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起源及文学特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论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起源及文学特点【摘要】十六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流浪汉体小说”采用讽刺的写实手法,把在社会上毫无立足之地的流浪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叙事体视角,将大多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交织在一起,以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运用插曲式结构,以开放式为结尾,进而描写流浪汉遭遇的叙事作品。在这类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并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的就是产生于1554年的《小癞子》。【关键词】西班牙;流浪汉小说;文学特点前言:十六世纪初,西班牙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处在封建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航道开辟后,西班牙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海上第一强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和其他财富,进而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兴起和发达。但是,十六世纪初的西班牙虽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王权却很不集中,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封建贵族和城市获得了不少特权。1516年,查理一世即位后,加强了专制统治,利用贵族与城市的矛盾,在消弱大封建主势力的同时,也取消城市原有的自治权。但是,西班牙的兴起,却只是昙花一现。16世纪中期,曾一度称霸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开始衰落,并逐渐走向日薄西山,人民的生活日益贫穷,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被迫失业,此时,商品经济开始上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了饥饿、贫困、贪婪、伪善,社会关系光怪陆离,到处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种社会现实决不是当时流行一时的以取悦于封建贵族,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想适应的骑士文学所能够反映的。作为“阳光下的阴影”,这面如同“现实的镜子”般的文学以一种新的形式放映出了纷繁复杂的市井生活。在这种情形下,一种类似于中古市民文学的流浪汉小说便在西班牙应运而生了。所谓“流浪汉体小说”,是城市发达后的产物。它采用讽刺的写实手法,把在社会上毫无立足之地的流浪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称叙事体视角,将大多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交织在一起,以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运用插曲式结构,以开放式为结尾,进而描写流浪汉遭遇的叙事作品。多方面地反映和揭露当时的社会生活。残酷的现实使这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浪汉们摒弃了一切道德标准,他们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处世,用不负责任的破坏手段向周围冷酷的生活进行报复。为了求得一线生机,他们不惜偷窃、欺骗甚至不顾廉耻,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他们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倒影。西班牙语中“流浪汉”一词最早源于1525年,从词源的角度来分析,它作为一种文学方面的术语,是由西班牙语单词中的picaresca音译而来,其意思多指为“无业游民”、“无赖”。因此,“流浪汉体小说”,又称为“骗子小说”或“恶棍小说”。在这类小说中,最早、最有代表性并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的就是产生于1554年(一说1553年)的《小癞子》。《小癞子》原名《托美思河上的小拉萨路》,作者已不可考。小说以小癞子的成长过程为中心线索,通过描写小癞子与主人们的关系,把十六世纪初叶的西班牙社会现实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广泛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以及下层人民的命运。正如杨绛先生在序言中说,作者称自己是笔墨粗陋,无非是想表达他用修辞学中所谓通俗的语言,而非运用高雅的语言辞藻。但他也没有使用下层社会流氓乞丐的口吻来进行叙述。