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漫画等——历史的诙谐解读英国东印度公司徽章桀骜不驯的美洲马。北美独立战争令英王乔治三世无法“驾驭”北美殖民地1782年,英美和谈时期的英国漫画:英国代表“不列颠娜”向其流浪的女儿美利坚1792年英国漫画,凶徒托马斯·潘恩。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漫画,平等的法国人。表现法国革命的平等理念18世纪法国漫画,受压迫的第三等级。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巴黎绘画:第三等级的觉醒——打碎铁链英国漫画,讽刺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参议院的后台。参议员后面是大腹便便的垄断企业的大老板其中有个standardoiltrust(标准石油托拉斯)的洛克菲勒•这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于1890年前后作的一幅漫画,原名《参议院的老板们》,它在当时的一份通俗幽默杂志《顽童》上发表。19世纪末,美国的垄断资本急剧发展,全国各地反托拉斯的呼声高涨,为此,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制订该法的目的是为了缓和人民对垄断的不满,抑制当时有农场主、工人和中小企业家参加的反垄断运动,以及调节垄断资本内部的矛盾。事实上,美国的垄断资本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这幅漫画描绘了美国参议院在辩论反托拉斯法时的场面,说明因为垄断资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参议院不可能做出对垄断资本家真正不利的决议。图中的参议院大厅里,坐在议员席位上的是一些参议员,他们在开会时还不时向后张望。站在后排的是一群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他们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托拉斯”、“铜业托拉斯”、“食糖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等。这些垄断资本家从右侧敞开的大门走进大厅,这个大门的门楣上写着“垄断者入口”几个字。而在二楼左侧,门楣标有“人民入口”字样的小门却被紧锁着。大厅后面的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放下方向舵》,1890年,英国《笨拙》杂志。画中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目送宰相俾斯麦1919年,十月革命后俄国漫画,揭露协约国英、法、美操纵俄国反动武装,企图颠覆苏俄《虽不中亦不远矣》,画一只巨手紧握“民主”之剑,刺破了俄皇的心脏,而且即将刺中德皇。这幅漫画是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歌颂,也是中国对此事件最早作出反映的美术作品。大危机1927年德国关于经济危机的漫画1929年10月,美国《Life》杂志封面,图中描绘了在股市崩溃狂潮中,世界经济陷入萧条。20世纪的邮票,画面内容以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为主题。1930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的政治海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欧洲大陆燃•起了战争大火,已经一片混乱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采取中立的态度,•想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样,借机大•发战争财。漫画即生动形象表现了当•时的这一国际状况:右边床上,大被•子下的人们(象征“EUROPE”──欧•洲各国)正饱受各种疾病的煎熬,床•头的牌子上标明了疾病的名称,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床脚下还有人感染了意大利流行性•腮腺炎,已经气如游丝,命悬一线,•而左边床上头戴星条帽(象征使用星•条旗的美国)的人,还在安然自得地•闭目养神,对邻床的危难视而不见,丝毫不放在心上,上面的字句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胜利》二战后美国政策《黃鼠狼給雞拜年的結果》,華君武,1947马歇尔计划1947年的美国漫画。