14.(2分)当前,中学生由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近视率升高。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视网膜(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佩戴矫正。15.(3分)电热水壶是人常用的家用电器。若家庭电路中只有电热水壶工作,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的铝盘在10min内转了500r,则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J.如加热效率为9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如果水吸收的这部分热量用煤气来加热,至少需要完全燃烧煤气m3(不考虑热量损失,q煤气=4×107J/m3)。16.(3分)小明家有一只标有“220V100W”的白炽灯,室温时的电阻为40Ω,开灯瞬间此白炽灯的电功率为W;正常工作10min,此白炽灯消耗的电能为J;电能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题,17题2分,18题4分,19题4分,20题6分,21题6分,共22分)17.(1分)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中的电灯、开关和插座(插座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18.(1分)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19.(4分)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4分)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在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杯的水中加热的好处是。由图乙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图乙中物质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具有的内能。(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21.(6分)在如图甲所示的“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中,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电路。(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故障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V.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A端”或“B端”)滑动。(4)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绘制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分析可知:①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②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主要是受的影响。22.(6分)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运动。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接触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1.22平放木板81.63平放木板102.04平放棉布61.85平放毛巾63.0(2)分析序号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的关系是。(3)小明在另一次实验中,由静止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过程中得到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小明用2.1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为N;若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力拉木块;若水平拉力为3N,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题,22题8分,23题6分,共14分)23.(8分)图甲是我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型航空母舰,它属于中型常规动力航母。该航母满载时的总质量为7×104t,航母上配置了滑跃式起飞的歼﹣15舰载机,每架舰载机的质量为30t,舰载机与航母甲板的总接触面积为6000cm2.2018年5月13日该航母再次下水进行试航,航母在10min内航行了6km。如图乙所示是该航母试航过程中牵引力F与航行速度ν的关系图象。(ρ水=1.0×103kg/m3)试计算:(1)航母试航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航母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3)每架舰载机对航母甲板的压强是多少?(4)试航过程中,航母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4.(6分)图甲是办公室和教室常用的立式饮水机,图乙为饮水机的铭牌参数,图丙为饮水机内部简化电路图。S是温控开关,R1是调节电阻,其阻值为198Ω,R2是供热电阻。型号YSJ﹣66额定电压220V加热功率2200W水箱容积2L频率50Hz(1)当开关时(选填“断开”或“闭合”),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2)现将装满水箱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初温为20℃,在1标准大气压下,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3)当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时,供热电阻的功率是多少?2018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1.(2分)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B.为了安全,所用保险丝越粗越好C.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该断开电源开关D.使用试电笔时,绝对不能用手接触笔尖的金属体【分析】(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2)根据保险丝的作用分析;(3)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4)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接触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解答】解:A、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故A正确;B、为了安全,应选择合适的保险丝,保险丝太粗,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C、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故B正确,故C正确;D、使用测电笔时,必须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2.(2分)2009年10月1日,我国蒙古族传承的演唱形式“呼麦”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关于“呼麦”演唱的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演唱有时音调特别高,此时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B.“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C.“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特别美妙,所以它一定不会成为噪声D.“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喉振动产生的【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4)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解答】解:A、“呼麦”演唱有时音调特别高,但人耳能感知,不属于超声波,故A错误;B、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15℃中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故B正确;C、若“呼麦”演唱时发出的声音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