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宗教教育的兴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宗教教育的兴盛——中世纪的教育第一节中世纪基督教文明一、基督教的起源及演变公元前63年313年“米兰敕令”325年《尼西亚信经》392年定国教393、397定《旧约》和《新约》为正典395年教会分裂11至14世纪统治时期16世纪宗教改革耶稣诞生(MarianneStokes奥地利)《草原上的圣母》拉斐尔·桑齐奥(意大利)在圣殿中与人谈论的少年耶稣传说中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最后的晚餐》《耶稣受难图》乔凡尼·贝里尼(意大利)宗教画《基督下葬》(意大利卡拉瓦乔)耶路撒冷安放耶稣圣尸的地方及圣墓大殿罗马大教堂公元6~7世纪羊皮纸抄本《圣经》基督教的《圣经》木板中文圣经圣彼得大教堂确认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康斯坦丁皇帝二、基督教的基本思想和教义(一)三位一体的上帝1、圣父,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2、圣子,即耶稣基督3、圣灵,是神赐能力(二)造人、罪和恩典造人、原罪、本罪和上帝的恩典(三)救主与救赎耶稣基督是“救世主”耶稣降生是为了救赎信他的人摆脱罪恶,得到永生(四)天堂和地狱天堂、地狱和末日审判(五)教会基督创办,由上帝之民组成的团体,圣洁性,普世性,负有在世界上传播福音的使命。是上帝与信徒之间的桥梁。三、基本价值取向和精神及对教育的影响(一)传播教义使其强调教育并使自身成为重要的教育力量。(二)信仰上帝,人卑神尊,制约着中世纪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特性。(三)尊重生命,强调人人平等,反对杀婴,强调对女性的教导,扩大了教育的基础。(四)理性与信仰关系的变化,强调身心对立,通过禁欲使灵魂高洁的超自然,超感性的方式对教育内容及其作用的转变带来影响,神学下的七艺,无体育和美育。(五)强调个人内心的修炼和道德转变,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强调了教育的内在作用,并从希腊罗马重智向中世纪重德的转变。(六)来世和出世观念使得修道成为最高尚的生活方式,对教育方式带来影响。第二节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内容1.学习教义,坚定信仰2.学习教会规则和礼仪3.进行职业训练和初步的纪律训练(二)家庭教育方法教导、观察和实习(三)家庭教育的作用培养虔诚的信徒,获得基本知识、道德和行为方式二.基督教的学校教育(一)初等教义学校(二)教理学校(三)教会学校1.初等教义学校的教育阶段和教学内容(1)教育阶段初步考察听众选民洗礼(2)教学内容宗教教诲和道德教诲,以及阅读和书写、唱《赞美诗》记住圣经的一些段落、祷告和沉思。2.初等教义学校的发展公元2世纪中期出现,主教是主要的教师;公元5世纪发展到高潮;公元9世纪之后,衰落和停止(二)教理学校1.亚历山大利亚教理学校(1)教育目的为了给基督教年轻有为的学者提供一种在基督教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机会,以及从基督教的眼光看待世俗知识而建立。(2)学校教学2.安提阿教理学校3.埃德萨教理学校和尼西比斯教理学校(三)教会学校1.教会学校的类型(1)修道院学校修道院的产生及其作用修道院教育的兴起原因修道院制度:基本功能是沉思默想,每天大部分时间用于祷告,每天只吃一顿饭,用餐时需保持沉默。修道院学校第一,《圣经》中已经存在着把贫穷和独身生活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到公元2世纪末,守独身、默想隐退等成为众多基督徒宗教信仰的一种形式。第二,“基督为拯救世人而作牺牲”的教义的影响。第三,公元2世纪后,基督教会内部的变化,隐修士作为一种反抗形式出现。第四,基督教成为国教后,献身精神和逃避现实社会等观念的出现。第五,追求个人自由、禁欲主义、过修道生活的人增多。第六,为了应对帝国的迫害,教徒必须做好肉体上的准备。修道院学校办学宗旨:凡是进入修道院学习的人都必须发“三绝誓愿”:绝色(禁欲)、绝意(听命)、绝财(安贫),终身不反悔。课程:读写算、宗教音乐、宗教庆典、操行规则和“七艺”。教学方法:教义问答、抄写、背诵圣经段落、严格的纪律、体罚、沉思默想。(2)主教学校创始于英格兰:歌咏学校和文法学校。歌咏学校创办之初,其任务是培养教会唱诗班的歌手,以后逐渐演变为一般的初等学校;文法学校不仅培养未来的神职人员,而且也招收富有人家的子弟。(3)教区学校设在堂区教士所在的村落,是由教会举办的面向一般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第三节中世纪世俗教育一、宫廷学校二、骑士教育三、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四、中世纪大学一、宫廷学校(一)查理曼大帝的宫廷学校(二)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宫廷学校宫廷学校的特点:1、宫廷学校是一种设立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2、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即位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宫廷学校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3、宫廷学校的学习科目主要是七艺,教学方法采用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以此来学生掌握有关宗教、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4、宫廷学校主要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但因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社会政教合一的特征,宫廷教育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教会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它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训练骑士的标准是骠悍勇猛,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骑士教育阶段:(1)家庭教育阶段。7岁前,其内容为宗教知识,尊重长上的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2)侍童教育阶段。7岁后,封建主按等级把孩子,送到附近地位较高、武功较强并有威望的贵族家中充当随仆或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同时学习上流社会的各种礼节,一直到14、15岁。这一阶段又称礼仪教育阶段。(3)侍从教育阶段。从14、15岁开始,21岁时结束,重点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侍从还要侍奉领主和主妇。(4)到21岁时,通过隆重的仪式,侍从们被授予骑士称号。骑士的誓词是:效忠教会和君主,攻击异端,保护妇女及贫弱之人,捍卫邦国,愿为同胞福利洒尽最后一滴血。培养了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实际应用人才,成为绅士教育的原形。中世纪骑士教育图三、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中世纪的城市:城堡——城市城市中的行会(一)行会学校1.