斯大林手中的篮球写着“马歇尔计划”,球框上写着“欧洲复苏”•(“二战”后初期,苏联“运动员”斯大林在标•着“欧洲复苏”的球篮下,积极拼抢着写有•“马歇尔计划”的篮球。)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为了恢复苏联经济,斯大林积极争取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历史事实•B.苏联在利用马歇尔计划恢复经济后,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漫画部分•反映了历史事实•C.苏联致力于控制东欧国家,恢复经济不•是其工作重点,漫画完全没有反映历史事•实•D.苏联积极恢复经济,但拒绝了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漫画歪曲了历史事实冫令占戈美苏1952年,苏联抨击美国外交政策的漫画。漫画中的美国人一边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一边在准备打仗。漫画中还表现了美国在东英吉利(EastAnglia)的强大势力,以及在那里建立的B-29s空军基地。“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实际上就是冷战。这幅漫画中有四个人物形象,从漫画中的文字可以确定他们分别代表美国、英国、法国和联合国。其中美国高大健壮,英法两国依附其左右,美国对代表联合国的瘦弱的女士用命令的语气说:“你试试这个,姐妹!”漫画的上方清晰地写着:“铁幕”,四个人物形象正在试图打开“铁幕”,采取了经济(左下角有“石油”二字)、政治(联合国)等多种手段,累得汗如雨下,但是却一筹莫展。1958至1960年期间中国如何用政治漫画反美1958至1960年期间中国如何用政治漫画反美接吻的两个人是冷战时期两大国的领导人。作者可能是在讽刺什么,不过我更愿意认为作者希望两国领导人和平共处,化干戈为玉帛,促成世界和平。翻越柏林墙。据统计在柏林墙没有被拆掉之前,有上千人在翻越柏林墙的过程中被击毙。大敲门砖大敲门砖/狼来了敲门人/鞠躬这雨怎么越下越大了!/巨浪难以完成的任务无人理睬闯关日本的困惑引发海啸18世纪90年代,乾隆皇帝接见大臣。1798年出版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93年9月4日,英国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以孟加拉总督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在热河行宫觐见英国海船上的海军满面诡谲,正在给大炮添加“鸦片”炮弹,大炮炮口直直对准了远处标明“中国”字样的城堡,而大炮旁边的船舱里堆满了同样的“鸦片”炮弹,表明在当时英国不法商贩甚至疯狂掠夺海外殖民地的英国政府心目中──“鸦片成为对付古老中国帝国的惟一利器!”清朝,吸食鸦片时用的烟斗。20世纪初中国禁烟漫画:烟灯的俘虏20世纪初中国禁烟漫画:家室被葬送于烟管之中《饭桶》(1911年,清宣统三年),讽喻清王朝腐败无能、犹如饭桶。入侵中国的英法联军军官形象,手持老式长枪和传统盾牌的清军军官1860年,铜版画,法国画刊欧洲画家根据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宗教图画所描绘的太平天国“天父”肖像;天王洪秀全,19世纪,铜版画,欧洲画家绘制。下方的“Tien-The”(天弟)1893年美国漫画:《要公平——即使是对待中国佬》一个小矮子日本武士挑战全身披挂凶神恶煞的中国巨人,而西方人则坐山观虎斗。图中显示洋人躲在木墙后,估计是开战前,还不知道鹿死谁手,最好先躲边上观望一下,免得殃及池鱼。题为文明的进化:一张牙舞爪的日本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挑战手执双管火枪的中国巨龙,而既文明又爱好和平,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关枪和大炮,很优雅地隔岸观火。但那背后的意思也很明显了,你要是敢侵害到我的利益,那我的机枪大炮可不是吃素的。一长得巨丑的小孩被一拿着武士刀的日本蝴蝶蜂叮得四处乱跑。可恶的英国佬还在旁边加上一首非常侮辱中国人的歪诗,说是一长得其丑无比的黄柠檬脸小童不自量力惹火了来自日本的蝴蝶蜂(杂种的意思),结果被叮得满地找牙,诗中还把中国人唤着留着猪尾巴的猪头,极尽侮辱之能事。该诗实在看着恶心,所以不打算翻译出来了,不过最后还是觉得应该附加在贴后,让有兴趣的网友自己看看,当时西方人是如何的傲慢,而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又是如何的不堪。题目是巨人杀手小日本:中国巨人已经被小矮子日本砍翻在地,就差砍头了。这个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也是难以置信的战果。