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观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摘要]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观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关键词]化学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去分析、推理、验证和探索问题。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既要有严密性,又要有科学性,往往一字之差,便面目全非,稍有不当,就会产生错误。所以,学生学习化学时就要有正确的观察实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正确地观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1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1.1观察化学实验仪器和装置。对化学实验仪器,要观察其颜色、状态、大小、比例和构造等;对化学实验装置,要先从下至上、从左至右进行整体观察,在此基础上迅速找出装置的中心部位进行重点观察,必要时还要对构成装置的仪器的形状、大小及其各部分的比例、构造等进行观察。1.2观察化学实验操作。要观察实验仪器的持拿方法和使用方法,观察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1.3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对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要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溶解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和酸碱性等特征;对物质的变化,要观察其熔化、溶解、升华、结晶、沉淀、冒出气泡、颜色变化、放热、吸热、燃烧、闪光、发声和爆鸣等现象。2观察实验现象要有顺序、有目的。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顺序为:反应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时,观察发生的现象;变化后,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按顺序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才完整。化学实验不同于玩魔术,它有着明确的实验目的,这就要求我们观察实验时要抓住实验的关键现象。如“镁条的燃烧”实验,它的目的是要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观察实验时,如果只去欣赏“耀眼的白光”而观察不到有“白色固体生成”,就达不到实验目的。3观察实验现象要细心比较。观察化学实验不能马虎了事,粗心大意。尤其是对相似的实验,必须进行细心的比较。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就必须用心观察,否则,就很难分辨出颜色变化的现象差别。再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细心观察,就观察不到火焰明亮程度的差别,也就得不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的结论。4要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观察化学实验时必须进行思考,只有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如观察“氧气的制取”实验时,就应想想“为什么实验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先从水槽中拿出导气管然后再移去酒精灯?”。这些问题弄明白了,这个实验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也就真正地掌握了。5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要注意用词,谨防张冠李戴、表述混乱。在实验中往往出现用词不清的情况:5.1“点燃”和“加热”、“高温”不分。如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点燃”而不是“加热”。再如高锰酸钾分解需要的条件是“加热”,不是“高温”,更不是“点燃”。5.2“烟”、“雾”、“气”不清。“烟”、“雾”、“气”是物质存在的不同状态(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于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雾是液体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小液滴),不通用。比如在描述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时就不能说“产生了白雾”或“产生了白气”而应说“产生了白烟”,因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又如“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塞”观察到的现象不能称为“白烟”或“白气”,而应该称为“白雾”。5.3“光”和“焰”混淆。“发光”是指固体颗粒被灼烧的结果。如:点燃镁带时产生“耀眼的白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这两个实验现象中都只是发光,而没有火焰。“火焰”是气体或蒸汽燃烧时所特有的现象,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淡蓝色火焰”。“光”、“焰”是不能相互替代的。6防止把结论当现象。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则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虽有联系,但决不能相互代替。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如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成“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显然,这是对实验结论的表述,而不是对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描述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同样的道理,若将锌粒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描述为“有氢气产生”也是错误的,因为氢气是该反应的产物之一,“有氢气产生”是对该实验结论的表述。在该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的现象是“锌粒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变小,放出热量”。7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产物的化学性质。产物的化学性质是该反应所观察不到的,所以,不能说出。如在描述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时,常有学生描述成“在正极产生了一种五色无味的、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在负极产生了一种自身能燃烧的气体”,生成的气体是否具有助燃性或可燃性在此实验中是看不到的,还需进一步实验才能证实。正确的描述应该是“正、负极产生了五色无味的气体,并且体积比为1:2”。总之,观察化学实验一定要认真细致,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要全面、正确地描述实验的现象,才能达到我们的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