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猜猜看:哪一项体育运动可以形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重点)斯大林经济体制建立标志(重、难点)两个内涵战时共产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0年1.背景2.内容:余粮征集制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农业工业流通分配普遍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①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内战爆发②设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活动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框题,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两个内涵归纳背景、内容和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单一公有制;直接过渡3.特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探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如何评价?两个内涵战时共产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0年1.背景2.内容:4.评价积极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政权;消极不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是直接过渡途径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特点评价积极消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0年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背景①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内战爆发②设想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①为了恢复经济;②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国家无力组织和领导所有企业的生产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面对右边形势,会采取哪些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流通分配余粮征集制普遍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固定的粮食税重要企业国有,中小企业私营或私有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探究: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农业工业流通分配特点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单一公有制直接过渡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②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③逐步过渡探究: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是后退吗?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不是后退不同社会制度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特点评价积极消极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政权不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不是直接过渡途径正确道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过早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二、新经济政策1921年---1928年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三、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1、确立的原因三、斯大林模式原因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②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③斯大林个人的因素“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指什么历史环境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三、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2、确立的过程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请大家观看以下短片,归纳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1、确立的原因三、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2、确立的过程5、评价:3、表现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4、实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确立的原因材料一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活动三:结合以下材料全面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积极: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评价:材料二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活动三:结合以下材料全面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积极: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评价:时间粮食人均产量(公斤)肉类人均产量(公斤)1928~1929470351930~193246020~251933~1937440~45015~201938~1940420~43025活动三:结合以下材料全面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材料三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评价:材料四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纳税,还得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这样,资金便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活动三:结合以下材料全面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评价:三、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5、评价:(1)成就突出,二战前积极作用为主。基本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弊端严重二战后消极作用为主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损害农民利益,导致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超越当时生产力水平,是非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三:斯大林经济模式的经验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启示?经验①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全国性计划管理,实行计划经济;②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借鉴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国情出发;②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启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探索中形成课堂小结:练习1.(2009·广东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练习1.(2009·广东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20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在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4.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表明了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C.讽刺了苏联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C.讽刺了苏联日用物资短缺问题提取信息:肉店没有肉卖,牛奶店没有牛奶卖谢谢大家!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