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团队发展规律与要素(上)团队认知1.什么是团队所谓团队,就是一群人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成员之间同心协力,用群体的智慧,结合成巨大的创造力,高效地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换句话说,团队就是一小群有互补技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支持的人。有时候,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团队智商会大于个体,而有时候组织不好反而出现团队智商小于个体智商的现象。这说明,不是一群聪明人在一起就能够结成一个很好的团队。一群人去坐公交车是不是团队?不是,因为没有目标、没有组织。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报道,说公交车上4个歹徒把40名群众给洗劫一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因为那4个歹徒虽然不是团队,但保证是团伙。他们有统一的领导,有能干的成员,有缜密的工作计划,除了追求跟社会价值背离之外,其他方面都挺先进的。然而坐公交车的40名群众,如果被一个英雄有序地组织起来,就可以快速组建一个临时性团队,将4个歹徒扭送公安机关。2.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中国有一本非常好的团队建设的经典之作,就是著名的神话古典小说《西游记》。《西游记》当中有几个主要的人物?大多数人会说4个,明显地忽略了团队那最默默无闻、最有贡献的白龙马;有人说5个,其实5个也不完全正确,因为作为一个团队,怎么能忽略了支持你的上级领导呢?还有观音菩萨和如来佛。判断一个团队优劣的标准,要看它是否赢得了多数人的赞美。毛主席就称赞过《西游记》是一部好小说,尤其讲到猪八戒,说他是一个有缺点的同志,但是这个同志是可以教育好的,他也可以为革命做出贡献,比如第92回,过某某山洞时猪八戒用鼻子把山洞口拱开,大家才攻进去的;第二个赞美该团队的人是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其貌不扬但是非常富有能量,被称为小巨人,他非常欣赏唐僧团队,认为该团队由一群有缺点的人构成,但使用的却是每个人最大的优点,比如猪八戒,爱搬弄点小是非,惹点小麻烦,但关键时刻他也能够抡起九尺钉耙,为保卫团队而奋勇参战。下面来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的优缺点。唐僧,缺点是罗嗦、老念经、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善恶不分;孙悟空,缺点是冲动,虽然技能比较好,但是工作当中比较情绪化;猪八戒,缺点是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好色;沙僧,缺点是平庸、能力不行,据说在《西游记》当中,沙僧就三句台词:第一句是师傅被妖怪捉走了,第二句是二师兄去救了,第三句是要大师兄在就好了。关于各自的优点,唐僧,目标坚定、方向清晰、使命感最强,适合当领导和领袖,因为领导和领袖最主要的能力是前瞻力、战略远景,不管遇到任何风吹浪打,唐僧永远只对团队说一句话:继续西行;孙悟空,优点是能力强,尤其专业能力比较好,没有攻不下的关,人脉广且社会资源丰富;猪八戒,优点是能吃苦,善于为团队制造乐趣,心胸宽广,是孙悟空非常好的搭档;沙僧,优点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把团队内的事情完成的很好;白龙马,优点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悄无声息却做出很大贡献。下面来看两个真实的例子。【经验分享一】华润集团,是我们党最早创办的公司,有过好多任董事长,其中有一位比较有知名度,叫宁高宁,现在调到了中粮集团,他曾经对着26个他收购来的啤酒厂的老总,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在森林里,有一只狼很饿,转了半天发现山脚下有一只猫,狼很高兴,终于有早餐可以吃了,然后就一个饿狼扑食把猫吃掉了。第二天早晨又饿了,转了半天没找到一点儿吃的,于是又来到昨天的地点,一看,又有一只猫,狼高兴地想:还定点供应,太棒了!狼吞虎咽地把猫又吃掉了。第三天早上又饿了,狼习惯性地来到了昨天那个地点,一看,山脚下又有一只猫!狼太高兴了,天赐的自助早餐啊,每天早晨都有!以后这只狼就慢慢地习惯了,每天早晨都到这里来吃一只猫,经过了26天,它总共吃了26只猫。第27天早上,狼又习惯性地来到那地方,一看,大喜过望,因为今天这只猫好大,足可以吃三四天的。狼很高兴,扑过去就要吃掉它,谁料这只猫不肯就范,还跟它发起搏斗,最后把狼给吃掉了。原来,这是只大猫老虎。宁高宁给26个啤酒厂老总讲完这个案例,问道,你们是26只猫还是一只老虎?