一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洋人在一边袖手旁观。旁白说的是一傲慢的中国大汉惹火了小日本矮子,可没想到却被小日本矮子修理得头破血流,坐在地上还不了手,只会拼命呼救:救命呀!快来人救我呀,怎么还没人来救我?这么还没人来救我?而边上几个洋水兵却无动于衷地在互相嘀咕:我们先别忙,让他们那帮黄脸孔的自己先打个痛快再看看。这图估计是讽刺当时满清政府打败仗后居然请洋人出面调停议和之举。•《两国合好》,清末杨家埠年画。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朝李鸿章、李经方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今下关)春帆楼,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此幅杨家埠年画因作者不了解时局,误以为中方获胜而签订《马关条约》,故此画中日方代表跪拜清廷官员。题为婴孩现象:图中小日本矮子穿得不伦不类像个小丑般,却指手画脚,神气活现地在给各老牌西方帝国的军官们上孙子兵法课。讽刺归讽刺,但起码透露出西方列强那心不甘情不愿,却还要礼貌地坐在那里忍受着小鬼子的趾高气扬。毕竟这时的小日本已经通过打败了巨人而赢得了西方列强的“文明礼貌”对待。列强对于新加入猎手俱乐部的衣着不伦不类的小日本观望之于还带点不屑小日本进了中国店:图中一全副武装背着现代武器的小日本矮子命令一长得像猪正想开溜的满清大官:你这留着猪尾巴的猪头,快把钥匙拿出来给我。很明显,西方人看见小日本敲开了中国的八宝库,又嫉又羡的心态表露无遗,都在打算着如何也插上一脚,捞上一票。1898年法国漫画,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身上写着CHINA1899年,美国山姆吹阱“维护”中国的完整清末漫画:天津教案,教堂被焚烧、传教士被屠杀。1900年,法国《LePetitParisien》画报增刊彩色石印画,描绘义和团拳民围攻教堂1900年俄国漫画,将八国联军侵华表现为中国咎由自取。1900年,法国一家巧克力公司以“庚子事变”为主题,发行一套24张的收藏卡片纪念八国.明治天皇沙皇尼古拉二世与日俄战争有关日俄1904年2月6日至1905年9月5日,俄罗斯和日本为争霸远东爆发日俄〈過去漢奸之變相、現在漢奸之真相〉,1907,《民報‧天討》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A.《南京条约》之后B.《北京条约》之后C.《马关条约》之后D.《辛丑条约》之后〈對內對外的兩種面目〉,1909,《戊申全年畫報》1910年,丁悚发表的漫画《中国最近之悲观》甚有影响。作品揭露帝国主义在武装侵略中国的同时,大量商品倾销中国,使中国的民族工业产品和土特产品淹没在舶来品的汪洋之中,以此惊醒国人。丑丑丑,美国人作我哋系狗。第日佢就来我埠,想探听我哋人心够唔够。千祈唔好抬佢亚。!如果你重抬,就系哩只家烂豆。”•20世纪初,一幅•在广州街头流传•的漫画作品《龟•仔抬美人》,跟•这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催生•的轰轰烈烈的“反•美拒约”运动息息•相关1905年达到高潮的反美拒约运动,在东南沿海最为热烈,并发展成为抵制美货的民众浪潮。•潘达微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尸•骨收葬在了一起•,但很少有人知•道,1905年他创•办了以宣传反美•拒约为宗旨的《•时事画报》,图•文并重,针砭时•弊,鼓动改革。从《中国之险象》画中下方的地球就可以看出来,何剑士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人。•1912年2月11日•,也就是清帝正•式宣布退位的前•一日,《神州日•报》发表了马星•驰的作品《但闻•人语响》,描绘•了山谷之中,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该图•讽刺了清政府贪•恋皇权,表达了•民众对于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共计十•八幅,分别题为:先声、举•义、定基、编制、渡江、逐•澂、安民、保护、除暴、振•市、招军、参谋、出发、接•战、敢死、彪败,形象反映•了武昌首义爆发、革命军攻•占督署、驱逐总督瑞澂、成•立湖北军政府、振市安民、•革命军渡江追击张彪残敌等•一系列事件,以画记史,生•动记录了革命进程。•辛亥革命期间,妇女界组织了•多支军事组织,有北伐队、女•子军、女子军事团、女子光复•军、女子尚武会、女子决死队•、女子暗杀队等等。虽然难以•确切统计到底有多少女子队伍•真的上过战场,但那时的革命•女子已经在医疗、后勤、侦查•等方面发挥了女性优势。《时•报》于1911年11月、12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