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1.社会事实(1)含义: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一切切行为方式。(2)该含义包含的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或心理)现象的突出特征: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其次,社会事实对个人具有约束力,当个人把社会事实内化为自己意愿时,人们不会感到这种强制性,一旦个人不愿接受社会事实的引导而严重的违反它,强制性就会表现出来。第三,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来自于它的集体性。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一)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涂尔干认为以前自然和社会科学将有关现象的观念而非现象存在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他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对现象的观察应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干扰,直接透入现象本身,把社会事实当做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二)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涂尔干认为社会社会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是必要的中间环节。只有弄清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病态现象,社会学也才能成为一门对人类实践有用的科学。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例如,犯罪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它在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三)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常态还是病态,需在一定的社会类型(“社会种”)里进行考察,社会学应该有一个分支来研究社会种的构成及其划分,他称之为社会形态学。他提出的社会分类原则是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四)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1.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即用关联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事实。反对根据个别现象解释社会事实。2.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第二节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论一、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划分机械团结社会和有机团结社会的标准: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比较:比较维度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存在时期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和现代的传统农村社区现代发达社会和城市社区存在条件社会分工程度较低发达的社会分工成员性质个人的相似性和同质性个人具有异质性集体意识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生抽象、一般、模糊的思维、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价值和情感;各种职业群体准则和宗教信仰内部共同的职业道德相互依赖性低高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恢复性法律二、集体意识涂认为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他将其定义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个人,表现出强大的社会控制力;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即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特殊群体里(如教会),集体意识也以一种被限定的形式存在着;在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群体里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集体意识,共同的职业活动和利益会导致一种群体内部的同质性。三、社会分工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分工的推动了社会结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涂尔干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变态分工: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不协调的分工。(1)失范的分工会导致社会对个人的行为缺乏法律道德的约束,对分工产生的新角色的规范模糊而不详尽,结果是社会成员丧失了指导他们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失范和有机团结的形成。(2)强制的分工是一种不平等的分工,往往会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3)不协调的分工是由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所产生的。涂尔干不仅强调了正常分工对社会团结的贡献,同时也承认病态分工对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就是正常分工所带来的异质性和个人主义也会削弱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威胁有机团结。第三节自杀论一、自杀和社会自杀率涂把自杀定义为:任何一桩直接和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后果的死亡事件。所研究的典型的自杀率由自愿死亡的总数与各个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人口之比来衡量。二、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在涂尔干看来,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他对家庭状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职业种类、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自杀形成的实际社会原因。分析原因时陷入矛盾:自杀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类型,适当地区分这些类型是寻找自杀具体原因的前提,然而预先确定自杀的原因和条件又成了划分自杀类型的前提。解决这一矛盾:理解作为分类前提的原因和作为分类研究结果所得出的实际原因的本质差别。前者只是为了便于研究分类而用,不能代替实际原因的探讨。涂尔干将由社会原因所导致的自杀分为四类: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动乱型自杀、宿命型自杀。利己型自杀的社会原因是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利他型自杀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动乱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除了社会失序外,个人生活秩序的破坏也会导致动乱型自杀。宿命型自杀是集团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最后,涂尔干概括了自杀的一般原因,及自杀为社会整合和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所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当社会整合度较低时,利己型和失范型自杀率就高;当社会整合度过高时,在某些条件下,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率就高。涂指出,自杀现象和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反常状态的反映。(肖老师观点:衡量社会稳定与否的不是自杀率是否稳定,而是自杀率的高低)第四节宗教和知识社会学一、宗教的本质和含义宗教区分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实际上规定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宗教的神圣性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社会力量的体现。