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产业更添辉煌——纪念集成电路发明50周年北京大学吉利久1成就产业50年前,美国TI公司(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的JackKilby演示了他发明的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差不多在同时,美国仙童公司(FairchildSemiconductor)的RobertNoyce宣布了他发明的IC,这是1958年底到1959年初的事。在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美国,发生了这种情况少不得要有一场官司。几经申诉、举证,到1969年法院裁决为同时发明,各有知识产权。对簿公堂并没有影响IC的发展,1965年,GordonMoore就总结出3年4番的增长规律,这说的是IC集成度,即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到2000年,IC已经成就了年产值2000亿美元的巨型产业,Kilby因发明IC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发明于1948年,三位发明人WilliamShockley、JohnBardeen和WalterBrattain因此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隔8年。而IC的发明获奖是在40多年之后。漫长的考验,使得IC的另一位发明人Noyce没能等到这份殊荣,他于1990年6月3日去世。如果颁奖再晚几年,Kilby也可能享受不到了,他是2005年6月20日去世的。两项发明获奖的评审周期相差如此悬殊,其原因是它们有着不尽相同的辉煌方面。晶体管的发明,把研究、掌握电子在真空中运动的电子管时代,推进到研究、掌握电子在固体中运动的晶体管时代。尽管在1956年,晶体管在与电子管的优劣比拚中尚未获胜,半导体产业也还不及电子管产业强大,但就开创固体电子器件的划时代意义而言,已是“奖有所值”了。IC发明获奖凭借的是两方面成就:物理成就和产业成就。IC发明的物理成就在于解决半导体芯片上的器件隔离问题。在半导体上是可以制作晶体管、元器件的,但是半导体导电,如果不加隔离,元器件的端口都将处于同一电位,那就不可能具有电路意义。Kilby用p-n结“墙”解决了隔离问题。正如在专利申请中所写:发明的首要目的就是利用一块包含扩散p-n结的半导体材料,制备一种新颖的小型电子电路,所有电路元件全部集成在这块半导体材料当中。这是IC发明的物理意义。IC发明的另一成就是形成巨大的产业,以及以IC为基础的个人电脑、互联网络、数码视听等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可以说,形成2000亿的产业在诸多诺贝尔奖成果中也是绝无仅有。客观上讲,IC发明的物理意义是比不上晶体管的。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IC才把晶体管的优点充分地、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两项发明可谓姊妹华章,晶体管的产业化过程为IC的发明作了准备,IC的技术进步又推动了晶体管的进展。回顾一下这辉煌的50-60年,可以对IC产业的理解更深入一些。2前期准备1948年,J.Bardeen和W.Brattain在Phys.Rev.上发表“TheTransistor,ASemiconductorTriode”,宣告晶体管问世;1949年,W.Shockley在BellSyst.Tech杂志上发表“TheTheoryofp-nJunctioninSemiconductorandp-nJunctionTransistor”,宣告比点接触型更加实用的结型晶体管问世;其后便踏上批量生产和扩大应用的路程。虽然晶体管具有电子管不可比拟的优点,但是竞争之路也并不平坦。当时电子管已十分成熟,又经过小型化,体积缩小之后,功耗降低,掉在地上也不易摔破,因此,晶体管的体积小、功耗低、耐冲击的优点并不绝对占优。相反,电子管的低噪声,耐高压的性质却远优于晶体管。再加上当时晶体管制作的工艺水平不高,不要说点接触型,即使是结型晶体管也还是合金结,只能“单件”制作,效率低下,售价比电子管还高。