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当孩子出现偏科时家长该如何教育黄鹤【问题提出】(问题情景1):小李的女儿丽丽在一二年级时,语文、数学学习成绩都很好。上小学三年级后,看起来学习依然很用功。小李工作忙,平时没过多在意,可期中考试家长会上得知,丽丽语文成绩很好,但一段时间以来数学明显退步了,数学成绩考得很糟。小李在想:这是为什么呢?深入了解发现,丽丽平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之外,课余时间只看童话小说一类的课外书,对于数学书从来不沾边,更谈不上自觉地去做数学习题了。小李在想,孩子小学阶段就出现偏科,上到了初中高中,数学成绩肯定会更糟,到那时在采取补救措施,恐怕已来不及了。(问题情景2):张先生的儿子明明上初一,学习上偏科现象严重。他非常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优秀,可是对语文、英语毫无兴趣,语文、英语科成绩很不理想。仔细观察发现,明明对数学知识很感兴趣,课后也常常把精力放在做数学题上。在语文、英语方面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够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对背诵课文、记忆英语单词感到厌烦,语文、英语课仅仅满足于完成作业,课后根本无心思去复习、练习。看着明明的语文、英语试卷,张先生很着急,但又没有办法,不知从何下手,急切盼望得到教育专家的帮助。(问题陈述):现实中,很多家长从小就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并多方创造条件以期让孩子全面发展,各门功课都取得好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生学习中的偏科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等不同的学习转段时期,学生的偏科现象更为严重。同上述两位学生家长的心理一样,面对孩子学习中的偏科现象,每位家长都希望找到理想的教育办法,尽快扭转孩子学习上的被动局面。【问题分析】学生的学习偏科现象很常见,偏科现象不光出现在学习差的学生身上,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出现偏科现象。造成学生学习偏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心态问题,一方面是源于老师的问题。1、老师问题原因分析:一个是老师自身素质问题。有的老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能公平公正对待,训斥、讽刺、挖苦、侮辱、甚至体罚孩子的现象较常出现,这就造成了孩子对老师的成见。比如,遇到学生对问题不理解时,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呢?猪脑子呀!讲这么清楚都不明白?”……,如此等等。这种情况的造成的学生偏科,不是学生自身的错,而是老师的素质所致,学生家长无力扭转。一个是老师工作失误问题。有的老师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在无意识情况下对学生产生了伤害,比如老师因为不了解情况而冤枉错怪了学生等,使得学生不再喜欢这位老师,对其所教的功课渐渐产生厌烦感,造成学习成绩下滑。2、学生问题原因分析:一是对老师的认识、感觉偏激。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叉的时期,孩子们在认识问题时常常会产生偏激现象。比如,有的学生看某个老师长得不好看,就感觉这个老师不顺眼,在学习等方面与之作对。二是为了释放心理压力。有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后,学习上产生较大压力,低估自己学习能力,对学习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于是厌烦了某些课程的学习。【策略方法】1、家长应对老师自身问题的策略有的教师由于自身素质原因,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对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不讲方式地训斥、侮辱,采取一些“语言暴力”或称“软暴力”,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遇到这类教师当然就不喜欢了、甚至非常反感,于是就不愿意学习该老师所教学科了。孩子遭受“软暴力”后产生恐惧感,进而造成智商下降,导致成绩下滑。遇到这种问题,如果教师问题不太严重,家长可尝试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激励孩子发愤读书学习,引导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其社会适应能力,养成不论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都能认真学习的意志品质和良好学习习惯;如果教师问题严重,家长又实在无奈,可以考虑给孩子调班、转学,换个学习环境;如果老师的问题很严重,家长可以向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反映,寻求外力帮助,尽力优化教育环境。某中学语文学科张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第二天上课检查作业时,他发现学生李某未完成作业。