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精神: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事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什么?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点。本节课我们学习社会历史的本质。(二)讲授新课社会历史的本质(板书)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板书)阅读与思考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2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劳动在人类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劳动是人类产生的决定因素,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以制造工具为特征的劳动,是人类形成的标志。生产劳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还在于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生产劳动不断创造人们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生产劳动就没有人类的延续和发展。生产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础,人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学生: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教师: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生: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板书)阅读与思考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了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总体上说来并没有贯3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即便像费尔巴哈这样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为什么人们可以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却不能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使当时的人们认识社会受到了限制.马克思处在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那时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为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造了条件。马克思能够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识人的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运行规律。实践观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教师: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学生: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教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是什么?学生: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阅读与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假如牛、马和狮有手,并且能够像人一样用手作画和塑像的话,它们就会各自照着自己的模样,马画出、塑出马形的神像,狮子画出、塑出狮形的神像了。”费尔巴哈曾对各国信仰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于是,他发现了一条隐藏在神圣光环背后的真理:4“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神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恩格斯说:“宗教按它的本质来说就是抽掉人和大自然的整个内容,把它转给彼岸之神的幻影,然后彼岸之神大发慈悲,又反过来使人和大自然从它的丰富宝库中得到一点东西。”宗教所描绘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什么关系?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与实际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宗教所描绘的事物是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加工和再创造。人的许多不切实际的念头、思想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对实际生活超脱、虚幻的反映。没有具体的实际生活就不会产生相关的不切实际的念头与思想。教师: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学生:(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与思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贪污腐败、拜金主义、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仍然还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5展。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框社会历史的本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学难点】: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课前预习】(要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②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③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④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⑤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⑥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⑦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⑧,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①两部分构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②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③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④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6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⑤原因——社会存在。⑥揭示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它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是人们的⑦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⑩作用。【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一: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谈到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脑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探究任务]1.为什么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7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自主探究二:材料一: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牛头变成了鱼头,牛尾巴变成了鱼尾巴,牛身上长满了鱼鳞和鱼鳍。材料二:“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李明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探究任务]1.结合材料一,你能推测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吗?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结合材料一,请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知识,说明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产生的原因。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分析说明。【自我检测】1.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8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