亲爱的读者想想看,一只老虎厉害还是26只猫厉害?当然是一只老虎厉害。群体和团队的创造力是不一样的,前者总体上说是比较小的,后者是比较大的。我去华润集团做培训时,学员问我是否知道现在华润有多少家啤酒公司,我说最初有26家现在大约有40家,谁知他们让我再猜,于是我发现这个团队发展的非常快,确实是猫变老虎了。【经验分享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无论是在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还是解放军时期,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兵力总数和对手国民党相比都算是少数。为什么在少数军队的情况下,还能够生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最后打败了它的对手?最主要原因是发挥了团队精神。毛泽东的军事策略中说,3倍以下敌人不能打,3倍勉强可以打,5到6倍才提倡打。在每一次战役上,总是能够集中最优势的兵力消灭掉敌人一部分,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战役,是国共两党非常重要的转折战,叫孟良崮之战。当时蒋介石发动了对陕北、山东两大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为避免分散兵力吃大亏,蒋部队集结了50万的重兵,层层推进。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后退,退到以临沂为中心,最后终于出现一个战机,就是国军当中的74师,稍微靠前一点点。74师是国民党的王牌主力之一,之前我们通常都是避开强敌先打弱敌,但现在形势危急,我军领导们思虑再三难下决心,最后是陈毅一锤定音,他把军帽摘下来往桌面上一摔,说好不走了就在这儿打一仗。很快他派一部分人把74师的后路切断了,此时师长张灵甫并没有惊慌,因为该师原名74军,保卫过南京,是非常善战的部队。他带着部队退到周围的一个山上,这个山就叫孟良崮。张灵甫电报通知蒋介石战况,又惊又喜,惊的是,74师被人给包围了,喜的是,终于找到解放军的主力了。此时形成了这样一个态势,陈毅和粟裕指挥10个纵队将74师圈在孟良崮山上,外围松松散散的国民党将近50万大军虎视眈眈,处于一种半包围状态,这时候就取决于一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即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74师。如果拿下了,就可以轻松的离开战场,转危为安;如果拿不下,就可能要面临很大的危险。粟裕下达了作战命令,几个纵队阻击援敌,几个纵队开始重点围攻74师。离74师最近的有两支部队。其中一支83师师长李天霞和74师师长张灵甫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曾经在合作共事的时候有过不开心,加之张灵甫是蒋介石眼中的红人,遭人妒恨,当时的形势是中心开花四面合围,如果让张突围成功那就更红了,所以从早晨总攻开始到晚上,两部队均按兵不动,甚至在蒋介石打电话让他抓紧时间派一个旅的时候,他派一个旅,这个旅派了一个团,这个团最后派了一个连,此时已是第二天下午,强力救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陈毅和粟裕就在50万大军的虎视眈眈之中吃掉了74师,顺利转移。毛主席和粟裕见面的时候说,这次战役有两个人没想到,第一个是蒋介石,没想到你敢拿他的王牌主力开打,第二个是我,没想到我军能一举歼灭蒋的精锐部队。孟良崮之战的胜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军良好的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阻击原理的战,即第二天蒋介石打电话给25师施加压力,师长黄百韬疯狂率部进攻,然而第一道防线已经失去了,第二道防线正在那里死守,兵力很少,解放军的一支营队经过,师长跟这个营长一沟通,营长二话没说投入战斗,此时的国民党25师,已经伤亡了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这时候不要说投入一个营,投入一个连可能都对战场发生一些影响,结果又把敌人打退了。这也是协同作战的结果。战争也好,今天的企业竞争也罢,小公司要打败大企业,或者说要跟大企业竞争,非常主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建设,大公司的团队建设也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上海的一个知名企业是如何建设团队的。【案例一】上海某企业,由五个人合伙创办的,他们合作了16年,五人各有自己的特点。首先那位领导,学哲学出身,不喜欢张扬但是情商很高,善于联络人,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太多的专长,适于整合具有专长的团队;第二把手是一位口才非常好的人,善于吸引资源,到很多地方做过演讲,人脉关系非常丰富;第三把手、第四把手是踏踏实实做扎实管理的人;还有一位是女性。