艺徒制学徒——帮工——工匠2.学校学习和学徒训练相结合的方式3.职业学校或艺徒学校(二)城市学校城市拉丁语学校;写作和算学学校;歌祷堂学校城市学校的特征1)领导权:由行会和商会开办到市政当局接管,具有世俗性质。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是欧洲中世纪教育很大的进步。2)教育内容: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这扩大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城市学校中的初等学校,一般都使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这与完全用拉丁语讲授的教会学校形成鲜明对照。3)培养目标: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其出现标志着新兴工商业阶级的要求和力量。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独占权。尽管它曾经遭到教会的多方面反对和阻挠,但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到15世纪,几乎西欧所有的大城市都办起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四、中世纪大学(一)中世纪大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经济的复苏和城市的复兴,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2.市民阶层的兴起3.通过教会,古典传统文化得以保存4.基督教教育机构、行会城市学校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组织结构基础。5.文化的复兴,使知识的世俗价值得到普遍认可。(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University来源于拉丁词语(意思是“整体的”或者“全部的”),也指“一群个人的联合体,社团”。中世纪的法学家把universitas用来称呼各种各样社团组织和共同体,例如行会、行业、兄弟会等等。因此,它在中世纪也常用来指称教师和学生所共同组成的团体,即学者的社团(communityofscholars)。后来就固定下来专指大学。studiumgenerale在中世纪,与现代英语中“大学”涵义相近的称呼不是universitas而是Studiumgenerale。Studiumgenerale不是一个所有学习科目都提供的地方,而是接收来自四面八方学生的地方。它的三个特征:(1)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而不仅仅只是某些特殊的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因此学生具有国际性。学校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吸引了国际学生。(2)是进行多学科高等教育的场所,它不但有文科,而且还应至少拥有医学、法学或神学等三种高级学科的一种。(3)这些科目的教学是由一定数量教师构成的教师队伍共同完成的,而不是个别教师独自承担。在三个特征中,第一个又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那就是接收来自各地的学生。实际上在中世纪,极少有studium是所有学院都齐全的。1.意大利的中世纪大学11世纪形成的萨莱诺医学中心波隆那大学中世纪的巴黎大学2.法国的中世纪大学(三)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与特权1.中世纪大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的“学生大学”,有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多属于此类;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先生大学”,由教师掌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多属于此类。2.中世纪大学的特权(1)居住权(2)司法自治权(3)罢教权和迁徙权(4)颁发教学许可证的特权(5)免税、免役权(四)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与学位制度1.中世纪大学的教学中世纪大学包括文科、法科、医科和神科。文科属于预科性质,一般学制六年,主要学习内容是“三艺”(文法、修辞和逻辑)、“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以及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结束文科学习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进入法科、医科和神科进行专业学习。法科的学习分为民法和教会法,主要学习内容是《查士丁尼法典》,以及与教会有关的各种法令和法律。中世纪大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演讲,由阅读、评注和介绍作业等部分构成,同时穿插不同程度的讨论。此外,还采用辩论的方法。教学语言是拉丁语。2.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学生学习3-7年,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试及格便可获得“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硕士考试不公开举行,合格者发给证书,取得教学资格;而博士则通过公开的考试,需要进行演讲和辩论,并伴有隆重的仪式。学士学位的起源要比硕士和博士晚,起初只是一种获得教授证书的候补者的资格,意味着取得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格,后来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指低于“硕士”水平的学位。1)行会性2)制度化3)国际性4)独立性5)流动性6)宗教性(五)中世纪大学的特点牛津大学城中世纪教育的意义对文化和教育的禁锢留下了大量的遗产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学校系统建立了较为严格的教育和教学制度丰富了道德教育思想中世纪不仅仅是一个延续,是把世界塑造成今天这种面貌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文明并不是在走下坡路,而是处在上升阶段。在古代文明逐渐凋亡的同时,从它的废墟上生长出一种新的文明。这种文明不断壮大,开花结果——果实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享受的现代文明。关于本章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基本教义;理解并掌握基督教教育的的各种形式及其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理解并掌握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及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情况。教学重点:基督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各种形式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