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第一节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位序-规模法则一、城市首位律(LawofthePrimateCity)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city)。首位度首位度指数二城市指数:S=P1/P2;四城市指数:S=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二、城市金字塔1、概念: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2、意义:城市金字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城市规模分布的简便方法。对不同国家、不同省区或不同时段的城市规模等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能够从中发现它们的特点、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该级城镇总人口24.3912.3310.233.769.7639.53三、位序-规模法则165三、位序-规模法则1、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最早是1913年奥尔巴克发现五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城市人口资料符合下式的关系:PiRi=K(1)50*1=50,25*2=5,……10*5=50式中Pi是一国城市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Ri第i位城市的位序;K是常数。1925年罗特卡发现美国符合:PiRi0.93=5,000,000(2)1936年在辛格(H.W.Singer)的研究中才出现一般转换公式:lgRi=lgK-qlgPi(3)(3)式相当于PiqRi=K(4)2、捷夫(G.K.Ziff)模式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的公式表达:Pr=P1/R,PrR=P1(5)式中:Pr是第R位城市的人口;P1是最大城市的人口;R是Pr城市的位序。3.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模式Pi=P1·Ri-q…=P1/Riq(6)当q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当q小于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越小越分散。当q等于1,捷夫模式。lgPi=lgP1-qlgRi(7)第二节对城市规模分布的解释1692、对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解释1)随机模式2)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模式3)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模式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解释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最有影响的理论。贝里和加里森首先把这一原理用来解释城市规模分布。在只有少数几个力量强大的因素作用的国家,城市规模常产生首位分布,这些国家一般是人口少、面积小的小国,或城市化历史比较短的国家,或有单一出口的殖民地历史的国家;位序-规模分布是许多种力量在很长时间里作用的结果,以致一旦获得了位序—规模分布,那么这些力中的任何一个很可能只是产生一种随机的相对微小的作用。这种分布通常在工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或那些面积大、历史久、人口多、条件复杂的大国出现。政治、经济、文化综合模式国家结构差异对城市规模分布集中程度的影响国家中央集权的程度,它通常和空间集中和首位度相联系。政府类型:社会主义国家与首位分布相关联,而联联邦制国家更多地和城市发展的分散模式相联系。国家力量:影响空间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国家力量指示着国家对某些决策或过程控制、滤选的程度。这些被国家控制得越多,对私人企业紧靠国家中心布局的刺激就越强。民族主义精神强的国家可产生首位分布经济发展城市规模分布的动态模式城市的规模分布与社会发展的均衡程度相联系,体现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起飞前:均衡状态,位序-规模分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均衡状态,首位分布经济发展后:均衡状态,位序-规模分布霍尔城市演变模型:分散集中分散3、城市规模分布类型的利弊首位分布:弊-过度集中是资源的低效利用方式,产生城市病;区域不平衡,带来社会问题;不利调动全国积极性,抑制其他城市发展利-集聚产生规模效益:资金人才知识的积累;降低运输成本规模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联系:首位分布-经济发展低水平?位序规模分布-经济发展均衡?第三节中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我国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验证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我国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一、我国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的验证1.Zipf定律表达式中公式怍为范本.其中C是常数.Mi为j省份的规模(以人口数量计算.单位万人).Rj是j省份的位序分若q=1.那么捷夫定律成立.即最大省份正好是第k大省份的k倍;若q值1.那么说明城市规模比较分散,高位次城市规模不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若q值l。那么说明城市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发育根据Zipf定律.城市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前工业化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工业化时期。第三个时期被称为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是从q小于1开始的.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时,q会增大。当经济日益走向成熟时.q值会减小2.城市规模分布的ZipfP定律的实证分析结果-中国各省份的人口位序——规模分布:(1)q值略大于1,基本服从Zipf定律;(2)各回归方程式都有非常高的显著程度,R2值都比较大;(3)估计参数q随时间的变化而有变大的趋势,即从1982年的1.119,到1990年的1.116直至2000年的1.239。说明中国各省人口的集聚程度在逐年提高。中国最大和最发达的城市现在正经历着和欧洲城市在1975年以来所经历的相似的转型,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各个大城市区,特别是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这三个大城市区(群)进行集聚。三个大城市群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案例:3.市区户籍非农业人口市区户籍非农业人口+外来常住人口香港作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首位城市,其首位度不断下降。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规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中小城市的增长快于大城市的增长,城市规模趋于分散,城市发展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从其判定系数来看各年份的城市规模与其位序的相关系数相差较大,且部分年份的相关系数小于0.9,因此表中由位序规模拟合所得到的历年的城市回归斜率的可比性与准确性都是值得商榷的二、我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许学强(1982年)、孙盘寿(1984年)和周一星(1986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分析:2O世纪6O年代以前,中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和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中小城市的比重在下降。2O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在城市系统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中等城市的增长最明显。在2O世纪8O、90年代初,在小城市数量大量增加的同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比重有所下降。90年代中期以来,小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大中城市比重有所上升。王放(2000)利用1984年-1995年间的城市人口资料,分析了我国城市规模分布,发现我国中、小城市的增长速度快于大城市。Song和Zhang(2002)利用1991年~1998年间的人口资料,对我国城市系统的帕累托定律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从1991到1998年我国大城市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小城市。原因:三、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省际差异三个指标:省、区内第一大城市的规模:P1省、区内第一大城市占总城市人口比重:R=P1/P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不平衡指数:S城市规模分布六个类型:高级首位型中级平衡型中级首位型初中级平衡型初中级不平衡型初级首位型第四节城市规模发展政策的讨论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我国城市发展方针的评价大城市重点论:大城市是国家的“超级金库”,“带动中小城市和乡镇快速高效发展的火车头”。小城镇重点论:大城市有难以克服的“大城市病”单从经济效益上看大城市高,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则不一定,而发展小城镇是吸收亿万农业劳动力的根本出路,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特点,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高效益:高于全国城市平均值一一大城市、特大城市中效益:接近全国城市平均值一一中等城市大中城市低效益:低于全国城市平均值一一小城市。大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我国大城市的经济地位与作用是我国经济起飞的龙头与基地。大城市在经济上的活力,以及与中小城市、周围地区的差别,强烈地吸引着经济与人口的集中。大城市在体系中的作用不可能一下子减弱,中小城市的发展也不可能一下子推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远不可能有更多的财力、物力用以建设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小城镇,以疏解大城市的压力。大城市的政策方针:既要发展,又要控制发展:充分发挥大城市的中心作用控制: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的增长速度,适当扩展中心城市建设用地,降低人口密度,大力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恢复城市基础结构的容量,为生产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今后工业与人口的郊迁,发展周围的小城镇,从根本上改造旧城,改善城市的布局,提高城市综合效益创造物质条件。积极发展小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从1978年农村实行改革以来,大量劳动力剩余。一般地区剩余劳动力已达20%-30%,而发达地区则高达2/3国家财力有限,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不可能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投资。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可能。成功模式: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晋江模式、珠三角模式(80年代四大农村发展模式)不利因素:规模效益不高,污染下乡扩散城市人口费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