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1、单位:2、测量工具:使用:(1)看:(2)选:(3)放:(4)读:(5)记:①零刻度线是否磨损;②测量范围(量程)③分度值(最小刻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①刻度线紧靠被测的长度,或与被测长度平行;②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某一整数刻度线与被测长度起始端对齐,读出末端刻度值,再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①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与尺面垂直;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数据=准确值+估计值。数字(准确数、估计数)+单位。国际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m→dm→cm→mm→μm→nm换算关系:1km=103m=106mm=109μm=1012nm,1m=10dm=100cm=1000mm其它工具:三角板、皮尺、卷尺。最常用:刻度尺(直尺)。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说明:初中只刻度尺估读,其它仪器仪表以靠近刻度为准。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停表可以根据需要让指针随时暂停。使用:按启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计时停止,显示时间间隔。时间1、单位:2、测量工具:国际单位:秒(s)。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上古: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月圆月缺等。古代:日晷、沙漏、水钟等。近代:机械钟、石英钟。现代:有电子表、光电计时器、铯原子钟。初中物理实验:停表(秒表)2、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方法)误差与错误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叫做误差。错误:1、产生原因:(1)测量方法不够完善。(2)测量工具不够精密,或本身不准确。(3)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4)测量者的不同(人为因素)。(5)测量要估读,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误差总是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减小。1、产生原因:(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规则。(2)测量方法错误。(3)读数时粗心、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是误差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1、平移法:例如:乒乓球直径。2、累积法:例如:纸厚、细铜丝直径。3、化曲为直法:4、滚轮法:例如:池塘周长,道路长度。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事先选作标准、假定不动的物体。1.2运动的描述基本概念参照物怎么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判断: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没发生变化,判断:静止的。原则上讲,参照物是可以任选的。习惯性的选:①地面(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例如:看汽车是否运动。②所在的空间(观测者自己)例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选火车为参照物。③背景。例如:看电视里运动员的运动。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这样物体总是静止的,没有意义。选不同的参照物,往往对运动状态的描述不同。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平常所说的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运动。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静止。两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运动方向相同速度大小相同。●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速度1.3运动的快慢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物理意义: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路程与时间之比。公式:单位:●国际单位:米/秒(m/s)——1m/s表示:物体每1s的时间里,运动的路程为1m。●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1km/h=___________m/s。(m/s单位大)时间路程速度注意: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练习:20m/s=km/h54km/h=m/s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含义: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不变。运动快慢(速度大小)不变。特点: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最简单、最理想)图像:平均速度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粗略的描述某段时间/路程内运动的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公式:总总tSv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详细的描述某一瞬间/时刻运动的快慢,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1m1m/s=——1s1km1km/h=——1hSv=—t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t=v=s1=t1=v1=s2=t2=v2=100cm50cm50cm5.0s3.0s2.0s0.20m/s0.17m/s0.25m/s1.4测量平均速度1、实验装置:StS1t2S2t2中点3、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木块、停表、刻度尺。6、数据表格:4、实验步骤:2、实验原理:①组装好实验装置,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能加速下滑。②标记:起点位置、终点位置、中点位置,测S、S1。③金属片放在终点位置,小车放在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施放,撞击挡板,测出t④金属片放在中点位置,小车放在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施放,撞击挡板,测出t1⑤算出平均速度算出v、v1、v2①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②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①v上v全v下②变速运动中,不同时间、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一般。③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7、讨论分析:①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②v1v2说明:小车下滑的速度越来越。