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2题逐题突破》:常见有机化合物——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判断【核心突破】1.常见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不多于4的烃是气体,烃的密度都比水小。(2)烃、烃的卤代物、酯类物质均不溶于水,低级醇、酸能溶于水。(3)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各类有机物的同系物熔、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的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2.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结构简式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CH2==CH2官能团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与溴(溴化铁作催化剂),与硝酸(浓硫酸作催化剂)乙醇CH3CH2OH官能团—OH①与钠反应放出H2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CH3COOH官能团—COOH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官能团—COOR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彻底,被称为皂化反应淀粉(C6H10O5)n①遇碘变蓝色②在稀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③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含有肽键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②两性③变性④盐析⑤颜色反应⑥灼烧产生特殊气味3.有机物与日常生活性质应用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使蛋白质变性医用酒精用于消毒福尔马林是35%~40%的甲醛水溶液,使蛋白质变性良好的杀菌剂,常作为浸制标本的溶液(不可用于食品保鲜)蛋白质受热变性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蚕丝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灼烧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聚乙烯性质稳定,无毒可作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包装袋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食用油不能反复加热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用于厨具表面涂层甘油具有吸水性作护肤保湿剂淀粉遇碘显蓝色鉴别淀粉与其他物质(如蛋白质、木纤维等)食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钙食醋可除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阿司匹林水解生成水杨酸,显酸性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谷氨酸钠具有鲜味做味精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制肥皂【经典例题】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解析A项,尼龙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纤维(锦纶),属于合成纤维,正确;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错误;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错误。2.(2018·全国卷Ⅰ,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大多数酶是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答案A解析果糖属于单糖。3.(2018·全国卷Ⅲ,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答案C解析与氯化氢的反应是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产物是氯代苯乙烷,C项错误;“铁粉”“液溴”是苯乙烯()在苯环上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A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A项,蚕丝属于蛋白质,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是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经过溶解、纺丝加工制得的化学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B项,食用油经过反复加热,可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使食用油的营养价值降低,还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聚合物、杂环胺和稠环芳香烃等物质,正确;C项,病毒由遗传物质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病毒,正确;D项,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错误。5.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答案A解析B项,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错误;C项,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乙酸酸性大于碳酸,错误;D项,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HCl,HCl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错误。6.(2018·全国卷Ⅱ,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答案D解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CH4+Cl2――→光照CH3Cl+HCl,CH3Cl+Cl2――→光照CH2Cl2+HCl,CH2Cl2+Cl2――→光照CHCl3+HCl,CHCl3+Cl2――→光照CCl4+HCl。黄绿色的氯气参加了反应,逐渐减少,生成无色的气体,因此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反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生成的CH2Cl2、CHCl3、CCl4均为无色油状液体,附着在试管壁上,因此试管壁上出现油状液滴;生成的HCl气体遇到水蒸气溶解生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因此试管中有少量白雾。综合上述现象,答案选D项。【提升训练20题答案+解析】1.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的是()A.不粘锅涂层材料——聚四氟乙烯B.生产服装面料的材料——涤纶C.常用于制作饰物的材料——玛瑙D.制造公共自行车实心轮胎的材料——橡胶答案C解析A项,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物;B项,涤纶是聚酯纤维的商品名,属于有机物;C项,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D项,橡胶属于有机物。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可作食品保鲜剂B.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B解析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有毒,不能作食品保鲜剂,A项错误;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项正确;棉和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与淀粉的分子式都用(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所以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但不会发生水解,D项错误。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向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中分别通入乙烯,溶液均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C.乙醇、乙酸的官能团不同,但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可通过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的方法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水答案C解析A项,聚乙烯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错误;B项,乙烯与溴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而乙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错误;C项,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正确;D项,乙醇和水均能与Na反应产生H2,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B.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制乙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D.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C解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褪色的原理不同,A项错误;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项错误;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成乙酸,C项正确;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相同,但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时,前者消耗的O2多,D项错误。5.(2019·浙江4月选考,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D.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答案D6.氰基丙烯酸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反应,从而具有胶黏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一定条件A.该反应属于加聚反应B.物质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1mol物质B最多可消耗1molNaOHD.一定质量的A、B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定值答案C解析A→B是碳碳双键加成聚合为高聚物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A项正确;物质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物质B为高聚物,所以1mol物质B最多消耗nmolNaOH,C项错误;A、B的实验式相同,故一定质量的A、B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为定值,D项正确。7.用键线式表示有机物的结构简明易懂,它只要求写出碳碳键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官能团,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B.一定条件下,甲、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C.甲、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甲、乙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甲、乙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正确;甲含有羧基、乙含有酯基,甲能发生酯化反应、乙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所以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项正确;羧基、羟基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甲含有羧基,乙不含羧基或羟基,所以甲能和钠反应、乙不能和钠反应,故C项错误;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乙都含有碳碳双键,所以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项正确。8.苹果酸环二酯(OP)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OP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酯基B.OP在NaOH溶液中水解成HOOCCH(OH)CH2COONaC.OP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D.1molOP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molNa2CO3答案B解析OP分子中含有—COOR、—COOH,A项正确;OP中的羧基以及酯基水解后生成的羧基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产物是NaOOCCH(OH)CH2COONa,B项错误;OP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不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即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C项正确;当OP与Na2CO3反应生成H2CO3(CO2+H2O)时,1molOP消耗1molNa2CO3。当OP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时,1molOP消耗2molNa2CO3,D项正确。9.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和苯B.用溴水鉴别己烯和苯乙烯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环己烷答案B解析乙醇能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且在水的上层,A项可鉴别;溴水与己烯、苯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B项无法鉴别;碳酸钠与乙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现象为有气泡产生),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在上层,C项可鉴别;高锰酸钾溶液与甲苯反应而褪色,环己烷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出现分层,D项可鉴别。10.将漫射日光照射到装有氯气和甲烷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的装置上(如图)。现列出如下现象,其中正确的是()①试管内黄绿色逐渐消失②试管内黄绿色加深③无任何现象④试管内液面上升⑤试管内壁上有油状物生成A.①B.①④⑤C.①⑤D.②⑤答案B解析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氯气为有色物质,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了反应,所以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消失,①正确,②错误,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