这五个人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他们说,五个人五个手指,攥起来就是一把拳头。如果打分,每个人也许只有80分,可是五个人团结在一起,可以打败100分的人。这几个人根据各自的专长,有的发挥他的高情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建立一个更伟大的目标;有的整合资源为团队所用;有的踏踏实实地把整合来的资源加以利用和管理。终于,他们成功了,创立了著名的复星集团。金象大药房就是该集团旗下的,电视上做广告的桂林西瓜霜、花红药业等也都属于它药业板块。由此可见,小公司要打败大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合作。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第二讲团队发展规律与要素(下)1.群体与团队的差别世界杯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狂欢节,NBA也广受欢迎,受欢迎程度都远远地超过了个体竞技项目。其中非常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项目是团队项目。如果只有两个人竞争可能就不会那么受关注了,这完全体现了团队的竞技。有人对我国所得的金牌进行了一个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得金牌的项目都是个体竞技项目,这说明我国的体育运动员个人能力很强,团队协作却相对比较弱。中国过去的经济体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工业化流程生产及相互的衔接。比如一个人做一根针,不管耗时多久,总之很勤奋很努力地磨,直到“铁杵磨成针”。可是在工业化流程生产中,有人是拉丝的,有人是切段的,有人是钻孔的,很快就可以生产大量的产品,这就是工业化流程生产、团队协作互相支持的作用,所以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图1-1团队的涵义对团队的解释不妨看一下这个单词“team”,可以拆开来看成“Togethereveryone,achieveIsmore(41:00)”。这句话是说,大家在一起,每个人才能够拥有和获得更多。举个例子,一个人如果走进沙漠,相当于去送死,但是如果一支军队,透过互相救助,70%到80%的人可以通过。同样,一个人走进原始森林迷路了将永远走不出来,一支军队透过互相救助百分之八九十可以走出来。一个团队的人数不宜太多,最好保持适当的规模。如果人数太多,又没有分成二级团队、三级团队,其凝聚力就会下降。曾经热播的《红楼梦》,就有这样一个特点。贾家是一个非常大的集体和团队,可是没人有这种责任感,谁都不关心家庭怎么样。少爷们都到账房里领银子,二少爷刚领了20两,三少奶奶就说你看人家二少爷一次就领20两,你这三少爷怎么一次就领10两,三少爷说明天我领30两……最后这大家庭由于集体无责任意识,衰败了(当然还有很多其它复杂的社会原因)。所以团队要由少量人组成,这些人具有互补性,对一个共同目的和绩效目标做出承诺并彼此负责。有人说这个答案非常简单,85乘以7等于595。答案有三种可能性,第一个是大于595,第二个恰好等于595,第三个小于595。60%的人认为大于,40%的人认为小于,极小部分人认为等于。其实,并不是把7个人放在一个小组就成为团队,因为这七人中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拉这个东西,即大家的使命感不一样,也许有人质疑为什么非得往这个方向拉,即大家的目标和方向不一致,还也许有人拉货之前先提出给多少奖励、有谁监督、有无考核等等。同样,并不是在一个办公室里的人都是一个团队,关键要看大家是否真的有进行团队建设。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余则成也跟大家在一起办公,同事们跟他混一段都没命了,他老师还跟他混,估计再混一段也要性命不保。余则成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的后面贴了四个大字“精诚合作”,多么有讽刺意味!一个团队的人信仰不一样,追求不一样,这就不能称其为团队,它至多是一个群体。因此,绝不是一群人在一块就叫团队。看上面这两个图,一个真正的团队,它是高度互动的,互相支持的互相配合的,比如球队。球队就呈现这样一种趋势,踢球的人从来不会上场前问,这球我踢吗,球员们高度互动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而一群人一起去坐公交车,这绝不是团队。那怎么才能称之为团队呢,团队到底应该有哪些要素呢?二、团队的发展规律1.团队的要素下面分析一下,团队到底应该有哪些要素。拿球队举例,一个发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