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考点8主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点针对练教材设问学考点目录考点探源教材设问学考点考向1概括主题(统编八下教参《安塞腰鼓》“问题探究”)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解题思路】该设问意在把握文章的主题。解答此题,可从题材、内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环境描写等角度提炼概括出主题。【参考答案】①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②表达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③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④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概括主题(2016·11)【中考常见设问】2016河南11题: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019河北20题: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方法总结】(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①抓标题。文章的标题以最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是解读文章主题的突破口。②抓主要事件。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文章的主题方向。(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其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文章写人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4)从环境描写看主题。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场景,但同时也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考向2探究主题(统编七上教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究”改编)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历来存在争议。一种是“批判说”,即“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一种是“儿童心理说”,即“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还有一种是“对比说”,即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你认同哪一种?为什么?考点探源【解题思路】该设问意在探究文章不同的主题。解答此题,首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结合文章内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对自己所持的观点进行合理论述。【参考答案】①认同“批判说”。作者刻画了一个“死读书、读死书”的私塾先生形象,特别是写“我”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却遇见了“不知道”和脸上的“怒色”——说明了他是一贯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从而得出此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②认同“儿童心理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③认同“对比说”。“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构成了鲁迅童年生命成长的两个空间,前者是一个大自然的空间,一个民间文化的空间,后者则是一个学校教育的空间。“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所提出的,正是一个“儿童的成长,究竟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的问题。考向2探究主题(2019·10,2013·11)【中考常见设问】2019河南10题: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2013年设问方式同此)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方法总结】对文章主题的探究主要有三种题型:一是对文章主题多义性的理解,二是对文章某一主旨的理解和阐发,三是阐述文章主旨带来的思考和启示。文章主题的探究有横向的探究:①从不同对象来探究主题;②从不同事件来探究主题,也可以从纵向来探究。主题意蕴可以有五个层次:①客观真实层次,如形象、情节的真实和客观特色;②时代特色层次,作者站在时代前列,以新的思想认识作为写作主导思想形成的基础,最终提炼出自己的主题意蕴;③文化色彩层次,作者的思想文化修养使得主题意蕴具有民族文化的色彩;④哲理意味层次,具有普遍性和永久性的理趣,给人启迪,发人深省;⑤审美生命层次,主题意蕴最高的层次应该。审美的生命认识。答题要点:首先亮出自己的见解(归纳主题),其次寻找角度:从文本人物关系上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情节安排上引述论据分析,从人物行为的效果上分析,阐明自己的见解。(总—分式)或者首先亮出自己的见解(归纳主题),其次寻找角度:从文本人物关系上引述论据分析,从文本情节安排上引述论据分析,从人物行为的效果上引述论据分析,最后再综合概括自己的观点。(总—分—总式)考向3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改编)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阿长这样一个人。【解题思路】该设问意在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解答此题,应从文章的重点句子出发,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分析作者对文章中人物的看法,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同时也倍加感激与怀念。考点探源考向3分析作者写作意图(2014·10)【中考常见设问】2014河南10题: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2019山东淄博15题:文章第④段写“喜鹊不像鹰”,第⑬段却写喜鹊“如威武的鹰隼”,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方法总结】(1)题目分析法。有些文章的题目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考生须先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题目与主旨的关系,然后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2)重点句子分析法。抒情句、议论句、中心句等重点句子往往能直接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态度。这些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中间,考生应多加关注,从中找寻作者的情感态度。(3)重点段落分析法。开头段、结尾段,往往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4)主要人物分析法。在写人的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或表达对人物的某种情感。阅读这类文章往往要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考向4判断主人公并分析原因(统编七下教参《最后一课》“问题探究”)《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解题思路】《最后一课》中的人物主要有两个: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解题是需要从全文中看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着墨的多少;看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看人物的活动及活动所起的作用,是否能表现作品的中心,揭示主题);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考点探源【参考答案】示例一:韩麦尔先生是主人公。小说用了很多篇幅来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言、表情、动作、服饰等,他是一位捍卫祖国语言并坚持教学到最后一堂课的英勇战士,而且正是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言行所表现出的爱国之情感染了小弗郎士,促使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示例二:小弗郎士是主人公。因为他是贯穿故事情节的重要人物,他从怕老师到敬老师,从贪玩无知到认真学习,从爱国意识薄弱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作者正是通过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阿尔萨斯人民失去国土、失去母语的巨大悲痛,并深化小说主题的。示例三: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都是主人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这两个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忽略、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会削弱对主题的理解。如果说本文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那么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就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考向4判断主人公并分析原因【中考常见设问】2015河南备用题10题:本文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老板,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老板和“我”两个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2019陕西16题: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2019浙江台州9题: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师傅还是小福子?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方法总结】(1)先点明主要人物是A(或次要人物是B)。判断方法:从标题看:①主要写了……事,主要写了哪一个人物。②从主题看:主要人物做……事,体现了……主题思想。③从行文笔墨看: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哪些事件;以主要人物起笔或收束全文;主要人物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从人物关系看:次要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突出了主要人物……品质。(2)分析原因:如从文章内容看,文章以A的视角展开叙述,主要写了A和××……的故事;从行文篇幅看,文章主要围绕A展开叙述,A在情节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从文章主题看,A是文章主题的集中表现者;从人物关系看,文章写B是为了衬托A……的思想品质,突出A的……形象。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