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将今论古: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时间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宇宙:是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的统一。大地水准面:是指平均海水面所构成并延伸通过陆地的封闭曲面。大洋中脊:是绵延在大洋中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它具有很强的构造活动性,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大气圈:是因地球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是地球最外部的一个圈层。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所构成的连续圈层。浊流:是海洋中载有大量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水下重力流。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地幔:是地球的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的中间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古登堡面:使纵波速度突然降低,横波速度突然消失的面。莫霍面:使纵波速度突然略微增加,横波速度也增加的面。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要素。软流层:存在上地幔上部,其特征是出现地震低速带。岩石圈:地质年代:是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时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的或近于水平的,并且总是先形成的老地层在下面,后形成的新地层盖在上面。生物演化律:生物演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质体之间的切割率:较新的地质体总是切割或穿插较老的地质体,或者切割者为新、被切割者为老。地质作用:把自然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表形态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风化壳:地表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的长期作用,形成由风化产物组成的、分布于大陆基岩面上的不连续薄壳。差异风化:指在地面出露的、同时存在的抗风化性能不同的岩石,因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同,在形态上表现出凹凸不平或参差不齐的现象。土壤:是指地球表面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以其自身的动力以及所挟带的泥沙对河床进行破坏,使其加深、加宽和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以及挟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使河谷加深、加长的过程。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风蚀作用:风以自身的动力以及所挟带的砂石对地面进行破坏的作用。海蚀作用:由海水的机械动能、溶解作用和海洋生物活动等因素引起海岸及海底物质的破坏作用。搬运作用:自然界中的风化、剥蚀产物被运动介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分选性:指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圆度:指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损而接近圆形的程度。沉积作用: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三角洲:由于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便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浊流沉积:成岩作用:由松散的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的过程。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炽热、粘稠并富含挥发成分的熔融。岩浆作用: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又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是指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地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构造运动:是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新构造运动:把新近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地震:是地球或地壳的快速颤动。构造地震:由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地震。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火山地震:由火山运动所引起的地震。大陆漂移:大陆是经过长期的漂移,而且至今仍然在不停地漂移着。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地壳分别由不同板块构成。转换断层:是自中脊轴部向两侧的海底扩张所引起的特殊断层。地球资源:取于地球的资源。矿石:是矿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的主要指标。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问答题:简述地球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特点?作为地球科学研究对象的地球,实际上由多个性质不同的圈层组成;从地心到大气层的最外侧,可分为地核(包括内核、过渡层和外核)、地幔(包括下地幔和上地幔)、地壳(或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等,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系统。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只有把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正确的和规律性的认识。整体性与多元性:各个圈层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表现为连续的整体性,而地球上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如大陆、海洋、山系、平原等。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有些地质现象发生过程及其缓慢,但有些发生时间在极短时间内,比如地震、火山喷发。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简述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野外调查仪器观测大地测量航空、航天和遥感技术实验室分析、测试与科学实验历史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地球的形状有何特点?整体形状十分接近一个扁率非常小的旋转椭球体。陆地和海洋地形分别有哪些次级类型?各有何特点?