作者只凭简洁生动的语言以寻求真实感。①《小癞子》叙事特点(一)历经磨难,本质纯净的小癞子逐渐丧失童真小癞子是一个磨房主的儿子,早年本是一个单纯天真的小孩,为生活所迫,他很小就告别了母亲和弟弟,离开了贫困的家庭,走进了流浪汉的队伍。投入社会之后,为了生存,不得不学着撒谎,阿谀奉承,被社会同化,最后成为了一个老练而狡猾的骗子。这一过程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说到底,小癞子仍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始终不曾觉悟的典型。文中多次在癞子口中出现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如“也让贵公子们想想,自己何德何能,无非靠运气占了便宜;苦命的穷人全凭自己挣扎。”,“我津津叙说这些琐碎,无非要您瞧瞧:出身卑贱而能上进,多了不起;出身高贵而甘心下流,多没出息。”小流浪汉是社会动乱的特殊产物,他们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只能通过见机行事谋求生存。如果说小癞子有什么行动准则的话,“生存”就是他唯一的准则。流浪汉体小说的特点就是以主人公的活动为结构线索,引导读者去浏览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接触社会的各类人物,以此来反映社会的基本面貌。下面,我们首先谈谈小癞子与其主人的关系。小癞子的第一个主人是个瞎子,这是一个能够诵经、算命、治病的多面手。这个在当时尔谀我诈、互相欺骗的社会见多识广的人是小癞子的第一个人生启蒙老师。正是他使小癞子在天真与诚实中“如梦初醒”,不得不承认“我能活命全亏那瞎子的教导,他自己虽然瞎眼,即开了我的眼”第一个主人为他指示了一条谋生之路无非是欺、瞒、骗。这是小癞子人生第一课的收获。在与瞎子的“斗智斗勇”中,小癞子时而获胜时而战败,最后一次因为无法忍受积累的怨恨,带着这个收获,小赖子狠狠地报复了刻薄的瞎子之后逃之夭夭。自此纯真善良的小癞子已不见踪影。小癞子的第二个主人是一位吝啬凶狠的教士。跟着教士这段经历,可怜的小癞子认识到,“穷困是最好的老师”,并靠着“饥饿增长了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在教士身上学到了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这种可悲的收获对小癞子的始终不曾觉悟有着很大的关系。可怜的小癞子,在第二个主人还不如第一个主人的境遇下,对生活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只求每天能填充一下饥腹而已。虽然口粮是“四天一个葱头”,但“如果离开了找到一个不如他的,那我除了送命还有什么办法呢?”小癞子的生存状态完全停留在食不果腹的状态。他开始学会了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想出各种办法苟延生命,但是残酷的现实还是打败了这个可怜的流浪汉,他最终因为偷吃面包而被暴打,赶出家门。②“慈悲早已到天上去了。”原本对生活抱有天真希望的小癞子,这时颇有点心灰意冷。除了一位念经的老太婆和几位街坊时常给他一些吃的,小癞子实在感觉不到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生活对小癞子毫不留情,小癞子对这种生活也没多少兴趣。这时,他迎来了他的新主人,一位表面上看起来衣着得体的侍从成了他的新主人,这位主人每天清晨肚里空空如也出去,晚上饥肠辘辘地回来。可他却衣着堂皇,谈吐不凡。能够饿着肚子,“为了见鬼的所谓体面,还拿着一根麦秸到门口去剔牙,其实牙缝里压根儿没有可剔的东西,家里麦秸也并不多”——这麦秸其实是小癞子铺床用的。这位侍从是一位破落了小贵族,抛弃了乡下破落的家产,到城里来寻求向上爬的机会。即使他不肯放下贵族架子,他却不得不津津有味地品尝小癞子从街上讨来的剩面包。但这并不影响他大言不惭地教导小癞子:“少吃是延年益寿的无上妙法”。主人竟然要靠仆人的乞讨维持生活!本来小癞子自己就够可怜了,可对自己的主人,他却反复表示:“我真是可怜他”并发出了“上帝啊,这类人物世上该有多少啊”的感叹。“在这样一个畸形的社会里,贵族绅士的虚伪无聊和假充阔气显露无疑。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曾经那个单纯可爱的孩子形象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对金钱充满无限崇拜的“骗子”,他的人生目标,从吃饱逐渐转化为对金钱的渴望。在城里卖水,赚得一身好行头之后变主动离开主人。从癞子的社会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他的心理以及人生态度的变化。他为了不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娶了神父的女佣,接受神父的接济,忍受着妻子与神父私通却认为那是他最好的日子。单纯的对食物的渴望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欲望。此时的小癞子已经被严酷的现实摧毁,机灵变成了狡诈,用欺骗来反欺骗。(二)小癞子性情转变的表现作者虽然没有用悲情的口吻来讲述小癞子的故事,但是事事都透漏出人间疾苦。从最开始,小癞子的父亲因为憨厚而被流放,继父为了养活弟弟和妈妈偷主人家的东西被责罚,为了生存小癞子不得不离开家,受到主人们的虐待。虽然语言诙谐幽默,让人忍俊不禁,但是笑过之后读者的心底总能感受到一丝苦涩,开始同情起这个在混沌中不断努力谋生的孩子③。丑恶的现实孕育丑恶的人物。无论是小癞子还是主人,都是那个社会的产物。而小癞子由天真诚实转向欺骗狡诈,以至于学会了精神上的自欺,使精神上始终处于麻木状态,这一切都是年轻的小癞子在现实中熏陶的结果。