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知多少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每家每户都过中秋节。中秋节是传统节日,它源自周朝。当时,每逢秋分夜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春,白天敲打土鼓,吟咏诗篇用作“逆暑”,中秋夜“迎寒”,也和中春白天一样打土鼓。到了两汉魏晋时期,祭月、拜月活动逐渐演变为赏月的风气。咏月、赏月的诗赋比比皆是。到了唐宋时期,中秋节已经形成一系列的节俗活动,比如祭月、拜月、赏月、玩月、吃月饼、观潮等,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秋分的日期每年不一样,中秋活动也有一些不方便,后来就变为八月十五。到了北宋太宗年间开始明确八月十五为秋节。唐玄宗开始提高赏月规格,他和杨贵妃赏月还修了“赏月台”。到南宋的时候,宫殿里修了“赏月桥”。从朝廷到民间,对过好中秋节已经很当回事。唐代诗人在中秋节经常邀请朋友一同赏月吟诗。南宋的时候东京汴梁(今开封)中秋节前就开始卖新粮酿的新酒,酒楼也重新装饰,市场大量贩卖蟹、石榴、枣、梨、栗子、橘子等新鲜水果。富裕人家装饰台榭用来赏月,小户人家也在小楼“玩月”,酒宴音乐歌曲,一片歌舞升平,通宵达旦。延续到明清时代,赏月的节目又增加了吃螃蟹、供奉月光祃、兔儿爷、摸秋、烧斗香、走月亮等节俗。近当代以来,中秋节最大的习俗就是吃月饼。如果没有月饼就算不上过中秋了。月饼的种类繁多,有什么京式月饼、苏式月饼、广式月饼,滇式月饼;月饼馅也有甜、咸、荤、素之分;百果饴干、果仁、果泥、蛋黄、火腿肉类、香肠等等都可以做月饼馅。月饼表面也像木刻画一样美丽,刻(铸)有各种各样的花纹,体现着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秋节吃月饼就是别样的享受。中秋节是团圆节,建国前就是回娘家的媳妇都要回到婆家过中秋节,离家出外的人们也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在一起欣赏明月,喝点美酒,吃着月饼,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民间有的地方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吃的月饼就成了“团圆饼”。中秋节还是丰收节,它原本是由秋分祭祀和庆祝丰收而来的。因而过中秋节民间还保留着“尝新”活动,就是品尝新粮,用本年生产的粮食做饭菜,特别是用刚刚成熟的粮食做食物。比如东北,中秋节前,水稻还没有到大面积收割的时候,人们选择地力比较好的成熟度比较高的地块抢先收割一部分,供中秋节品尝新稻米。过去用来祭祀,现在人们品尝,庆祝丰收,享受劳动果实。中秋节也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花灯,南方比较盛行,主要是个人家庭之间、儿童之间进行。比如广东一带的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等、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等等;广西南宁一带用果壳做的柚子灯、南瓜灯、橘子灯,等等。过中秋节还有“走月”的习俗,有的叫做“步月”,有的叫做“走月亮”,还有的叫做“玩月亮”。中秋节的夜晚,人们穿着心仪的服装,三五成群,走上街市、园林;南方也有水面泛舟的:享受月光下的朦胧美。有的走向高处,好像要和月亮更贴近一点,多多沾点月亮的光。“走月亮”的习俗南方比较盛行。男女未婚青年希望通过“走月亮”,月光下的月老能够帮助自己脱单;没有生育的夫妇,祈求得子;而老年人,就享受现在的美好生活,希冀重拾返老还童的日子。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都有各自的风俗。过中秋,各地的风俗丰富多彩。京津一带在中秋节之前泥塑人面兔身站立的玩偶称作“兔儿爷”,祭拜月亮,供儿童玩耍娱乐,称作“玩兔儿爷”。江浙一带中秋节把香扎成宝塔形状,上面加上“斗”形状的纸斗,叫做“斗香”,在纸斗中放入香灰插香焚烧拜月,称作“烧斗香”。农村有些地方中秋节没有月亮的时候,想生孩的媳妇去瓜园菜地摸到南瓜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预兆生女孩;孩童如果摸到葱预兆聪明,摸到瓜果预兆有吃有喝生活富足。这些活动叫做“摸秋”。中秋节活动,各地都有各地的高招,既有地方特色,又生动活泼。中秋节的主角是一枚明月、一块月饼,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蟾蜍、玉兔等传说,还有各地独具特色的民俗。中秋节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文化现象。中秋节的文化既历史悠久,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并在不断传承,增添新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