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圣经——《论语》导读讲义沙河汉子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论语》的编辑特色;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如政治主张、社会伦理、教育、为人处世等内容;学习《论语》言简意赅的交际语言特色等。能力目标: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培养起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掌握常见重要实词的用法;对孔子的主张和《论语》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能对之简单评析;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孔子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的谈话风格;学习孔子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敦厚质朴的品格,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学会做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培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为人处世的理念难点:《论语》中孔子的政治主张三、学生分析学生尚处于青少年时期,课业负担沉重,可能无暇他读,虽说语文教科书上有《论语》十则,但相对于小说来说,可能都对此书不甚感兴趣:一则文字佶曲聱牙,古奥难懂,学生对之有着天然的畏惧,二则认为这些都是老古董,早已过时了,对升学无用。其实,中学生有着阅读的良好兴趣,但缺乏我们的有效引导,或我们的阅读教学观的功利性太浓,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阅读面和深度,其阅读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近年来阅读教学的空前受人重视,弘扬国学的温度渐热,传统经典中所蕴含着的积极因素与胡锦涛主席著名的“八荣八耻”重要讲话,对矫治我们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从此角度讲,我们是一个有根的伟大民族,引导学生从民族之根中汲取营养,尤为重要。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讲座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当淡化和降低一下学术色彩与难度。四、《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等有详尽的阐述和要求,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到“语文课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可见,新课标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想品德修养,而《论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论语》中所体现的伟大的精神,对构成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道德和伦理价值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价值取向为追求真、善、美,崇厚德、讲诚信、慕诚义、重孝慈等内容对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课标还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论语》中承载着先贤和我们民族太多的智慧,传统文化虽已成为过去,但今天我们的一言一行仍受其影响,我们应吸取精华,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能力”,《论语》基本是语录体,大都为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其丰富多彩的对话艺术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沃土。需要指出的是,《论语》导读可并不是仅仅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可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文明礼仪,学会做人,因此,既是语文课,又是政治课,还是历史课,最终使学生树立起大文科的意识,才是我们的目的。五、板书提纲一、孔子与《论语》简介二、《论语》的价值和特色三、《论语》选讲“学而”、“为政”四、作业六、导读实录导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孔子)它出自哪部书?(《论语》)孔子简介:孔子,我们都非常熟悉,他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于公元前511年,卒于公元前46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突出而重要的地位,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论语》简介:它是记载孔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语气来看,当时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传说写下来的,内容丰富,包括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共20篇,总计512章,各篇篇名都用第一句开头的两个字来命名,是语录体文章。《论语》的价值和特色:《论语》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上,它一直是国人的必读书,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和平民不受它的影响的,所以,不读懂、读透这本书,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换句话说,它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论语》一书体现了孔子一生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思想境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历程,在春秋礼崩乐坏的纷乱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孔子以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它在《论语》中提出的为政之道、道德训诫、伦理格言、人生哲理和教育方法等不断被继承解释、阐发,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思想家,而孔子的思想精华就集中体现《论语》这部书中,它是研究孔子思想最翔实和最可靠的资料。也许有人要问,现在是社会主义时代,这部封建时代的书是不是过时了呢?《论语》虽是代表我国封建时代的经典,但它所体现的如“仁”的学说等,远远超越了时代、国家的界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而且也是世界的瑰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998年,全世界的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共同探讨人类的发展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百年前,从孔子那儿汲取智慧。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圣经》,可以说,很有见地,但它于圣经不同,它不是宗教教义,而是活生生的学问,它应成为我们进德修业的教科书,也是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在《论语》中,孔子用仁、义、礼、智、信、孝等来规范道德标准和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爱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立志博学、人和为贵、仁爱爱人、尽忠为国、胸怀天下、谦虚礼让、改过自省、取义成仁、宽恕待人、廉洁慎独等,这有助于恢复社会稳定,也师傅费石需要的治国理念,我们今天不就是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吗?