因此要在与电子管的竞争中取胜,晶体管还需另辟蹊径。晶体管果然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即充分发挥自己具有的、而电子管不可能具有的优点,那就是:不用灯丝,无需“容器”,因此,可以成批制作。晶体管选定的这个发展方向奠定了在竞争中的胜局。尽管当时电子管生产线的机械化水平已经很高,玻壳、灯丝、电极都是机械制作,甚至组装和抽真空等也都是机械操作,但它改变不了的就是只能“单件”生产。有一个说法有些道理,“再复杂的套色标签都可以整版印刷,而再简单的标签也只能‘单张’粘贴”。电子管的制程就是只能“单件”制作。晶体管的发展走的是“整版印刷”之路。在晶体管的发展过程中,硅材料的选择当属昀重要的一步。其实,在晶体管发明之前,科学家就知道硅比锗更适于作为晶体管的材料,只是因为硅的提纯困难,当时硅材料的纯度还不够高,因此先在锗材料上完成了晶体管的发明。不过当时各公司、实验室都有硅的研究计划。第一个硅晶体管是B.E.Deal在TI制成的。在1954年的一次会议上,比较权威的看法是制作硅晶体管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可是就在这个会上,Deal不仅宣布了硅晶体管的诞生,而且还装成收音机,与锗管机一起浸入热水中。因为硅有更大的带隙,所以高温下硅管机仍能收音,锗管则难耐高温而停止工作。1950年,R.N.Hall和W.C.Dunlap在Phys.Rev.上发表了“p-nJunctionPreparedbyImpurityDiffusion”,为晶体管的制作提出了重要的方法——扩散掺杂。很可惜,这篇文章说的只是在合金之后的杂质扩散,仍然是“单件”操作,不能解决“整版印刷”的问题。从1956年M.Tanenbaum和D.E.Thomas在BellSyst.Tech杂志上发表“DiffusedEmitterandBaseSiliconTransistor”,到1960年J.A.Hoerni在IREElectronDevicesMeet.上发表“PlanarSiliconTransistorandDiodes”,宣告完成硅平面工艺的发明。至此,制作晶体管的管芯已经可以用“整版印刷”的方式,所有工序都是在整个wafer(晶圆)上进行。这样的制程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管芯的一致性好,为晶体管赢得了市场,同时也为IC发明准备了条件。在硅平面工艺中,应该说二氧化硅(SiO2)帮了硅(Si)的大忙,确立了硅在IC材料中的绝对优势地位。Si上易于生长SiO2薄膜。这层SiO2薄膜很重要,不仅可以用作器件的电学绝缘、表面保护,还可以在晶体管的制作过程中,用来阻挡杂质向Si内扩散。再加上SiO2薄膜易于刻蚀图形,这样就可以在Si上实现选择区域的扩散掺杂:先在n型Si的一些区域做p型扩散,形成基区(Base),再在这些基区中做n型扩散,形成发射区(Emitter),于是同时完成了多个n-p-n晶体管的制作,如同是“整版印刷”一样,以SiO2作为“套色掩膜”。在晶体管的平面工艺制程中,一定要有一道工序把Si上的SiO2薄膜刻出所需要的图案,这就是从套色印刷技术中学来的光刻技术(Lithography&Etching)。光刻工艺包括“光”和“刻”两步工序。“光”,完成图形转移:把对晶体管收集区、基区、发射区等区域设计的一套图形,依次转移到Si片上;“刻”,完成刻蚀:在SiO2等薄膜上刻蚀成图案。当然,半导体光刻工艺的精度,已经远远高于套色印刷,从初期的微米级10μm、5μm、3μm、2μm、1.5μm、1.0μm,到后来的亚微米0.8μm、0.5μm,深亚微米0.35μm、0.25μm、0.18μm、0.15μm、0.13μm,再到昀近的超深亚微米,也称纳米级,90nm、65nm、45nm,和即将的32nm、22nm,光刻工艺的精度已经成为晶体管、IC制作精度的标志。硅平面工艺中外延(epitaxical)技术的发明很有创意,它解决了在重掺杂Si片上形成轻掺杂层的难题。一般认为,之所以称为半导体,是因为它的电导率低于导体,高于绝缘体,恰逢其半。这只是对于高纯度的材料而言,实际上掺入杂质的半导体才有更意义。半导体的导电类型和导电能力完全由掺入的杂质决定,以Si为例:掺入Ⅲ族元素(例如硼)成为p型硅,掺入Ⅴ族元素(例如磷、砷)成为n型硅;重掺杂(n+、p+)硅比轻掺杂(n-、p-)硅有更好的导电性能。