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曲篇目及备战演练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统编教材七上第4课)考情检索:10年未考/2020年重点猜押译文①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②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主旨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和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答案】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作者用“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暮春景象,有何用意?请结合诗句内容简析。【答案】点明闻讯的时节,借漂泊无依的杨花、啼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寄寓了诗人的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恨。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情李益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两首诗都写到“明月”,所运用的表达技法和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试结合两诗简要赏析。【答案】①表达技法不同。李白的诗赋予“明月”人格化,借“明月”寄托愁思;而李益的诗以“明月”反衬哀情。②所起作用基本相同,都是为突出诗人感情。李白诗中的“明月”被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之心深深地打动,愿将诗人对朋友的这种感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这样写,更突出了诗人对朋友强烈而深厚的情谊。李益诗以溶溶月色创造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反衬和渲染哀情,以乐景写哀,使孤独、惆怅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也更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