张老师非常生气,当众痛骂学生“懒得像头猪”,并要求该生抄写当天所学的新课文5遍。到了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作业,也未抄写课文,张老师于是大发雷霆,当众责令该生立即抄写课文20遍作为惩罚。自然,李某对张老师肯定不会有好的印象。久而久之,李某对于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完全只是应付作业了事,语文成绩也是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李某的母亲主动到学校跟张老师进行了沟通。一方面,李母亲认为老师训斥学生时措辞使用不当。另一方面,李母亲也批评了李某因为玩游戏而不完成作业的错误行为。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误会得以减轻,李某也在老师和母亲的帮助下慢慢改变了对于语文学科的态度,成绩也慢慢得以提升。对待老师因工作失误对学生造成的伤害问题,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老师也是人,是人就难免会出错,让孩子谅解老师的一时失误,同时借机教育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对老师和同学抱一颗宽容之心。当然,在老师当中也不乏有勇于承认错误的好老师,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好了,孩子会因为老师的认错而感动,从而会喜欢这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因为老师的过错而惩罚自己,这是愚蠢的行为。如果你不能自我调控,就会自己‘报销’自己”。有一次我女儿的英语老师黄老师在课堂上随口说今天的家庭作业是做加油站的下一个练习。因此下课后,我女儿兴冲冲地利用业余时间提前完成。结果放学时,黄老师说今天做另外一组阅读题。回家之后,我女儿非常生气,饭桌上一直说黄老师言而无信,以后再也不听他讲课了。作为家长,我在饭后跟我女儿说老师可能事情较多把上课时讲过的事给忘了,所以他又安排了另外一组题目。我还跟我女儿打赌,如果是老师的小错误的话,明天的作业肯定是我女儿今天课内完成的这一组题目,最后你猜怎么着?老师在电话里一直跟我说谢谢你的提醒,明天做你女儿做的这一组作业。最后我女儿也安心入睡了。矫正学生对老师的认识、感觉偏激问题,应该采用循序诱导的方式,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候要转变孩子的看法不是很容易,如果经过说服诱导,孩子执意不改变看法,那只好尽量创造条件让他自己顿悟,家长可通过一些现实事例的分析,让他感到自己的做法是可笑而无知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抓住一切可以转变的时机,或创造一切可以引发他转变的情景,促他转变,要给孩子以时间。当然,家长很难情愿这样做,因为家长恐怕不等孩子顿悟,学业已经落下了。但这也没有办法,如果强扭,可能会使孩子逆反,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使事情发展得更糟糕。如果孩子执意不转变对老师的偏见,家长也不必强求,换个角度,从对孩子的学习目的培养入手,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而学习、为谁而学习的问题,家长可以创造情景,刺激孩子的思想碰撞,达到让孩子自醒的目的。2、家长应对学生自身问题的策略对于学生为了释放心理压力而出现的厌学、不学问题,家长不妨采取无为而教的办法。即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孩子,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分数。只要孩子没有突破道德底线,就让其顺其自然发展,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不批评不表扬,降低关注度。让孩子在没人逼迫之下,以一种平常的心态读书、学习,这样做很有可能还会有好的转机。因为孩子从心底上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想缓冲一下压力。这时家长、老师不必过分关注他的成绩,他的压力相应的也会减退,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孩子也许反而会尽力学习。有的家长也许认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认为,孩子离开了家长、老师的督促,就会放任自流。“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放羊不管”。他们不放心让孩子自己醒悟,认为错过时机一生难补。他们还认为“人没压力轻飘飘,孩子没有一定的负担是不行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家长的想法也并非错误,因为孩子学习好,才会有好的前途。但是许多家长或许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到了不学的地步,不是认为家长认为的“放羊”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过度关注造成的。对孩子过度关注就像阳光聚焦到纸上,其能量可以把纸张烤糊、烧焦,破坏作用明显。