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有感摘要: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容易表达出来,因为他们害怕被多数意见的一方报复或孤立。这个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大众传播舆论网络传媒正文:德国社会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上社会传播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这一词语最早见于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197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随后她在1980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事件: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了一次研究。在这次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两个政党在竞选中总是处于并驾齐驱的状况,第一次估计的结果出来,两党均有获胜的机会。可是6个月后,也就是在大选前的2个月,基督教民主党与另一个党获胜的可能性却变成了4:1,对基督教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胜利期望升高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在大选前的最后两周,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4%的选票,社会民主党失去了5%的选票。随即在1965年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以领先9%的优势赢得了大选。这一年德国大选带来的困惑和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逐渐发展成沉默的螺旋的理论。莎白内尔·纽曼教授抓住这一现象不放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假设: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于是,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便不断把占支配地位的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并且会更加明显。诺依曼教授认为,大众观念不是在18世纪才逐渐被人们认识的,这一观念上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并且在不断创造并保持着社会运作所必须的和谐和一致。因此,大众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客观上是为了“促进社会一体化,保障基本行为和观念达到足够的一致水平。”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观念的力量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的严刑,来源于社会的本质,来源于个人对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恐惧的个人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的时候,会很容易表达出自己的赞成的观点,但是在赞成的呼声下降的时候保持沉默,沉默进一步使得原有的观点失去了民心。“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基础主要是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它有着三个重要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但是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意见气候”:是指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其中包括现有意见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统计能力能判断“意见气候”的情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到强化或弱化。再具体一点说,“沉默的螺旋”指的是这样的现象:面对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就会普遍形成关于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出自己的意见是不是属于“大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占“优势”的时候,就倾向于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可是当他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在“劣势”的时候,一旦有公开发表意见的机会,他可能会为了防止被“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多数人所接受,于是,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长此以往,于是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意见气候”主要来源有两个,第一,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诺依曼说,自己提出这一理论的灵感来自于她的一个学生。有一天早晨她碰到一个戴有基民党徽章的女学生,可是当下午再次碰到这个女学生时,这位女学生已经将徽章取下,询问原因,原来是因为基民党的徽章很少有人佩戴,戴着这样一个徽章“太可怕了”。第二个“意见气候”的来源主要是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大众传媒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它利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最主要的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公开表达。大众传播利用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在这里,“意见环境”是一个核心概念。那么,意见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诺依曼认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状况(意见环境)的主要信息源泉有两个,一是所处的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而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强大。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揭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虽然诺埃勒·纽曼本人并没有在经验上证明她的前提假设,但是很多其他社会学和传播学者都对这个假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讨论和实验考察。由于各个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所处国的社会文化条件不尽相同,大家对此假说的适用性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看法。尤其有关社会文化和传统、个人选择、人口变量和讨论话题的关系都可能改变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尽管如此,大家都无法忽略和贬低沉默的螺旋论的贡献,她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是超学科、跨文化的、具有很大影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受到很多肯定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批评,有批评指出:该理论过分强调“害怕孤立”这一社会心理因素,忽略了其它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即使感到孤立,人可能在“权衡利益”后采取一定的行动,不一定保持沉默;有的人在害怕孤立时不仅不沉默,还可能发出攻击性的言语或行为。在这里,个人的差异也应予以考虑。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的压力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议题,压力程度也会不同。另一方面来说,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却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新的冲击,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传播环境首先给舆论的形成带来的困难:根据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网络传播播媒介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孤独的惧怕,但这种心理可能是在人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的时候表现得强烈,这时一旦人在意见上陷入孤独,往往也代表着他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独,而且这种局面没有很好的办法可以改变。但是,当网络技术得到扩展时,人们的交往能力随人们的交往空间的扩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现实社会之外,还有网络世界,因此,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更多。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的某一个社区里得不到承认,他可以转向别的社区,此时,他采取的措施不是消极的从众来保护自己,而是在网络中去寻找意见相同者。在互联网中,由媒介强制推行舆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信息传播的能力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网络媒介开创了一个新型的、自由平等的、没有强权的信息空间,是的传统意义上单向的可以控制的信息发布和封锁的权利渐渐消失。政府被迫面临这信息内容无法控制的局面。但是用户对网上意见的认知,却会发生在比现实世界中更大的偏差,因为用户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集合,会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的意见看成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网上用户的行为虽然都是个体的,但是一般趋向于到与自己态度意见相同的群体中去获得认同感与肯定。另外,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参与者的心理会更接近他的“本我”。而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状态所代替,并且,受众不再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所以,就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出现冲突的情况,但是受众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受众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从宏观的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本身的多元化、多媒体化、及时性、数字化、交互性、虚拟性等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具有比其他传播方式更即时、更广范围的传播优势,使得其它传播方式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多的受众进行“链接”;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那些网络上的活跃者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因此而不负责任的用极端言语抨击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两点都可以加剧“沉默的螺旋”现象从微观层面看,“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依然有效。在《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一文中,刘海龙已经通过对该理论的几个核心假设的讨论,肯定了这一观点,笔者也基本上同意文章作者的“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的结论。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视角,网络将以往人类的各种传播方式,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集于一身,尤其是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匿名性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传播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此外,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对新的环境条件,出现的新问题,该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新现象,作出新的解释。参考文献(1)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2)李颖帅《从美伊战争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式微》,传媒学术网,2003年7月10日(3)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4)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1987(5)刘小彪《学者新论:一位记者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人民网,2004年1月8日(6)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