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时,是在学习两、三位数的乘法后,利用生活中的数据来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对估计方法进行归纳。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2、能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愿意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四、说教学过程第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体育场吗?那么体育场有多少个座位你知道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第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3)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学生讲解题思路(1)幻灯呈现: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2)理解数量关系,列出解答版式。引导提问: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从而板书:12×6×28或72×28(3)估算版式结果。一般情况下,学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来估算。即:70×30=2100(4)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精心设计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数学教学,做题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传统教学教师往往进行所谓的题海战役,让学生反复做、重复做,这样不仅做累了学生同时也做怕了学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如何使学生愿做、乐做,同时又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体育场》时,我也精心设计练习题。首先是题型变化丰富。练习中,我安排了一些判断题、口答题。题型的丰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