学习需要的是自发、自然的状态,没有自觉意识是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的。有一个父亲,是我一学生的家长。他儿子进入初中后英语成绩一直在七十分左右。我了解下来,发现这孩子比较喜欢数学,对语文,英语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一般,学习主动性不够好,满足于完成作业。业余时间兴趣广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基础不扎实,做题特别是考试,因为粗心而做的题目很多。放学后要么总喜欢跟同学们玩足球,要么回家后上网玩游戏。有限的时间也被他用来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作业,英语和语文作业经常是字迹潦草,随性而填。面对这种情况,我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主动走进他的世界,跟他沟通和交流文科在今后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用中文和英文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些兴趣爱好的热爱。作业上也尽可能从低要求出发来慢慢树立他的信心。通过一番尝试,他慢慢地能够接纳我这个老朋友,并且也能够抵制些许诱惑来完成我和语文老师所布置的简单作业,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他的英语成绩也考到了80分。由于造成学生学习偏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作为家长除注重上述策略外,一要找出学生偏科的根本原囚,认真分析某门功课为什么学习不好,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还是学习态度上的问题,抑或是身体及别的什么原囚,然后以积极的心态去解决;二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告诉孩子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果,成绩和收获的取得是需要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学习中也有很多快乐,当经过自己的艰苦思考最终解决了某个难题时就是你的最大快乐;三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学习,让孩子明自学习不是死读书,尽管学习中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更需要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适时记忆、“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等学习规律;四是要努力做好孩子和教师的双向沟通,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促使他喜爱所有的任课教师,另一方面,经常与教师沟通,改变教师对孩子的偏见。孩子的情绪总是因为成绩而起起落落,家长该做些啥?黄洁【问题提出】(问题情景1):记得那天是孩子生日,我们特意做了点精心安排,想在她回家后给她点惊喜,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兴致勃勃地等她放学回家。听到门铃声响起,兴奋地打开门一看,顿时如同有一注洪流浇灭了燃烧的火焰。只见孩子垂头丧气地站在门口,耷拉着脑袋,满脸乌云,一看就知道了,肯定今天又得了个不满意的成绩,所以是一副如此颓丧的的模样。我和她爸爸对视了一下,彼此心领神会,假装没看出什么端倪,仍旧笑呵呵地招呼她吃饭,可是孩子仍旧无精打采的样子。即使后来我们挑明了事情劝慰她,也仍是于事无补。可想而知,那天的生日晚餐是索然无味了,一家人也只能陪着她情绪低落,就这么过了一个无味的生日。(问题情景2):期末考试总算结束了,我真想好好玩玩,过上一段安闲的日子。可是,到了暑假的第三天,妈妈就开始打电话给老师问成绩了。数学成绩马上就知道了,分数不错,妈妈高兴地说要带我去市区逛逛街购购物,休闲休闲,还兴奋地问我是否要买个iphone4s。我更是心情好得不得了,开了电脑上上网,不亦乐乎。可是快乐的时间是短暂的,还持续不到半天,傍晚时分语文和英语成绩也知晓了,分数都是一般般,班级名次还比期中考试退了三名。妈妈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她肯定对我很失望。晚上我连最爱的连续剧都没心情看,回到房间里闷头大睡了。接下来的好几天,我都觉得提不起劲,妈妈提议说去大卖场散散心,我也一口回绝了。妈妈生气了,狠狠地批评我自己不争气,还闹情绪。哎,这日子真没劲。【问题分析】初中阶段,大大小小的月考、期中期末考接连不断,孩子的情绪很容易随着考试成绩和排名而波动,如果成绩理想,往往笑容满面,心花怒放。一旦成绩令人失望,孩子难免都会情绪低落,甚至暴躁易怒。造成情绪如此起起伏伏的原因有许多,其中主要的原因是:1、孩子对学习成绩缺少一颗平常心。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大部分的中学生对学习成绩看得很重,在他们的心中,好成绩不仅可以换来父母老师的欢心,而且在同学之间也是扬眉吐气的本钱。根据一次不全面调查显示,有5%的中学生认为分数对情绪几乎无影响,15%的认为分数对情绪有一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