8、实验结论:不同5、注意事项: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大不等于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在某段运动时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当t1=t2时,当s1=s2时,(特殊情况下的巧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声源固——声带、蚊子、鼓、琴、音叉……液——河水、瀑布……气——空气、风……振动产生声音固:敲桌实验、伏地听声、土电话液:钓鱼、花样游泳气:抽空气实验真空:宇航员对话.介质传播声音声波2、回声:声波反射。0.1s声速(1)影响因素:介质、温度。(2)v空15°C=340m/s(3)一般:v气v液v固现象:3、敲空管(短)1声音。敲铁管(长)2声音。敲水管(长)3声音。1、先闪电,后雷声。空气传声:声音→介质→耳朵→鼓膜→听小骨→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骨传导:声音→介质→………………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这就造成了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度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的方位。2.2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响度:声音的强弱。音色:声音的特色。男:帕瓦罗蒂“女”:维塔斯(海豚音)键盘上的高音与低音影响因素频率:物理意义: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决定因素: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示波器蚊子声——打雷声影响因素振幅:物理意义:反应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定义:振动的幅度。单位:米(m)。离声源的远近。声音的发散程度。示波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猫和狗的音色各种乐器的音色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形状示波器影响因素“高、尖、细”“低、沉、闷”“高声喧哗”、”震耳欲聋“、“低声细语”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特点:波长短→穿透力强、方向性好。应用:探伤、测距、测厚、医学诊断和成像。声超声波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特点:不易被吸收,能绕射,传播距离远。能量大。——如: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传播了十几万米。常见来源:火山爆发、激光、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火箭发射等现象都会产生次声波。应用:次声波速度大于风暴的速度,可以检测风暴。次声波声音通常指20Hz~20000Hz的部分(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3声的利用(1)超声波探伤。传递信息(1)爆竹声——振碎玻璃。(2)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仪器。(3)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结石。传播能量日常生活(1)隆隆的雷声——下雨(2)敲击瓷器——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3)听铁轨传声——判断火车远近(4)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回声定位(1)蝙蝠靠超声波捕捉昆虫。(2)声呐测距(海洋的深度、鱼群、潜艇、鱼雷)。医疗(1)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2)B超:医院用超声波的回声获得信息,帮助诊断。(3)古代大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工业声的利用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1)>90dB,会破坏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2)>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3)>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乐音(物理角度)定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环保角度)定义:妨碍和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角度)定义: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常采取“消”的方法。如:(1)消声器、机器下面装上具有弹性的减振垫。(2)提示牌:“轻声慢步”“请保持安静”“禁止鸣笛”。(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常采取“隔”的方法。如:(1)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隔声墙。(2)将机器用“隔声罩”罩起来等。(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接收处控制噪声)——常采取“吸”的方法。如:(1)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2)工厂工人用防噪声耳罩等。强弱等级危害控制途径无规则振动-噪声波形图规则振动-乐音波形图(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来源摄氏温标:t单位:摄氏度,℃。3.1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热力学温标:T单位:开尔文,开,K。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1)量程。(2)分度值。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测量工具:温度计。玻璃泡、玻璃外壳、毛细管、液体、刻度、符号。使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2)金属温度计结构:原理:(2)电子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看:换算关系:T=t+273K放:等:读:(1)玻璃泡要全部浸入;(2)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1)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2)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用途量程分度值所用液体构造使用实验室温度计实验用/测液体-20℃~110℃1℃煤油、水银(红)使用时不能甩不能离开物体读数寒暑表测气温-30℃~50℃1℃(或2℃)煤油、酒精(红)体温计测体温35℃~42℃0.1℃水银液柱细有缩口使用前一定要甩可离开人体读数一、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2、特点:吸热。3、熔化曲线:二、凝固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2、特点:放热。3、凝固曲线: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到达熔点。(2)继续吸热。4、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到达凝固点。(2)继续放热。03.2熔化和凝固Q:吸热吸热吸热T:升高不变升高物态:固固液共存液Q:吸热T:升高物态:固先软后稀液(无固液共存态)Q:放热放热放热T:降低不变降低物态:液固液共存固Q:放热T:降低物态:液逐渐变硬固(无固液共存态)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没熔点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没凝固点5、应用:夏天喝饮料加冰,使饮料温度下降更多。(1)冰温度更低;(2)冰熔化成水,要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