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史话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探析●岳英杰政治号角,宣讲主流文化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这个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纪录片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展的。当时的纪录片作为政治号角,宣传意图明显,只是一种报道形式,记录着国家领导人出访、考察、社会政治变迁等等政治事件,在这种方针政策下拍摄的佳作有《到农村去》、《周恩来外交风云》等纪录电影。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提出,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机勃勃,与此同时电视纪录片也有了自己的天地和发展空间。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着新的发展和影响。纪录片走向大众传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期间主要代表作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这些纪录片篇幅宏伟,气势浩荡,内容丰富,深深地吸引亿万电视观众,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就是1983年,中国和日本合拍的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一部记录片。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强烈反响。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①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为了适应观众的审美习惯,结构上采用了“章回评书体”;②为了更好地增强观众的参与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增设了“节目主持人”;为了更好地遵循电视节目播出的特殊规律,在技术上采用了篇幅规范化和定期定时播出。《话说长江》,几乎全部都是同期声,拍成都的茶馆,倒水的声音、小孩打呼噜的声音、说书的讲《三国演义》的声音。这样生动、生活化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第一次让中国人通过电视感受到了江山的壮丽与秀美,引发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话说长江》之后,中央电视台又拍摄了《话说运河》、《望长城》。《望长城》被认为是纪录片实现突破的标志,理论界一致公认《望长城》在纪录片语言、题材、风格、视角、叙述方式等诸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形成了中国纪录片发展中的一道分水岭。《望长城》让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找到“解放”的感觉。中国纪录片从此进入成熟时期。央集权制度,此环境下,国家政权可以干预社会事务,国家意志万能、国家干预社会的一切活动,这就使得中国的公共领域难以萌发。此时公共领域销蚀殆尽的另一个原因,是有学者提到的政策失误。建国后照搬苏联的一系列公有化的措施、并且紧随其后的文革,都使得中国的私人领域接近完全消失。报刊已经完全是政治的附庸。诸如此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整篇幅全是报道政治需要,报道阶级斗争,报道革命形势。重构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报刊对公共领域的积极重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得到重构。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权力还之于社会,使社会中的每个成员的利益都得到保障。现代集权的国家体制肯定也会转型,变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报刊采取了积极的态度来重构公共领域。这种积极构建是通过刊发时政新闻、刊登时事评论来实现的。各类报刊结合自身特点以不同形式,给公众民意和多元意见的表达提供机会。如报刊开设的小言论、读者来信、专题讨论等,广受读者欢迎,并且日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中,还不乏对建构中国公共领域起到很强推动作用的作品,如《南方周末》以及一些报刊的电子版,这些报纸敢于针砭时弊、反映现实、表达民意。这些“公共空间”对“公共领域”的生成大有裨益。结语公共领域在中国的产生、发展、销蚀与重构离不开报纸的发展,同时,公共领域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又生动地反映着一部中国近现代史。随着中国社会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报纸等媒体的发展,中国的公共领域必将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注释:①许剑:《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新闻大学》,2003年第1期②杨海平:《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新闻界》,2005年第5期③李倬宇钱培荣:《晚清报刊的发展历程》,《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④刘斌:《公共领域与1895~1910年报业》,《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⑤叶再春:《论〈新青年〉的公共领域图景》,《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⑥黄钦:《解读新记〈大公报〉之传媒公共领域建构》,《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记者·2010年9月中94传媒史话走下神坛,偏爱边缘文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民主进程的加快与社会透明度的提高,相对宽松的思想气氛容忍了一些非主流意识形态浮出水面。体现在纪录片中就是出现了边缘纪录片创作。边缘纪录片创作更多的是从人文的角度,表现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礼赞,对人类和社会无限的关照。它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体制之外的边缘人,倾听他们的隐秘心声与情感陈述,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生存状况。边缘纪录片是对主流声音的一种补充,填补纪录片在当今边缘人生活记录的空白,为我们的文化类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蒋越的《彼岸》等。《流浪北京》作为新纪录片的代表。无论是从选题上还是拍摄手法上都实现了突破,打破了以往纪录片画面加解说的传统模式,大量使用了同期声、长镜头等拍摄手法,给人以一种质朴的视觉感受。③吴文光把摄像机对准了五位流浪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摄像机,客观冷静的存在,不带一丝感情,只是忠实地记录下眼前的一切。张夏品癫狂的状态、污秽无序的话语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真实,是《流浪北京》取胜的法宝之一。同时,影片的整个色调都是灰暗的、阴沉的。在家中,只有晕暗灯光,在室外,也只是一个角落。没有什么光线应用,也没有什么明暗交错,只是在昏暗中默默记录着北漂们的心酸与惆怅。该片先后参加了多个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第一次用摄像机去记录流浪艺术家这一群体。《彼岸》与《流浪北京》是同一时期创作的独立纪录片,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将摄像头对准社会边缘人物,《彼岸》讲的是一群没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明星梦碎的故事。这一时期的独立纪录片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拍摄者在这个过程中由关注社会精英转向关注社会底层,这种转变无疑是进步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自下而上关注与透视中国社会变革,关注最底层人民在这个变动中的命运,并把自己的命脉与生生不息的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应该成为中国独立纪录片运动的历史使命。回归生活,贴近平民生活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分为独立制片和栏目化纪录片。栏目化纪录片宣称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以一种交往的姿态与被摄对象相处,尽量降低被摄对象对摄像机的陌生感,以求最大限度地贴近生活真实。这股纪实主义大潮中,中国电视纪录片飞迅速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有:1988年上海电视台推出《纪录片编辑室》、1993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1997年北京电视台《百姓家园》提出“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④这一趋势的出现,将纪录片回归到生活,贴近平民,把镜头对准了社会,对准了普通人,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当代人群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把生活的原滋原味呈现出来,给人以真实感。1993年,中央电视台曾经创办了一档收视率高达30%左右节目《生活空间》,直到今天这个栏目在中国老百姓中仍广受欢迎并拥有较高的信誉度。《生活空间》也是中国早期以纪录片的形式关注普通人生活,以尊重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为基本出发点,以平等、理解的视角与百姓沟通交流的节目。⑤这可以认为是纪录片平民化创作理念的萌发点。《生活空间》以平视的视角对待观众,在《难忘的十五岁》中,学跳舞的女孩子陈薇在即将毕业成为正式舞蹈演员时做了截肢手术。在陈薇强的脸上,观众看到了人生梦想幻灭的痛苦,友谊和关怀的力量,生命的复苏和欢乐。当有人在长城上问兴致勃勃的陈薇:“你还想跳舞吗?”陈薇那瞬间涌出的泪水和平静下来的微笑,表现了多么复杂、强烈的人生感受。《生活空间》栏目建立了一个与普通老百姓交流的空间,中国的普通人第一次真切地关注着屏幕上的故事,每个人都开始相信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走向屏幕讲述自己的故事,接受别人的关心与问候。而这一切都与纪录片所具有的交流、沟通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综上所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政治变迁、文化进步密切相关,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思路和文化特征,特别是最后一阶段充分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普通人的生活成为纪录片的主题和中心,未来中国纪录片也会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反映生活,反映时代。注释:①王列:《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M],中国广播出版社,2007年版②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③冷治夫:《中国纪录片发展创作启示录》,人民网,2005年8月1日④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⑤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系95青年记者·2010年9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