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记叙文新变化预测集训编者按:纵观2019年全国各地市中考,编者发现记叙文文体阅读在考查中出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变化,编者在此集中为大家展示一些新阅读题型,希望对备战2020年河南中考有一定帮助。一、(2019·南京)现代游记阅读。(共10分)小明和你阅读一篇游记,你们边讨论,边做旁批。初游燕子矶陈白尘我是个俗人..,不懂得风雅。活了七十四年,很少游览名山大川。但有一次例外,便是五十八年前,我独自游览了南京东北郊的燕子矶。一九二四年,当时的东南大学将在暑假招收一批学习班学生,不拘学历,学宿费也不贵。征得父亲的同意,我便以初一结业生的资格混迹于东南最高学府之中了。我的“醉翁之意”自然不在学习,而是以廉价的宿舍作为我“旅游”的“宾馆”。既然是俗人,便不会到石头城上、乌衣巷口去怀古,更不曾去栖霞看枫叶饮酒赋诗……于是在近处便爬鼓楼,登台城,眺望一下玄武湖;远处,只去了一趟幕府山,由燕子矶直游到三台洞。燕子矶其实并不高,但对生长在苏北平原的我来说,自然是颇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慨了。况且当时的长江是直抵矶下的,还大有惊涛拍岸的气概。登临其上,连我这个俗人,俯瞰万里长江在悬崖下滚滚东去,东风拂衣,也仿佛飘然欲飞。这时我突然听到了脚步声。一回头,上山的原来是拉我来此的那位人力车夫。“好玩吗?”他似乎随便地问我,并且笑笑。“好!”我有点惊奇,心想:他也有此雅兴?便反问:“你也上来看看风景?”“唉,”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说道,“没什么好玩的,快去三台洞吧!”我微感不快,他偷偷地跟着我上山来,是怕我不给车资从小路逃走吗?还是怕我耽搁他太多的时间,不愿等候呢?总之,把我一生中难得的雅兴冲散了。我便跨下崖石,悻悻然下了山。沿着幕府山,从头台洞、二台洞一直游完了三台洞。他一路上再没催促过我,而且把有关这三个洞以及那“铁索链孤舟”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地讲给我听。我们感情接近了,一起在三台洞喝了茶,吃了点心。返回的路上,他的腿脚也欢快得多。再经过燕子矶时,他停了车。“怎么?”我问。“你不再上去玩玩吗?”我笑了笑以示感谢,说:“天不早了,回城吧。”我也想赶回东南大学食堂吃晚饭。车夫操起车杠,不疾不徐地奔走在回城的路上。几分钟后,他悠闲地和我攀谈起来。他从我的姓氏、家乡、在何处读书一直问到是否结婚等,为了报答,我也问了他这一切。突然,他问:“少爷,你为什么单身一人出来游玩?”我怎么回答呢?学习班里同学数以百计,确实没交上一个朋友。勤奋好学的人年岁都较大,不大注意我这十六岁的娃娃;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也不少,但男的多纨绔子弟,女的,我还没有勇气去接近。我那时确实是孤独、甚至孤僻的。我只好回避问题,反问他:“一个人不能出来游玩吗?”“哎呀!”他回过头来对我笑道,“少爷,你刚才可吓死我了!”我大吃一惊,问:“为什么?”他又回头笑笑,说:“你没看见山上那块木牌子?”那块劝人猛回头的牌子我是瞥见过的。突然,我精神上受到猛然一击,满脸发烧,说不出一句话来……五十八年过去了,惊心动魄的事经历不少,但至今难以忘怀那位四十上下、纯朴憨厚的车夫。我虽然当时并不曾有过轻生的念头,却第一次从他身上感到劳动人民无私的爱!南京的冬天是阴冷的,但一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第一位朋友,我身上总感到温暖。(选自《最忆是金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版,有删改)小明的批注:开篇即自道“俗人”,后又反复提及。“俗”既指不懂游山玩水、怀古赋诗、触景生情的风雅,也暗含不能洞察人情的稚嫩。1.如果用圈点的方法在画线句中点出一个关键词,你会点哪一个?为什么?(3分)【答案】示例:“原来”,这个词表现了作者发现车夫跟随自己登矶的出乎意料,反映了作者惊讶的心理。小明:这位车夫真有意思,我想他当时催促作者的表情一定是(紧张而急切)的,因为他担心作者的安危。2.读到重返燕子矶车夫询问作者是否需要再游玩时,你也想画表情。请概括你想画的车夫表情并说明理由。(3分)【答案】示例:表情应是期待而有愧意的,车夫因误解作者轻生而影响其游兴,感到歉疚,期望能有所补偿。3.随着游踪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变化了。你和小明跟着作者的足迹体会了作者的心情。