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运行流程及原理朱晓斌2014407030482014级java17班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内部全部资源的程序模块和数据集合的总称。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资源管理,程序控制和人机交互等。操作系统位于底层硬件与用户之间,是两者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输入命令。操作系统则对命令进行解释,驱动硬件设备,实现用户要求。操作系统基本上必须具备以下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网络通讯.安全机制.用户界面.驱动程序。系统的运行,最开始是从”作业”开始的,作业分为批处理作业.交互型作业.实时性作业。人类或计算机需要完成的某些任务,这些任务形成了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作业,首先,1提交状态,进行一个作业的提交,然后在进行作业管理过程,系统为作业分配外存空间,并进行设备管理spooling。2后备状态,作业提交到计算机,接下来由命令处理程序负责接收操作,进入后备状态,作业放在作业池中,等待调度,作业调度有四种算法,FCFS算法.SJF算法.HPF算法.HRF算法,调度准则是系统吞吐量高.处理机制利用率高.资源均衡利用.对短作业优惠.优先权有保证.响应时间有保证.截止时间有保证,采用最有效率的算法进行调度,优先级对调度也有影响。3就绪状态:进行进程调度,分为抢占调度和非抢占调度,调度算法分为RR算法和MLP算法和MLF算法,调度效率分为cpu利用率.吞吐率,4运行状态,如果任务被堵塞,会被进程重新调度,一个作业在经历了多次的运行-阻塞-就绪-在运行之后,最终运行完毕,转为5完成状态操作系统调用设备管理模块和存储管理模块。将作业占用的外部设备和内存空间释放,系统运行流程完成。下面是流程图提交状态后备状态作业管理-命令解释请求空间-分配外存空间设备管理spooling就绪状态作业管理-作业调度内存有空-存储管理设备可用-设备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进程管理-进程调度堵塞状态进程调度运行状态释放设备-释放内存--释放处理机完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