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设计(年——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年级学科教者写在前面的话为了全面贯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我市继续推进“研学”活动。在讲学稿“自学-交流-检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育人为本”为宗旨,以“促均衡、提质量”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创新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促进人才成长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和途径。各校领导要加强指导,大力开展创新研究活动。要结合本校教师特点,深入学习领会新版“学与教”设计的变化,一是研究重点,将讲学稿模式由原来“学与教”设计项目转化到“学与教”设计教学环节中,二是创新空间,由原来确定创新步骤到所有教学过程设计由学校与教师自主,给教师留下了大量的空间,去实践、创新。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深入工作、认真研究,提高质量。各位任课教师要通过精细备课抓住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科学确定“三点一项”(课标点、知识点、考点、能力项),创新学生能力培养、互助交流、面向全体、培优补差、“潜能”开发的新模式、新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所有的学生综合素质都得到提高,让所有班级的成绩都能提升。在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努力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全市教育教学“研学创新”氛围,让教师提高质量过程逐步由“讲学”走向“导学”、再到“自学”,从而继续推进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高考成绩,让家长的企盼变为现实,创办让家长满意的优质教育!(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本册教材的三维达标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知识方面。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能力方面。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本册教材编排内容与可利用资源本册教材有九个单元。主要知识点有10以内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钟面等。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广发的应有,是计算多位数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教学难点是数感的建立,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及用数学。教学关键是利用主题图,实物,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数学素养。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图形卡片口算练习卡,计算圆盘,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小棒,数位表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实物,图画卡片,数字卡片,图形卡片口算练习卡,计算圆盘,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小棒,数位表等。根据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课标与教材所面向的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8.27—8.31准备课(2)位置(2)429.3—9.71-5的认识和加减法(4)439.10—9.141-5的认识和加减法(4)449.17—9.211-5的认识和加减法(4)359.24—9.31认识图形(一)(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6610.1—10.70国庆节710.8—10.1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810.15—10.19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910.22—10.2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4)41010.29—11.2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1—20各数的认识(3)41111.5—11.911—20各数的认识(3)数学乐园(1)41211.12—11.16认识钟表(1)20以内的进位加法(3)41311.19—11.2320以内的进位加法(3)41411.26—11.3020以内的进位加法(3)整理和复习(1)41512.3—12.7总复习(4)41612.10—12.14期末总复习41712.17—12.21期末总复习41812.24—12.28期末总复习检测4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一、内容:准备课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三、教材分析: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在本单元中只是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的教学没有安排专门的练习内容。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登,小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主题图中的事物: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数周围的事物: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对校园生活不适应,有意注意较差,因此不要急着去数数,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表面的事物看够了,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五、教学方法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学时,出示插图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数过主题图中的人或物后,还可以数学生身边的一些实物(如教室的门窗、铅笔盒里的铅笔、一行课桌等)。引导学生数实物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如,教室黑板的上面有什么?(1面国旗)左面有什么?(4扇窗户)等。逐步使学生分清方位,这对于以后教学中布置学生看书、做作业,都有好处。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六、课时分配:2课时注:单元进度计划:请按单元逐个进行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一、内容:位置二、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三、教学资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四、学生基本情况: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五、教学方法设计: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教师应加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活动中理解知识,通过交流,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六、课时分配:2课时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注:单元进度计划:请按单元逐个进行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第三单元一、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三、教学资源分析:本单元包括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