晶体管的制作正是通过不同的掺杂改变Si的导电类型而形成p-n结的。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用更重的掺杂改变较轻掺杂的导电类型,不可逆反,也就是只能把n-变成p,再把p变成n+。因此,晶体管的集电区(C区)就只能是n-。但是n-的电阻率要比n+高1000倍,而晶体管的大部分电流又都要由C极通过,因此势必造成很大的电压降和热功耗,降低了晶体管的品质。如果能有一个n+层与n-的C区并联,将是再好不过了,很可惜,通过掺杂的方法是不能把n+变成n-的。外延工艺是沿着n+Si的晶格再长出一层Si,其中少做掺杂,成为n+Si上的n-外延层,既为制作晶体管提供了n-的C区,又有低阻的n+衬底作为并联,两全其美。外延技术不仅是平面工艺的重要工序,还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制备的重要方法,这是题外的话。硅还有一个很好的性质,就是重掺杂硅,无论是n+还是p+,都能与铝形成欧姆接触。这个性质太重要了,欧姆接触相当于“焊锡”,是晶体管与外界电学连接、IC内部电学互连的必由之路。这么容易便可实现欧姆接触,又为硅成为制作IC的材料增加一大优点,真好像“硅有天助”。平面工艺是氧化、光刻、扩散掺杂,外延等一套硅基工艺的组合,它的一个昀重要的性质是可以把BJT(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的E、B、C三个电极(以及后来MOSFET的D、G、S、B四个电极)都在同一平面上引出。这个性质是实现IC的根本保证,其中欧姆接触起了重要作用。如果不是这样,BJT的C极只能从硅片的背面引出,那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同一硅片上实现晶体管之间的电学连接,IC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晶体管实现批量制作而发明的平面工艺,也是为IC发明做的昀好的前期准备。3三大支柱3.1CMOS的结构及工艺硅平面工艺不仅可以在同一硅片上制作出许多BJT以及电路元件、互连等,还可以制作出器件之间的p-n结隔离,因此首先发明的是BJTIC。不过在这种IC中,“隔离墙”占用的面积过大,再加上BJT是电流控制型器件,功耗比较大,所以限制了集成规模的提高。如果能有一种可以实现自隔离的器件,如果再是电压控制型,那将是构成IC的理想器件。这种器件早在1930年J.Lilienfeld的美国专利和1935年O.Heil的英国专利中已经提出构想,即IGFET(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InsulatorGateFieldEffectTransistor)的器件结构。很可惜,限于当时的工艺水平,这种器件未能实现。到1960年代初,利用Si平面工艺做出了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这是以SiO2作为绝缘栅的IGFET。首先做出的MOSFET是负极性p沟道器件,制作正极性的n沟道器件遇到一些困难。A.S.Grove,B.E.Deal,E.H.Snow和C.T.Sah等几位物理学家对Si-SiO2界面做了透彻的研究,解决了界面态和Na+离子的影响问题,把MOSFET,包括n-MOS、p-MOS的器件水平提高一大步。在这几位科学家中,Grove后来创建了Intel,成了杰出的管理学家,Deal做出过第一个Si晶体管,C.T.Sah在1963年与F.M.Wanlass一起提出了CMOS结构及技术,成为30年来制作IC的绝对主流工艺,占到90%以上。CMOS(互补MOS—ComplementaryMOS)是把n-MOS和p-MOS连接成互补结构,两种极性的MOSFET一关一开,几乎没有静态电流,很适于作为逻辑电路,因此CMOSIC首先用于实现布尔功能的数字电路。Moore定律说的是IC集成度三年四番,也就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以累进年均增长率CAGR=1.58增长,(1.58)3≈4,即指数增长。指数增长不容易持久的原因是在后期增长的绝对值太大。一张0.1mm厚的纸,折一折变为0.2m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