(4分)登上燕子矶,____________→跨下崖石,___________→沿着幕府山,游完三台洞,_____________→归途交谈,心生感动舒爽畅快悻悻不快轻松快乐二、(2019·宁波)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月下看猫头鹰〔美〕珍·尤伦我跟爸爸出去看猫头鹰,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那时候已经三更半夜了,我们一直都没睡觉。外面没有风。那些大树直挺挺地站着,像一座座高大的雕像。月光耀眼,天色很亮。背后远远传来火车的汽笛声,笛音低沉,拉得很长,就像一首歌,听起来好忧伤,好忧伤。爸爸早把我的毛线帽拉低,盖住我的耳朵。但是隔着帽子,我还是听得到声音。农场里的一只狗,跟着汽笛叫了起来。接着,第二只狗也叫了。火车和狗,齐声歌唱,唱了好一阵子。叫声消失以后,四周静极了,就像在梦里。爸爸,还有我,一直向着树林走去。我们“沙沙沙沙”地踩着松脆的雪,留下小小的灰色脚印。地上拖着爸爸长长的影子,我的影子却又短又圆。隔不多久,我就得奔跑几步,才能跟得上爸爸。我那又短又圆的影子,也跟着我跌跌撞撞。但是我没喊累,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爸爸一直就是这么说的。我盼望跟着爸爸一起去看猫头鹰,已经盼望好久好久了。我们走到了松林地带。在亮亮的天色里,一棵棵的松树,看起来黑黑的,尖尖的。爸爸举手做了个手势。我立刻收住脚步,在原地等着。爸爸向上看,好像要找天上的星星,又像在察看空中的一张地图。月光使他的脸看起来像是戴上了银色的假面具。他开始呼叫起来:“呼,胡胡胡胡——呼!”学的是大角猫头鹰的叫声。“呼,胡胡胡胡——呼!”他叫了一阵,又叫了一阵。每叫过一次,他就会停一下。我们两个也都竖起耳朵,静静地听一会儿,但是什么也没听到。爸爸耸耸肩膀,我也耸耸肩膀。我并不难过。我的几个哥哥都说过: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我们再往前走。我能感觉得到天气的寒冷,就像有人用冰冷的手掌按在我的背上。我的鼻子、我的面颊,里热外冷,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我们走进了树林。那些树影,比我见过的任何东西都要阴暗,遮掩了地上的白雪。蒙在嘴上的围巾,温温湿湿的,毛茸茸的,护着我的嘴。深更半夜,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躲在黑黑的大树背后呢?我问都没问。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我们来到了黑森林中的一片空地。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月光就像对准着空地的中央照下来。月光下的雪,看起来,比瓷碗里的牛奶还要白。我喘着粗气。爸爸听见了,做手势叫我别出声。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我用心地听。爸爸又呼叫了起来:“呼,胡胡胡胡——呼!”“呼,胡胡胡胡——呼!”我全神贯注地听着、看着,在这冷空气中,听得耳朵发疼,看得双眼蒙上一层雾。爸爸仰起了脸,打算再呼叫一次,但是他还没开口,就有回应的声音穿过树丛,传了过来。“呼,胡胡胡胡——呼!”爸爸脸上有了笑意,他回应了一声:“呼,胡胡胡胡——呼!”然后,他跟猫头鹰,就像在那儿谈天,谈起了晚餐、树林、月亮和寒冷的天气。我松开了捂住围巾和嘴的手套,开心得想笑出来。从草地边缘、树丛上面传来的猫头鹰叫声,越来越近了。草地上却没有一点儿动静。忽然间,一个猫头鹰的影子,从地上的大树影里分离开,向着我们的头顶飞过来。我们看着,嘴里发热,却不出声,许多想说的话一句也没说。飞过来的黑影又发出了叫声。爸爸拧亮了他的大手电筒,正好照到那只刚要停落在树枝上的猫头鹰。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后来,那只猫头鹰就扇动它的大翅膀,从树枝上飞开了,像一道无声无息的黑影。它飞回树林里去了。“该回家了。”爸爸对我说。我知道我可以说话了,也可以放声地笑。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声不响,像一道影子。出去看猫头鹰,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爸爸是这么说的。那个希望,会用没有声音的翅膀,在明亮的、看猫头鹰的好月光下,向前飞行。(林良译)【故事·概括】1.在去看猫头鹰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我”想起了一些话,“我”克服了困难。仿照示例,用“虽然……但是……因为……”概括情节。(两个即可)(4分)示例:虽然“我”跟着爸爸跌跌撞撞很辛苦,但是“我”没有喊累,因为“我”想起了爸爸说“出去看猫头鹰,就得保持安静”。