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作文批改方式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对于作文批改,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小学作文的批改就像鸡肋,教师认真批改了,学生要么忽略不看,要么看后并没有把老师精心写的评语用于指导自己的习作。这样,作文批改并没有起到指导作文的作用反而要浪费语文教师一多半的时间。作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改,没有作用;不改,无法掌握学生的习作情况,指导学生习作。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当前作文教学的常态。二、课题的核心概念作文批改的有效性:作文批改要充分发挥激发学生习作欲望,促进学生思考、实践,指导学生习作技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针对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的现象——作文批改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对教师来说是负担,不愿意改,因为没有作用;对学生来说,是多余,不愿意看,因为没有新意,没有动力。我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让作文批改真正体现其“诊断、反馈和激励功能”,不仅成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桥梁,更成为学生了解作文、爱上作文、学习作文、提高作文水平的桥梁。让作文批改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桥梁,和谐共生的平台。2.课题研究的内容(1).作文批改“失效”的原因。通过调查问卷,询访,观察等方法了解目前出现作文批改出现“失效”现象的原因。(2).通过批改作文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的具体策略和理论依据。阅读相关书目,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组织和参加校内外公开课、研讨课、专业讲座等教学研讨活动和大家共同研究激发学生习作热情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3).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习作,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具体策略和理论依据。认真学习和作文教学相关的理论,自觉地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具体的教学实践,从而科学地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问卷调查法: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方法。2.观察法: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观察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3.访谈法: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口头交流式的调查方法。4.反思教育法: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作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反思的方式包括: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教学观摩、行动研究、成果对比等。5.文献资料法: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和应用以获得间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6.经验总结法:将在研究中取得的经验和方法及时总结,探索规律,形成研究报告。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准备阶段(2015年2月28日—4月28日),认真阅读《新课标》,领会《新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表述。第一阶段(2015年4月30日—11月31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目前出现作文批改“失效”现象的原因。第二阶段(2015年11月5日—2014年1月5日),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充分阅读相关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反复进行课堂实践活动,深入反思,对症下药,研究通过作文批改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具体策略和理论依据。第三阶段(2015年11月5日—1月5日),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提炼总结与再反思,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六、读书学习计划及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时间安排准备阶段:2013年6月1日—7月28日,重温《新课程标准》,写1篇关于新课标作文教学的读书心得、思考。第一阶段:2013年8月30日—12月31日,阅读《语文教学心理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语文的魅力》、《语文的诗意》等书籍。写2篇读书笔记,1篇独立撰写的案例分析,1篇教学论文。第二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20日,阅读《于漪老师教作文》、《魔法作文营》、《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做最好的老师》等书籍。撰写2篇读书笔记,1篇案例分析,2篇教学手记(反思或随笔)第三阶段:2014年6月21日—8月30日,阅读《我的作文训练系统》、《小学生自主作文教学指导方法》等书籍。撰写1篇读书笔记,1篇研究论文,1篇结题报告期间及时认真阅读《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坚持写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