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人际关系,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平民而言,孔子所提倡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其他无数的教诲,充满了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成为几千年来从帝王到平民百姓治国治学、立德立言的座右铭,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史学和教育学的巨著,而且也是一部文学经典,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赅,三言两语,着墨不多,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微言大义,饱含人生哲理,如后世流传的200多条成语和格言就出自此书。如“尽善尽美”(八佾),“一言以蔽之”(为政),“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公治长),“文质彬彬”、“敬而远之”(雍也),“举一反三”(述而),“任重道远”(泰伯),“循循善诱”、“后生可畏”(子罕),“过犹不及”(先进),“成人之美”(颜渊),“名正言顺”(子路),“当仁不让”、“言不及义”、“杀身成仁”(卫灵公),“分崩离析”(季氏),“色厉内荏”、“道听途说”(阳货),以及“见义勇为”、“诲人不倦”、“朽木不可雕也”等等,充满了人生智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论语》选讲“学而”、“为政”一、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章释义:孔子说:“学习知识以后,常常在实践中不断地印证,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共同研习学问),不也是很愉快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吗!简析:《论语》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是几千来国人的教科书,是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古时科举考试,经常从其中出题,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外国人更认为其是中国的《圣经》,在国外流传很广。学习它,仍可以获得宝贵的人生启迪。对我们立身处世,提高个人的修养仍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就此篇来说,众所周知,勤奋学习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空有远大理想,而不去下苦功勤奋努力,则理想就难以实现,终难成大器,“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即为此理。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开篇就教导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时”可翻译成时时、常常或经常。“习”翻译成实践、验证最好,不要翻译成按时或复习,因为古代强掉理论联系实际,躬行践履。否则经常复习,太累了单调了吧,只有痛苦,何来欢乐?既然论语一开头就这么一句,肯定有其大道理:注重实践,不尚空谈。这影响了国人几千年。当然学习也要所谓“温故而知新”,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往往会造成学习不扎实,不仅新的东西学不会,就的知识又忘光了,长此以往,恐怕学业就荒废了,哪能快乐?再说孔子他老人家说的蛮有现代科学道理,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只有多次反复巩固记忆,记忆才能深刻持久。古时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苦学美谈,其虽然与古人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分不开,其苦学往往与追求功名利禄,如袍笏加身、光宗耀祖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关系,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习古人的勤学苦读精神,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之中。“同们曰朋,同志为友”。朋友从远方来,并非为了叙旧或吃喝玩乐,而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习学问,有了共同语言,其不快哉!这与酒肉朋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待别人不理解自己这一问题,一般人有三种态度,一是勃然大怒,甚至拳脚加身;二是耐心解释,或自我解嘲理解万岁;三是不愠不怒,平心静气,反躬自身,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第四章)在孔子看来,惟有第三种才是道德的至高境界,可称为君子,能做到以上三个方面,也可谓是君子了。不过困难的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到处是人心浮躁,大街上到处都是夹着皮包行色匆匆的现代人,现代人有着太多的诱惑和物质需求,大约很难再静下心来听孔子他老人家的谆谆教导了。“学而时习之”,在学生时代大约能做到,而一旦功成名就之时,书本和书桌就该蒙尘了。朋友之间充满了利害算计,互相利用乃至勾心斗角。如时下的文坛批评之声寥若晨星,作家与评论家对骂之声不绝于耳,为文学批评之事竟时而对簿公堂,“一触即跳”之人如过江之鲫,先贤风范几至荡然无存,倘若孔圣人有知,看到时下这般光景,不知有何感想?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三章释义:孔子说:“满口说着使人动听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脸孔,这样的认识很少有仁德的。”简析:儒家所谓的君子,是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人,决非是欺上瞒下之人,孔子造就看出来阿谀奉承之人就少仁德,做到“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论语·学而》第十五章)方是君子。遗憾的是,自古以来,溜须拍马之人就从来就没有绝种,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或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到处装着卑躬屈膝的样子,一旦得势,就飘飘然忘乎所以,甚至倒拉一耙,碰到这种人,一定要小心,不可大意,不可耳根软,高度警惕他的糖衣炮弹,记住,良药从来就是苦口的,忠言从来就是逆耳的。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止焉,可谓好学已。”————《论语·学而》第十四章释义: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求足饱,居住不要求舒适,办事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能常向有道德之人学习并经常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就可以称得上好学了。”简析:古人讲究知行合一,如宋理学家王阳明就强调知识道德不是空洞的说教,只有落实在行动中,才能评判一个人,如称许一个人有孝心,是从其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中总结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夸夸其谈如何孝敬父母,但无任何实际行动,这样的人就称不上孝顺。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躬行,就是亲自实践。正如《易传·系辞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