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年月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答: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1星期=()天二、新授。1、课题:认识年、月、日。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2、认识年历。(课件出示年历主题图)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3、认识平年和闰年。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195521001976198719002400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归纳: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己,数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5、学会计算全年天数。简便的算法有:(1)31×7=217(7个大月)30×4=120(4个小月)平年217+120+28=365(天)闰年217+120+29=366(天)(2)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做一做”题目。第2题做完后让学生看年历验证。四、小结。五、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注意学困生的辅导。教学重难点: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归纳时间单位表。(1)课件出示时间单位表。(未填的)如下表:(2)提问:①我们已学过哪些时间单位?要求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讲。②一年有几个月?每月31日的有哪几个月?每且30日的呢?③平年二月多少日?闰年二月呢?④一日几小时?一小时几分?一分几秒?(3)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把上表填完整。2、复习闰年平年的判断方法: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1230133819781979学生上台板演,集体批改纠正错误。3、3年=()个月120小时=()日让学生独立填空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二、练习题(课件出示)1、填空闰年有()天,平年有()天。1900年的二月有()连线:闰年平年180012671945194919642、解决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但他只过了两个生日,那他是那年出生的?学校的棕榈树是1990年1月1日种下的,那到2003年的1月1日一共长了多少天?平年1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多少周年?3、完成课本51页第5题,第6题、第7题。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上的内容。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应用24时计时法,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问题的计算。教学重点:时间单位24时计时法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件出示课本52页图,生观察,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1:00表示几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计时法。(板书:24时计时法)二、用24时表示时间(课件演示)1、我们的钟面时针一周要几小时?那一天要转几周?2、那一天一共有几个小时呢?(24)3、所以我们把从0到24时的计时方法叫做24时计时法。4、用24时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早上从1时到12时就用1——12时来表示。但时从中午12时开始,下午1时我们用24时计时法又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5、那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又怎么表示呢?6、小结方法:同学们怎么样很快的知道我们通常习惯的表示时间的方式,改成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下午以后的时间只要用12加上我们通常说的几时就可以得到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比如:晚上9时就用12+9=21所以就时21时。三、习简单的时间计算1、教学例三学生说题意:下午2时40分从北京坐火车,17时45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2、学生讨论。3、汇报:你是怎么计算的?4、师生共同总结:1、统一时间表示法。2、用图表示3、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四、练习:1、抢答比赛:老师说时间学生说24时计时法表示。2、完成课本P53页做一做。3、完成练习13的第一题。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三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24时表示法,并能准确的计算出一天内经过的时间。2、注意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练习。(课件出示)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下午4时是()时上午8时是()时晚上10时是()时深夜12时是()时2、13时是下午()时17时是下午()时21时是晚上()时14时是下午()时3、连线18:0623:385:0013:00下午6:06晚上2:00下午5:00早上5:004、和平街新设一个邮筒,需要在邮筒上标出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以后每隔4消失取一次信,请你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5、春雷画展每天的开放时间是8:00——17:00,这个画展每天展出多长时间?6、看图填空(图在课本55页)春风饭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到晚上。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洋洋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8、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二、小结。三、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制作年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制作年历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巩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从年到月再到日,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导学生在探索年历制作方法的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以及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各项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忆旧知我们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现在想请大家自己动手来制作今年的年历,有兴趣吗?1、谁来说说这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什么知识?2、介绍不同的年历展示收集到的年历,并作简单的介绍。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看见出示制作过程)1、制作2005年1月的月历2005年1月1日是星期六小组合作教师参与。说说制作过程2、计算每月1日是星期几这是今年每月1日的星期数,可是少了几个,你们有办法补充完吗?独立计算,小组交流1月1日2月1日3月1日4月1日5月1日6月1日星期六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三7月1日8月1日9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星期五星期四星期六星期二星期四小组汇报,说说理由4、动手制作年历:每个小组做2个月,老师做12月5、展示交流:给我们制作的作品提点建议?三、拓展练习课后自己制作2008年的年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1)教学内容:第38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2、初步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重难点:会看两种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瞧,这是课前老师统计的咱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体育项目统计表,利用表中的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分析解决问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数据分析。(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2.师:这是一家超市的老板在询问售货员上周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课件出示超市ABCD四种矿泉水上周的销售统计表,提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师:除了统计表,咱们还学过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数据,使它们更直观?出示一个空白的统计图谁来给大家说说这个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师:你们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下面的统计图吗?请大家拿出第一张空白统计图,开始吧4.生独立完成统计图5.展示完成的统计图6、课件出示例1的横向空白条形统计图师:这是一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这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把条形朝上画的统计图叫做纵向条形统计图。那么这种条形横着画的就称为……其实它和我们原来学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才把它画成横向的条形统计图,这样横轴和纵轴的位置进行对换,条形的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请大家翻开课本P38,自己试着把书上这个未完成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生独立完成。7、展示完成的统计图,简单订正对错三、巩固练习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小动物们也喜欢体育活动呢。瞧,它们正在举行跑步比赛呢。出示P40第1题五、课外作业:请你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简单的数据分析(2)教学内容:第39页例2及练习十中的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制图铺垫1、谁来说说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请5位同学将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写在黑板上的统计表中。姓名身高体重2、如果让你将他们的身高情况制成条形统计图,你准备每格代表多少厘米?(学生10厘米、20厘米等)二、探究、经历折叠式统计图产生的过程与必要性1、展示汇报,出示学生画的统计图,引导比较,发现问题。⑴课件出示制好的具有代表性条形统计图每张统计图提问:它能清楚地看出五位小朋友的差距吗?你满意吗?(每格代表10厘米、5厘米的条形统计图: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但太长)⑵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教师慢慢的移动统计图,提问: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那些部分?(底下的名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剪掉、盖住、折起来),教师用一张长长的纸折一个样子?⑶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师生共同在黑板上做草图)⑷课件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如何表示,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0~~~137表示什么意思?⑸我们该如何读数据⑹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⑺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较小)三、拓展应用独立完成书P40页第2题、41页第3题。(重点突出:第二题:如果准备进1000本新书(四类),你准备如何分配)七、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平均数(1)教学内容: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情景图,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问: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5个、、4个、、8个、、、、、、、)。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二、探索新知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四人小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