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主干知识梳理(精编整理版)(一)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主干知识回顾1.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断限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线索特征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化a思想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b文学方面:《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阶段性文学成就表现为汉赋c科技方面: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性发明创造2.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断限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220—1368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线索特政治a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b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c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征权之间的矛盾经济a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不断撞击、融合,北方农耕经济在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后,逐步恢复发展b隋唐时期,随着新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手工业方面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宋代是商业大发展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市坊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时期,海上和陆地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文化a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存”的局面;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深刻影响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方向b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c宋元时期,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3.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时间断限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达到顶峰,但开始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线索特征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经济a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b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文化a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但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b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c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对外关系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过程(1)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2)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3)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制的内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特征的充分体现。●雅典民主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①雅典民主开世界民主的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政治体制。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实行轮番而治,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处于群众监督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③雅典民主政治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对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①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②采用的轮流坐庄形式导致的结果并非总是公正的,限制、窒息了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才能。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罗马法(1)罗马法的形成和发展a早期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b《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c公民法: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d万民法——对外扩张的结果: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e自然法: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f《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罗马法的影响对古罗马:维系统治。对后世: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智者学派2、苏格拉底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世界近代史主干知识回顾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1)确立发展过程:政治前提:光荣革命;法律基础:《权利法案》;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2)特点:A.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是混合政体;B.君主是国家元首,国王临朝不理政,是英国象征,是英联邦的首脑,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行使立法权;D.首相是政府首脑,内阁首相与议会相互制约。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1)确立: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并以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以“权力管权力”,实现了把“权力关在笼子里”。(2)特点:a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政府由总统组织和领导,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b实行比较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议会与政府完全分立,政府成员不能兼任议员,也不能参与议会立法的讨论和表决。c在总统和议会关系上,总统行使权力时,不对议会负责,而只对国民负政治上的责任。3.法国共和制政体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到1875年,历经83年(有“艰辛、反复、曲折”之特点)4.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认识:A.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是政治制度文明的进步;B.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C.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D.必须明确的是,其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始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3)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与最终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重点把握:从关注“神”——“自然”——“人”——“人性”——“理性”(1)文艺复兴(14—16世纪)和宗教改革(16—17世纪,“承上启下”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近代人文主义出现的标志,肯定人和人性,突出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宗教改革者们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沉重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2)启蒙运动(17—18世纪)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标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级;主张实行法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上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三)中国近代史主干知识回顾1.中华文明的拐点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时间断限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线索特征政治a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b中国人民为取得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进行了艰苦的抗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大量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社会生活随着中西方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礼仪受到冲击2.中国近代文明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甲午中日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时间断限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到五四运动前(1894—1919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思想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线索特征政治a伴随西方侵华的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民族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经济a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c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思想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3.中国近代文明的新发展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时间断限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线索特征政治a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又遭到了摧残思想a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b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宣传的主流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四)世界现代史主干知识回顾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和新经济政策(1921-1927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困难重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流通分配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允许商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