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山地是海拔在500m以上的低山、1000m以上的中山和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丘陵是海拔小于500m、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平原是海拔低于200m、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高原是海拔在5000m以上、面积大、顶面较为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盆地是四周为山地或高原、中央低平的地区。海底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大洋盆地是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简述下列两组基本概念的主要区别对流层&平流层平流层是大气层最下面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对流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平流层是从对流层到35~55km高空的大气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流以水平方向运动。不存在各种天气现象,上部存在多层的臭氧层,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陆冰川&山岳冰川大陆冰川是分布在高纬度和极低地区的冰川,又称冰盾或冰盖,其特点是雪线位置低,分布面积大,冰层厚,流动速度快,并由中间向四周流动,如格陵兰岛。山岳冰川是分布于高山地带的冰川,其特点是雪线位置高,规模小,冰层薄,受地形控制,呈线状分布。层流&紊流层流是指水流过程中,水质点保持相互平行而不相混合的水流。紊流是指流水过程中,水质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随时都发生任意变化的水流。环流&涡流环流是指水质点在垂直流向的横剖面上绕平行于水流方向的轴作螺旋状有规则的运动;涡流是指水质点在平面上绕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轴作螺旋状运动。冰川是如何形成的?怎样运动?雪粒增大转变成粒雪,粒雪中空隙进一步减少,形成冰川冰。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的缓慢流动便形成了冰川。冰川的运动是一种固体流,移动时,底层冰因摩擦生热和压溶作用产生冰融水,一种促使底部冰层滑动的重要因素。论述地球内部各圈划分的主要依据?根据地震波的在各个圈层的传播速度来划分。简述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密度一般呈增长趋势。压力:地球内部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地增加的。重力:地壳、地幔重力加速度变化不大,在2885km处重力加速度达到极大值,因为地壳、地幔的密度低,而地核密度高,以致质量减小对重力的影响比距离减小的影响要小,之后重力从极大值迅速减小到0。温度:随深度增加而温度增高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弹塑率:具有一定的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地质年代的含义?有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简述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1.地层层序律2.化石层序律3.地质体之间的切割率如何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龄?其原理是什么?具有放射性同位素以恒定的速度衰变,就像天然的时钟一样,记录着它们自身形成的年龄。简述地质作用的类型?1.表层地质作用是指主要由地球外部的能源引起的、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地质作用,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辐射能和日月引力能等促进了地球外部圈层的运动与循环,使它们成为改造地壳的直接动力。Suchas,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2.内部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和主要方式是什么?1.物理风化作用:温差风化、冰劈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层裂或卸载作用和龟裂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水解和碳酸化作用、水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根劈作用。研究风化作用的意义是什么?河流侵蚀作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和化学两种方式,机械侵蚀作用是通过其动能或挟带的砂石对河床的机械破坏过程,而化学侵蚀作用是通过河水对河床岩石的溶解和反应完成的,在可溶性岩石地区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在河流的上游常以下蚀作用为主,使河谷横剖面形成“V”字形;在下游则以侧蚀作用为主,塑造成谷底宽平、横剖面为碟形的河谷;山区河流以下蚀为主,而平原地区河流以侧蚀为主。简述瀑布后退的原因?河水从陡坎直泻而下,具有很强的下蚀能力,除水落差产生极大的冲击力破坏河床外,还以挟带的砂石磨蚀、撞击河床,跌落后翻起的河水或沙石不断破坏陡坎的基部岩石,使陡坎下部的岩石被掏空,形成壁龛。当壁龛不断扩大,壁龛上部的岩石由于失去支撑力而崩塌,便形成新的陡坎,于是陡坎的位置就不断向上游移动。风蚀的方式是什么?1.吹扬作用;2.磨蚀作用;简述海洋及湖泊的剥蚀作用海蚀作用按方式有机械、化学和生物三种。机械海蚀作用主要由海水运动产生动能而引起的(如波浪、潮汐等),破坏的方式有冲蚀和磨蚀;化学海蚀作用是海水对岩石的溶解或腐蚀作用;生物海蚀作用既有机械的也有化学的。机械、化学和生物海蚀作用这三种方式往往是共同作用的,但以机械方式为主。因海岸地区水浅,受波浪和潮汐作用影响大,因而该地区是海蚀作用最强烈的地带。简述下列基本概念的主要区别1.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机械搬运是各种营力搬运风化、剥蚀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的过程,主要是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四种方式;化学搬运是母岩经化学风化、剥蚀作用分解的产物呈胶体溶液或真溶液的形式。2.推移和载移推移是碎屑颗粒开始沿介质底面滑动和滚动,被推移的物质一般为粗碎屑物质。载移是碎屑物有的堆积在冰川表面,而更多的是冻结在冰川体内部,随冰川一起运移。这个过程像一条传送带载运物质,故将冰的固体搬运过程称为载移。3.跃移和悬移跃移是碎屑物质沿地面呈跳跃方式向前移动的过程,一般是细砂、粉砂的搬运方式以跃移为主。悬移是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总是呈悬浮状态。搬运作用的方式是什么?1.机械搬运2.化学搬运3.生物搬运机械搬运作用有哪些方式?1.推移2.跃移3.悬移4.载移论述不同营力的搬运作用特点?1.地面流水的搬运作用:该搬运作用既有机械搬运、也有化学搬运,但以机械搬搬运作用为主。随着流速的增大,推移可变为跃移,跃移也可变为悬浮移;流速降低时,则发生相反的转变。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主要是化学搬运,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CO2和酸类物质含量高的其溶运能力强。3.冰川的搬运作用:以载移的方式,搬运的物质总称为冰碛,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4.风的搬运作用:其搬运能力比同速度的流水小得多,但携带的砂量往往很大,主要以跃移、悬移为主。5.海洋的搬运作用:波浪、潮流和海流时候主要搬运营力,当波浪垂直海岸作用时,进流将砾石推向岸边,回流则将砂带入深水区。简述搬运过程中碎屑物质有哪些变化?1.矿物成分上的变化;2.粒度和分选性的变化;3.圆度和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