【答案】示例:①虽然猫头鹰一开始没有出现,但是“我”并不难过,因为“我”想起几个哥哥说的话:猫头鹰是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的。②虽然“我”冻得发疼,但是“我”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因为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安静,一定要坚强。③虽然“我”很担心有什么东西躲在大树背后,但是“我”问都没问,因为出去看猫头鹰,一定要勇敢。【故事·赏析】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1)我赶紧用手套捂着围巾,围巾捂住我的嘴。(2)我们跟那只猫头鹰,你看我,我看你,看了一分钟,三分钟,或者足足看了一百分钟也说不定。【答案】(1)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我”捂嘴的动作之快,表现“我”紧张、急切的心情,充满了童真与可爱。(2)示例: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我”看猫头鹰时的投入专注,表现出“我”愿望实现时的惊喜和兴奋。(从用词、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均可)【故事·想象】3.好故事常给人想象空间。爸爸说“该回家了”,他们回家的画面会是文首和文末的哪幅图呢?结合你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说说理由。(4分)【答案】示例一:文首图。图中父亲让孩子跟着走回家,这跟文中父亲的形象相吻合。父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并没有直接予以帮助,因为父亲信任孩子。他带孩子去看猫头鹰,让孩子看到希望,教会孩子坦然面对困难,让孩子学会勇敢、坚强、独立。示例二:文末图。图中父亲抱着孩子回家,这跟文中父亲的形象相吻合。父亲在寒冷的雪夜帮孩子去实现期盼已久的愿望,一路上他不停地呼唤着猫头鹰,还时刻关注着孩子。看完猫头鹰,孩子也累了,抱着孩子回家,吻合文中温暖慈爱的父亲形象。(言之有理即可)【故事·感悟】4.成长是一个微妙的过程,有时候“不需要说话,不需要温暖舒适,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要心中有一个希望”。结合文本,探究“我”怎样在无声中成长的。(6分)【答案】本题6分,分层赋分。第一层:单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肤浅,思维结构单一。(1~2分)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1分)示例二:“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不抱怨,坚持前行,锻炼了毅力。(2分)示例三:“我”是在父亲无声的陪伴下成长的。(1分)示例四:“我”在父亲无声的陪伴下,一路保持着安静,克服各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2分)第二层:多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但不够深入;或单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深入。(3~4分)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在父亲的陪伴和引领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我”获得了成长。(3分)示例二:看猫头鹰是“我”期盼已久的愿望,在猫头鹰这一希望的指引下,“我”学会了忍耐、克制、坚强、勇敢和坦然,获得了成长。(4分)第三层:多个角度理解“无声”和“成长”的内涵,理解深入且形成关联。(5~6分)示例一:“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磨炼,不断回想父亲和哥哥们的话来勉励自己,以父亲无声的陪伴和信任为前进的力量,满怀希望,坚定地追寻着目标,战胜了困难和恐惧,变得勇敢、坚强,获得了成长。(5分)示例二:“我”在寒冷无声的环境中得到磨炼,战胜了寒冷和恐惧。“我”不断回想父亲和哥哥们的话来勉励自己,以父亲无声的陪伴和信任为前进的力量,战胜了种种困难,变得勇敢、坚强。“我”满怀希望,坚定地追寻着目标,从中学会了忍耐克制。无声的成长就是“我”内心不断丰富的历程。(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