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内容分析:本课是书本的第一节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能力的运用上及帮助学生学会观注身边技术应用与发展和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二、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对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2、过程与方法(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四、教学重点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组成。五、教学难点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八、教学方法教师讲授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任务探究小组合作九、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作好学生工作,让学生明白全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2、明确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体系结构:组网——建网——用网——建网站——作网页(二)、新课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重点):(展示课件,讲解)1、学生阅读P2-3并尝试概括三个案例各体现计算机网络的什么功能。2、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地理上分散、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3、构计算机网络三要素:①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②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常用的设备有路由器、网络适配器、交换机、网桥、光电转换器等。③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请求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的任务就是支持局域网络的通信及资源共享。网络操作系统则承担着整个网络范围内的资源管理,支持各用户间的通信。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NT、NetWare、UNIX等。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要交换信息,彼此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规则,这个规则成为“网络协议”(ProtocolTCP/IP)。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学校的电子阅览室。③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如:办公自动化电子数据交换远程教育(DistanceEducation)电子银行(E-Banking)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四)、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因特网起源于一个名叫ARPANET的广域网。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创办最初只连接了位于不同地区的四台计算机(如下图所示)。起先是用于军事科学上,后来用于商业和民用业。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ernet,即因特网。60年代:计算机互连系统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6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防部资助、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主持研究建立的ARPA网(ARPANET)。ARPANET网络利用租用的通信线路把位于洛杉矾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连接起来,构成了专门完成主机之间通信任务的通信子网。通过通信子网互连的主机负责运行用户程序,向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它们构成了资源子网。70年代,出现局域网;80年代,CCITT建立了使用国际线路传输声音数据的国际标准,ISO制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开放型互联模型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1984年。90年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21世纪,是网络功能不断完善、速度更快、更普及。80年代网络进入中国,90年代是中国计算机网络大发展的年代。(五)、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星型拓扑结构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星型网络由中心节点和其它从节点组成,中心节点可直接与从节点通信,而从节点间必须通过中心节点才能通信。在星型网络中中心节点通常由一种称为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设备充当,因此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是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来相互通信的,是目前局域网最常见的方式。我们教室的网络结构也是总线型拓扑结构。(2)总线拓扑结构总线型网络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机网络结构,它采用一条称为公共总线的传输介质,将各计算机直接与总线连接,信息沿总线介质逐个节点广播传送。(3)环型网络拓扑结构环型网络将计算机连成一个环。在环型网络中,每台计算机按位置不同有一个顺序编号,见图4。在环型网络中信号按计算机编号顺序以“接力”方式传输。如图4中,若计算机A欲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D时,必须先传送给计算机B,计算机B收到信号后发现不是给自己的,于是再传给计算机C,这样直到传送到计算机D。2、按照网络覆盖范围来划分,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当我们的电脑和他人的电脑发生网络上的连接时,其实就出现了“局域网”的概念了(点与点的连结,扩充成“面”,即是一个小的区域概念)。而基本上,我们会以一个“校园的大小”来作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分界(大于这个范围,我们称之为“广域网”;小于或等于这个范围,则称之为“局域网”)。(课堂提问:那么一家公司的网络呢?你当然可以推知它是一个“局域网”了。)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等于是把“局域网”连接起来成为更大的网络。一个国家应该算是一个“广域网”,而超过这个范围,将许多国家级的“广域网”结合在一起,就成为目前遍布全球的“国际互联网”了。3、按照交换方式分类,网络分为电路交换网络与分组交换网络。(简述,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留到1.3讲)电路交换网络:在工作站之间建立专用通信信道进行连接,独享的物理线路。一般的电话线路采用的就是电路交换网络。原理:拨通电话(建立电路)--通话(数据传输,线路被独占)--挂断电话(电路连接拆除)分组交换网络:两个节点间无需建立专用通道就可以交换数据。原理:发送方发送数据,将信息按照一定格式分割成较短的数据包,发送给交换设备;交换设备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和序列号,选择合适的空闲传输线路传送分组数据包。不用建立独占的物理连接。计算机网络采用的分组交换技术。Ip电话采用的也是分组交换技术。(六)、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1、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售饭、用水)学生管理系统(学籍、成绩、德育、健康)2、办公自动化:OA、电子办公平台(文件、邮件、留言、视频会议)3、信息检索系统:图书管理中检索书籍借阅情况、公安网中检索某指纹信息4、电子收款系统(七)、课堂小结网络功能→网络组成→网络定义→网络分类附:本节内容及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基本功能是()A、安全性好B、运算速度快C、内存容量大D、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2、在处理神州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成一部分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功能。A、资源共享B、分布处理C、数据通信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3、表示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A、WANB、LANC、MAND、USB1.1《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4、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来划分的A、信息交换方式B、传输控制方法C、网络使用者D、网络覆盖范围5、我们平常所说的Internet是()网。A、局域网B、远程网C、广域网D、都不是6、以下关于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A、将两台电脑用网线联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B、网络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LAN和WANC、计算机网络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功能D、上网时我们享受的服务不只是眼前的电脑提供的7、一般,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最大不会超过()KM。A、10B、60C、100D、1000十、教学反思在整个过程中一直都力求让学生在已知的知识结构中推导、归纳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但是上完后感觉案例还不够深,相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有点简单。所以学生感到有些平淡,本来已经调动起来的积极性没能保持到整节课。高一学生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在以后的备课中要更多的思考如何挖掘教学案例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