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2学期家具史试题A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个空1分,总计20分)1、近世纪欧洲4种不同时期家具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2、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高型家具的萌芽时期,到了(隋唐五代)则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存时期。3、中世纪欧洲家具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拜占庭时期)、(仿罗马时期)、(哥特式时期)。4、新古典主义在法国称为(路易十六)风格,在英国称为(亚当)风格。5、18世纪英国4位著名的家具设计大师:(齐宾泰尔)、(亚当兄弟)、(赫普尔怀特)、(谢拉顿)。6、元代家具出现的新结构(罗锅枨),是指中部高、两头低的一种枨子。7、(非对称的美)是洛可可风格最著名的特色。8、英国洛可可家具按用材分(橡木)时代、(胡桃木)时代、(桃花心木)时代、(椴木)时代。二、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1、属于安妮女王式家具的特点有()A腿部、扶手等采用优美曲线B爪抓球脚部C光面花瓶形中背D形似王冠的顶饰答案(ABCD)2、下面是雅各布森设计的椅子是()。A天鹅椅B蛋形椅C孔雀椅D蚁型椅答案(ABD)3、侍从椅是丹麦设计师()的作品。A威格纳B潘顿C卡尔霍姆D阿尔托答案(A)4、下面属于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家具风格是()。A亚当式家具B维多利亚式C谢拉顿式D邓肯·法夫式答案(ABC)5、()是洛可可时期最著名英国家具设计师。他是第一个以设计师名字而命名的家具师。A马蒂斯·洛克B奇宾泰尔C威廉·肯特D邓肯·法夫答案(B)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6分,总计30分)1、简述英国新古典主义亚当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答:①形式结构简单,造型规整、优美带有古典式的朴素之美。(2分)②家具表面重视装饰纹样的应用。(2分)③椅腿成细条、尖形,有圆腿、方腿,并刻有凹槽,靠背有方形、卵形等。(2分)2、简述中国古家具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主要代表朝代。答:1、席地而坐的前期家具有:商周时期家具、春秋战国时期家具和秦汉时期家具;(1.5分)2、过渡时期家具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和隋唐五代时期家具;(1.5分)3、垂足而坐的后期家具有:宋代家具和元代家具;(1.5分)4、鼎盛时期的家具有: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1.5分)3、简述美国温莎椅的特点。答:①旋制杆件,“H”形或牛角形拉腿挡。(1.5分)②坚厚的马鞍型座面,符合人体体压分布。(1.5分)③椅腿、横档、背骨等所有部件都和座板直接连接。(1.5分)④三种靠背:梳背、弓背、环背。(1.5分)4、简述英国威廉—玛丽式风格家具特点:答:1)家具用材以胡桃木替代橡木,称为“胡桃木”时代。(2分)2)家具大部分由镟木直的或弯的线条构成;镟木直腿有喇叭形、八角形、栏杆形等,腿间横档多为x形;(2分)3)应用中国的花饰和漆绘工艺。(2分)5、简述仿罗马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答:(1)模仿古罗马建筑的连环拱廊等式样,作为家具构件和表面装饰。(2分)(2)较多采用旋制的回转体构件。(2分)(3)采用金属件加固和装饰家具。(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0分,总计35分)1、清家具制作集中在广州,苏州和北京,形成不同的家具风格,称“广做、苏做和京做”。说明三种家具风格的特点,并阐述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意义。答:苏式家具体量较小。在装饰上,含蓄内敛,运用竹、玉等素雅的材料作镶嵌装饰,图案多是几何纹和古玉纹等,简洁而韵律十足,温文尔雅,富有文人气质。(3分)广式家具体量较大,装饰上喜欢用金、银、珍珠、各色宝石、加上较多的西洋纹饰,尽显色彩绚丽,雍容华贵。(3分)京式:为广式家具和苏式家具的结合体,京式家具用料比广式家具相对节省,比苏式家具相对大方。造型、装饰上偏重于广式家具的雍容。但有新的特点:图案花纹不少从古代的青铜器上取材,如饕餮纹,夔纹等等,古香古色,也大量运用典型皇权象征的图案,如龙凤纹等显示了皇权的正统和威严。(3分)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看,苏式家具的制作理念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广式家具为迎合特权心理,不惜制作的代价,繁重的装饰造成美学失调。苏式家具更注重对材料的合理搭配,对原料的可再生使用,造型内秀,轻盈。装饰含蓄内敛。体现传统的审美趋向和质朴勤俭的美德。更具有导向的实际意义。(6分)2、论述洛可可家具的装饰特点和洛可可艺术产生的社会因素。答:洛可可家具的装饰特点是以青白色为基调,模仿上流社会妇女的洁白肌肤色,以示高贵。(2分)在青白色的基调上镂以优美的曲线雕刻,通过金色涂饰或彩绘贴金,最后再以高级硝基漆罩光,使整体产生富丽豪华之感。(2分)也有采用花梨木等珍贵材种,以透明硝基漆来显示美丽纹理的本色涂饰的。(2分)洛可可艺术产生的社会因素:一是18世纪初开始,人们已经不再将就忠君,而是在追求生活的自由、人的自由,他们用自由的曲线抒发追求自由的心情;(2分)二是反映了法国巴黎社会各阶层对路易十六生前极端浮夸、好战作风的厌弃;(1分)三是在新王朝女权高涨的形式下,迎合了上层社会女性的爱好。(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