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阅读练习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挥手①我想起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②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那是60年代初,我才14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他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又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城里没有。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12岁,比你还小两岁。”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离开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比现在晚一些,树上开始落黃叶了。”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③那天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然后,他要回去了。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④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文化大革命”中了。那次,是出远门,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境况不太好,他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讷讷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⑤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这已经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70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小巷)口。”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我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⑥现在,每当我一人静下心来,面前总会出现父亲的形象。他像往常一样,对着我微笑。他就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向我挥手,就像许多年前他送我时,在路上回过头来向我挥手一样……有时候我想,短促的人生,其实就像匆忙的挥手一样,挥手之间,一切都已经过去,已经成为过眼烟云。然而父亲对我挥手的形象,我却无法忘记。(作者:赵丽宏,有删改)5.选文为什么以“挥手”为题?6.文中三次送别的地点分别是“校门口”“离家不远的车站”“弄堂”,这说明了什么?7.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他看了我一眼,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8.品味父亲临别时的话语,说说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2)“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9.总观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答案】5.送别时父亲的“挥手”让儿子终生难忘,它凝聚着父子间真挚的情感,也是行文的线索。6.说明了送别的路程越来越短,送别时父子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短。7.动作描写,父亲用温柔的动作来安抚儿子的不安,表现父亲体贴和关爱。8.(1)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惦记着他的平安。(2)日渐衰老的父亲在分别时,对儿子极为不舍和强烈感伤。9.结尾扣题,与前文呼应,既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抒发儿子对父亲的挚爱与怀念。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