透过书中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嗅到当时受到封建生产方式和行会制度压抑但仍在顽强上升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铜锈味。钱,在小癞子主人的眼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瞎子靠欺、瞞、骗,教士靠虚伪的办丧事的弥撒、捐献,都是为了搞到钱。可是,他们手里握有金钱却吝啬到了极点,为积累金钱而省吃减用,这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反映。这些瞎子、教士虽然还不如葛朗台那样知道金钱一本万利的妙用,但随着工商业的继续发展,条件一旦成熟,他们摇身一变就会成为贪婪的小资产者,而造成侍从流浪的原因也同样是由于金钱势力的扩张所引起的封建经济基础的日益土崩瓦解。这个侍从是破落封建贵族的典型,他自认为是“贵人”,而瞧不起新贵,在金钱的打击下,这个不肯正视现实,抱着“一个绅士对谁也不买账,除非上帝和国王”的封建教条的破落贵族,既敌不过金钱势力,又不肯放下他的“贵人”尊严,只好放弃败落的家产,来到仍是受金钱操纵的城市寻谋他这个过时了的“贵人”的地位。这当然要受到现实的无情嘲弄。在小说中,他所唯一能做的只是饿着肚子怀恋过去,靠着精神胜利法度日。(三)流浪汉文学对骑士文学的冲击及对后世的影响《小癞子》问世后,西班牙的流浪汉体小说逐渐代替了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脱离现实、内容空虚的骑士文学。在小癞子的时代,骑士文学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活动场所,并且之后又在《堂吉诃德》里遭到了塞万提斯的致命打击,便一蹶不振。而后,以17世纪西班牙作家奎维多的《骗子堂巴孛洛斯传》(即《骗子外传》)为代表,出现了许多流浪汉小说,书中的主人公大都像小癞子一样,出身贫贱,历经波折,为求生存而不顾一切。《骗子外传》也同样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写作手法,由主人公自述其卑微的出身开始,用自报家门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身世,用自身的卑微身份,来表明其日后生活中的挣扎与艰辛。流浪汉小说多数都包含滑稽、幽默、讽刺成分,《小癞子》是这种写作手法的代表作,作者运用含蓄而又易于接受的写法,对当时的教会和贵族等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批判,而绝非声色具厉的控诉。流浪汉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是大多采用“内视点”的写作手法,一是作品具有真实性,便于读者接受、理解,二是含蓄的表达方法增添了作品的内蕴美。④小说中运用了一些夸张的描写手法,增加了幽默感以及讽刺的作用。小说中癞子因为偷配了传教士的钥匙,睡觉时便把钥匙含在嘴里。不想钥匙柄是根管,由于癞子睡得沉,钥匙管在嘴里发出蛇一般的声音,教士还以为有蛇,循声一阵猛打.....这类夸张的漫画式描写,使作品增添了许多的滑稽色彩与不一样的情趣。在流浪汉小说中对主人公命运的安排在另一部流浪汉小说《骗子外传》中也有明显的痕迹。在这部作品的结尾,主人公经历了生活中的种种磨难,最终决定带着他的情人去西印度。而做出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受到训练变的聪明起来了,我并没有那么明智,而是因为我长期作恶,对那种生活感到厌倦了。我感到换个地方,我的命运也许会要好一点。”⑤结语流浪汉小说以其新颖的叙事形式,展现出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特别是社会最底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不仅对当时各类文学流派产生影响,对后世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的影响尤为深刻。流浪汉小说又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上的流浪汉小说通常描述某个流浪者漂泊的人生和经历。而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狭义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流浪汉小说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已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明天的不确定性使每一个小百姓都成为了一个潜在的流浪者。⑥从《小癞子》我们可以看到流浪汉小说具有的现实主义意义;其文学体式更加自由,善于展现广阔的生活画面,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又一扫前代文学作品中说教的腔调,无情的揭露了世间的污秽、疮痍,流浪汉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新鲜的气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放射着独特的光芒。注释①杨绛《小癞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56.②董燕生著.西班牙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③克维多等著.西班牙流浪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