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评审专家姓名:评审专家单位: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A.熟悉B.较熟悉C.不熟悉评价指标权重指标说明专家评分选题3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论述和评价。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论证5主要考察研究思路、研究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研究基础2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综合评价是否建议入围A建议入围备注评审专家(签章):说明: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两栏不填。2、请在“您对该项目内容的熟悉程度”A、B、C选择一个画圈;在与“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划,也不能多划,权重仅供参考;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A上画圈。“备注”栏可填写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或不填写。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有效。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治理控制研究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犯罪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中国曾经是预防和控制犯罪卓有成效的国家,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犯罪率逐年上涨,犯罪种类也不断增多,规模升级,危害加剧。犯罪控制,旨在消除犯罪目标,减少犯罪机会,加大犯罪的风险和代价,强化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以及一般公众对国家权威以及刑罚的畏服,促使人们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遵守与维护,从而把犯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人口流动加速,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必然带来人口的大流动。而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又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西部地区的开发进程。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比例居高不下已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关于流动人口犯罪的研究并非新课题,不少学者和社会管理者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理论阐述。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防控对策: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约束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保障权益,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等等。而关于流动人口犯罪,国外已有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移民犯罪,而中国流动人口犯罪无论从其产生原因、特点,还是其防控对策都具有一定独特性。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犯罪犯罪治理控制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逻辑证成,缺乏实证个案透视;集中于流动人口犯罪的宏观分析,忽视了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微观分析。就我国而言,各地区都有不同的犯罪状态及其防治重点,如何构建区域性犯罪治理模式,国内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为空白。本课题拟以兰州、西宁和银川三个城市为主要研究视域,试图通过对西部地区近年来流动人口及其犯罪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以期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深刻剖析西部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成因,特别是从其弱势地位及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运用刑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的理论和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从多个视角分析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总结西部地区犯罪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对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难点、制度缺陷和操作盲点予以梳理阐释,探索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为司法实务部门给予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全国其他省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共性。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人口组成,导致刑事法治建设异常复杂和敏感。流动人口较强的流动性导致流动人口犯罪被捕的概率有所降低、使正式刑罚威慑效应降低;流动人口脱离了原有的非正式控制体系,而又未纳入输入地新的网络之中,处于社会监控真空之中。欲有效地治理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必须切实贯彻“重在治本、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认识到“最好的社会政策,也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犯罪控制模式应当由传统的“国家本位模式”,向“国家.社会”双本位模式转化,应积极推进犯罪控制中的社会力量参与,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对犯罪预防和控制的要求。导致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讲可分为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和具体条件。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采取立法对策、司法对策和社会对策并举,实行综合治理。立法对策3主要是建立起完备的流动人口管理的非刑事法律体系,以防止“失范行为”,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司法对策与社会对策内容,包括加强地区间合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管理工作、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情报信息系统制度等多项内容。本课题拟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关于犯罪治理控制的理论基础研究;第二部分,流动人口犯罪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其理论基础;流动人口犯罪的法律现状和特征分析;社会转型期我国流动人口犯罪趋势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治理途径;第三部分,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研究。包括: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现状及特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治理控制研究。本课题拟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大量收集公安机关关于流动人口犯罪的统计数据以及典型个案的调研报告,对刑事案件高发的辖区派出所民警和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并综合运用分析法、比较法、调研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原因。并做到:第一,提高相关实证研究的数据质量。长期以来,统计口径统一、连续性强、样本容量大的流动人口数据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流动人口与犯罪率实证研究的重要桎梏。可以通过实证抽样、田野调查等方法获取高质量的流动人口犯罪相关研究数据。第二,加强流动人口刑罚威慑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本课题在西部地区独特的背景下,将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对该地区犯罪治理的实证分析相结合,紧密结合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考察当下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剖析犯罪产生的原因及其机理,结合西部地区的特点,创制能够良性运行的犯罪治理模式。本课题将运用价值分析法、语义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样本定量分析、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开展研究,突出问题意识,加强实证分析。(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生成机理;(2)流动人口犯罪犯罪治理的困境、制度缺陷以及操作盲点;(3)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制度设计及其具体措施。本课题研究的难点:(1)高质量、大容量的样本数据即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实证资料的获得;(2)解读形成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因素,探讨如何设计、构建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犯罪的综合治理模式;(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及创新之处(1)完善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从源头上控制流动人口犯罪。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有关暂住人口管理的条例、法规,使之更具操作性。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培训、教育和保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基本素质。制定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使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紧密依靠居民委员会等居民自治组织,杜绝流动人口失控现象;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或者原籍为同一地区的流动人口中设立自治、自律组织;加强服务意识,解决流动人口存在的实际困难,关心流动人口的疾苦。(2)在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犯罪治理中,充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维护社会的群体和谐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目的。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对于所犯罪行不重的初犯、偶犯等犯罪分子,要依法从宽处理。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务必践行“执政为公、一心为民”理念,坚持以人为本。(3)提高动态治安防范能力,构建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治理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我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预防和打击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有效手段。首先,对流动人口犯罪坚决打击,发挥法律的震慑力。探索建立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长4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逐步建立机动、科学的巡逻机制,有重点的加强对易发地区、人员的防范控制,力争通过快速反应、巡逻控制及属地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把治安卡口控“点”,城市巡警、公路巡警控“线”,派出所和治安联防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动静结合、覆盖城乡的整体、巡逻、防范和控制网络,有效的控制流动人口犯罪。同时注重警民结合,推行社区警制;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健全犯罪协查、通报制度等等。其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情报信息建设的经验,坚持以情报信息建设作为流动人口犯罪治理的主导。情报信息建设能够做到高数量采集外来流动人口信息、高强度应用外来流动人口信息、高难度研判外来流动人口信息,可以真正实现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有效防控和精确打击。能够运用到预测流动人口犯罪趋势、主导各种刑事案件的侦查破案、防范控制流动人口犯罪。三.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一)前期相关研究成果1.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论文:(1)报应与预防——刑罚目的的二元构建;(2)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思考;(3)我国短期遏制商业贿赂犯罪的具体思路;(4)商业贿赂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选择;(5)治理商业贿赂的思路和对策分析;(6)商业贿赂的刑事对策研究(7)论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8)关于不定期刑的若干思考。专著:《刑事政策论》。2.课题参加者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论文:(1)刑事政策视野下的逃税罪(2)刍议“逃税罪”案件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的关系;(3)从爆炸物犯罪司法解释看我国刑事司法理念之转变;(4)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民意之解读;(5)略论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6)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理念储备与介入范围界定;(7)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反思。(二)主要参考文献1.康树华.小康·稳定与犯罪治理[J].法学杂志,2003(1)2.胡联合、胡鞍钢.转型期中国犯罪治理的基本对策[J].法学杂志,2005(5).3.单勇、侯银萍.中国犯罪治理模式的文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3.宋浩波.城市犯罪治理与稳定机制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4.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赵煊.人口迁移对犯罪水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程志军.从社会分层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的生成[D]吉林大学,2007.7.陈星博.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及对策[N].学习时报,2009-10-26.8.马戎、马雪峰:《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9.康均心、杨新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刑事政策调适——以流动人口犯罪为研究视角》法学论坛2010-01-1010.陈小玉.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11.张印:《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贵阳市流动人口犯罪成因分析》,当代法学论坛网2008-5-1412.康树华、张小虎:《犯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注:1.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资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2.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能填写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成果数量,不得填写成果作者、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与本课题研究无关的成果以及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等不能填写。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研究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活页4000字包括前期成果和参考文献文字表述字数。3.课题论证用最适合的字号和行间距排版,版面控制在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