宗教意识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社会环境。涂独创性地将宗教看做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理论和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二、宗教的功能1.宗教的社会整合功能:宗教能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之中,使人们感受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是自愿自觉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惩罚越轨行为,强制人们遵守社会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建立幸福的愉快感。2.宗教意识的形成对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宗教通过对神圣世界的想象和神秘教义的理解,提供了抽象思维萌发的可能。三、知识社会学1.知识依赖并反映他的社会基础,知识中的概念、分类甚至科学理论也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不是来源于个体的经验,而是来源于人类的集体生活,并且反映社会的结构。2.其基本理论预设是:相对于个人,社会处于优先地位。3.思想缺陷:虽然他强调宗教的作用是为了以此来显示超越于个人之上的社会集体力量的重要性,但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具有历史唯心论的嫌疑,过分强调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正功能,忽视了宗教产生的社会冲突。将宗教与社会等同起来,结果模糊了神圣宗教与社会现实的差别。四、本章总结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主义”。具体而言,这一理论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方法上的实证主义。2.研究重点上的社会结构分析。3.研究倾向上的社会秩序情节。缺陷表现在:1.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上:分析集体意识时难以实行;忽视研究对象的生成性和主观性,研究效度将会受到质疑。2.理论完全忽视微观层次即个人心理层次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心理特殊性。3.功能分析过于偏重社会秩序、社会整合以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作用,往往忽略由经济因素所导致的社会分化、社会分层及由此带来的阶级冲突和斗争,因此他对社会变迁及其机制的论述显得非常单薄且缺乏说服力。第三章社会学古典时期的理解问题第一节理解问题的起源:古典解释学第二节狄尔泰:精神科学的“理解”方法第三节李凯尔特论历史的文化科学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概述:西美尔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思想,对社会互动的形式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尝试将量化的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群体规模大小对群体互动性的影响;通过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尤其是货币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的内在“文化悲剧”。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与问题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反对把社会学看做一切社会科学的总和,把社会学置于一切学科之上,把整个社会作为研究对象,这不利于社会学地位的确立;要确立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否则与其他学科无界限。他强调社会学是一种类似于归纳法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种视角能透视整体社会现象。2.他提出“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在逻辑上分析社会构成的形式条件,解释人们的互动过程是如何产生统一和谐的秩序的。通过将社会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区分,西美尔认为社会学应该集中考察社会互动的形式。3.社会由透过互动而结合在一起的个体所组成,社会的存在就表现在这些互动关系上。(社会唯名论)个人之间有意义的互动关系所包含的社会形式,构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4.社会产生于人与人的之间的互动之中,但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在构成社会的个体集合之上产生一个新总体,使社会学研究超越个体心理学层面。5.着眼于个体及其互动研究社会;个体及其互动产生了个体所不具备的性质,这构成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若仅局限于个体及其互动,则把社会学仅理解为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主张以个体及其互动为起点来整合和统一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注重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双重性。二、社会学的问题领域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划分为抽象层次不同的三个独立领域:1.一般社会学或普通社会学:研究经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2.纯粹社会学或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3.哲学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认识论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和前提,使零碎的知识整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景;而形而上学则让我们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使不连续的个别事件呈现出完整的意义。第二节形式社会学一、社会互动和交往的形式社会交往形式:所谓社会交往形式即是指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通过或者说在这种方式中,交往构成为社会现实。社会交往形式的四种类型:合作竞争联合秘密等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国家、教会、家庭、军事组织等作为体制化结构的形式;社交、体育活动、游戏等自主的游戏形式;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二、社会类型穷人:指那些被别人援助或有权得到别人援助的人。西美尔对穷人采取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看法,穷人并非必然是社会的最下阶层,每一个阶层中都有贫困现象。陌生人:不是今天来明天走的流浪者,而是指今天来并且要停留到明天的漫游者。是距离群体既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人,如果距离集体太远,他将失去与集体的联系,因而对于群体毫无关系,也就不是什么陌生人,如果距离集体太近,也就成为了自己人,不再是陌生人。三、社会几何学第三节文化社会学一、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主观文化(西有时称“个体文化”):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客观文化: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技术、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文化悲剧:客观文化一经产生便具有了内在生命力,不再受创造者的控制,而是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发挥作用并继续发展。虽然人们保持着创造和更新客观文化的能力,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倒性优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对主观文化产生压制作用。尤其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知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急速成长和扩展,但主观文化及其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却只有低速成长。文化悲剧的实质在于我们的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我们注定越来越不了解我们创造的这个世界,而且会越来越被我们所创造的世界所控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