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阜宁县作物栽培指导站二O一二年四月董建强第一节概述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小麦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是居第二位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籽粒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一般为11%-14%,高的可达18%-20%;氨基酸种类多,营养成分丰富,适合人体生理需要。麦胶蛋白和谷蛋白能使面粉加工制成各种食品,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一小麦的温光反应特性(一)小麦的感温阶段与感光阶段1、感温阶段类型:1)春性型:0-12℃;5-15d2)半冬性型:0-12℃;15-35d3)冬性型:0–7℃;30d4)强冬性型:0–3℃;40-45d2、感光阶段类型:1)迟钝型:8-12h;16d(南方春性品种)2)中等型:12h;24d(半冬性品种)3)敏感型:12h;30-40d(冬性、北方春性品种)第二节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二)小麦温、光反应特性意义1、引种—北种南引可能无法抽穗南种北引早熟低产2、确定播期—冬性早播利于增产春性早播易受冻害3、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冬性强的分蘖力强,春性强的分蘖力弱。4、确定高产水肥方案—适度增加水肥供应可延缓温、光反应时间,春化时间长分蘖增多,延缓光周期反应增加小穗小花数。二、影响小麦的器官生长发育的因素(一)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1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势发芽率=(7d内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发芽势=(3d内发芽种子数/供势种子数)100%2品种特性–休眠期的差异3环境因素—水、氧气(田间持水量以70-80%为宜)温(1℃下限;最适15-20℃;上限30-35℃(二)根系的生长小麦的根系是须根系,由初生根(又叫胚根、种子根)和次生根(又叫节根、不定根)组成。在种子发芽时先长出一条主胚根,随后在胚轴基部两侧长出l-2对初生不定根。初生根的数目,一般多为3-5条。次生根在主茎和分蘖的基部节上长出,一株小麦次生根数目,多的70-80条,少的10多条,因品种类型和环境条件不同而异。影响根系的因素1、温度2℃下限;最适15-20℃;上限30℃2、水分田间持水量以60-70%为宜3、光照根冠比随光强增而上升4、肥料N、P、K配合施用能促进根系生长偏施N肥叶蘖过旺,根系生长减弱5、土壤通透性CO2或H2S等还原性产物积累过多可造成根系中毒。(三)分蘖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分蘖不仅直接构成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产量,而且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以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分蘖俗称“发蔸”,可分为胚芽鞘分蘖和分蘖节分蘖,而分蘖节分蘖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分蘖的因素1、温度3-4℃下限;最适13-18℃;上限19℃2、水分田间持水量以70-80%为宜3、光照光强增大分蘖力增强4、肥料N、P配合施用能促进分蘖发生5、品种6、措施播种深度、中耕调节(四)穗分化过程影幼穗分化的因素1、光照短光照可延长小穗小花的分化期光强不足易造成不孕小花2、温度5℃以下持续期较长,花粉发育不良5-10℃穗分化期延长,利于形成大穗3、水分(临界期)田间持水量以70%为宜,水分不足将缩短穗分化期导致穗小粒少,结实率低。4、肥料充足的N肥能促进幼穗分化延长分化期,配合P肥可提高结实率、增加籽粒数(五)影响籽粒形成与灌浆的因素1、开花、授粉①温度10℃下限;最适18-20℃;上限30℃②空气湿度70-80%为宜,30%影响受精结实③水肥此期代谢旺盛,需要充足水肥供应2、籽粒形成与灌浆①温度12℃下限;最适20-22℃;上限25℃②光照籽粒形成时光照不足—库小灌浆时光照不足—源小③水分75%为宜;水少或多----籽粒空秕④肥料N—适量可防早衰,过量则贪青晚熟P、K—促进同化物向籽粒中转移三生长状况诊断1、长相弱苗—马耳朵;壮苗—驴耳朵;旺苗—猪耳朵2、长势心叶对比:在最上一片叶则展开时弱苗—心叶露尖很少,壮苗—心叶长度达到前一片则展开叶片长度的一半旺苗—心叶尚未展开,它包裹着的新叶已露尖3、叶色:苗期—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拔节—碳水化合物增多叶色显“黄”孕穗—又以N代谢为主,叶色显“青”花后—同化物的转运与贮存,叶色显“黄”四、小麦各生长阶段栽培管理拔节孕穗•目标:争取出苗早、全、齐、匀,为壮苗增蘖打基础•措施:选用良种、处理种子、适时播种、补苗追肥分蘖越冬播种出苗•目标:促根长叶、促发分蘖、保苗越冬措施:早施苗肥、冬灌防旱、镇压目标:协调营养与生殖、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巩固分蘖成穗、增加可孕花数,壮秆防倒。措施:施好拔节孕穗肥,春灌防渍,水肥调控加化控防倒伏。收获与贮藏目标:防早衰贪青,增粒数粒重。措施:抗旱防涝、根外追肥、防治病虫开花结实蜡熟末期最适全收获;曝晒将籽粒水分降到12.5%以下,趁热收入仓库。小麦品质与栽培措施1播期与播量:推迟播期,蛋白质含量增加,面粉拉力增大;播量大于7.5Kg时增大播种量品质提高,产量下降。2施肥:N:施N量增加品质提高,在生育后期追肥效果较好,高蛋白含量≠高产,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间的临界关系(16%)P:对N蛋白质积累无不利影响,但使产量提高、降低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总量有所提高)。K:使氨基酸向籽粒运输及氨基酸转化为蛋白质的速率加速S:土壤缺S时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下降,此时增施S肥可增产并提高营养品质3灌水:灌水可增加产量和蛋白质总量,但蛋白质相对含量下降。根系处于衰亡期时,浇水可导致根系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拔节期到孕穗期浇水较好。4收获时期:小麦产量或蛋白质含量均以籽粒蜡熟期收获最好。在蜡熟末期、即籽粒水分在30%以上时收获比较适宜。第三节小麦的产量形成(一)小麦产量构成小麦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粒重(二)小麦的群体结构1、单位面积基本苗数:120~300万(600万)2、单位面积总茎数:为计划穗数1.2~2倍3、单位面积穗数:中600~650万,多穗800万,大穗型500万4、叶面积指数起身1.5~2.0,拔节3~4,挑期5~6,灌浆4~35、干物质积累与分配1、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及粒重,三者协调提高可获高产。2、生产条件下的小麦是一个群体,密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个体的营面积、生长发育状况、干物质的生产和积累,而且也改变了整个群体内的环境条件,这些条件直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3、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发育好坏及产量的高低,决定群体的产量。(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4、当生产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穗数是群体产量的主导因素,增加穗数可以明显增加产量。当密度达到一定限度后,由于粒数和粒重的下降,产量也下降。5、在考虑群体的合理密植时,就是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品种特性等具体情况,确定出最适密度,达到最高的产量。第四节小麦栽培技术一、提高整地质量水分不足是限制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北方(特别是东北)全年降雨有60~70%集中在6~8月,尤以7~8月为多,而1~4月只有8~10%左右,所以,春季播种和苗期干旱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前作收获后进行耕翻时,以伏、秋翻为宜,耕翻时间越早越好,以利接纳降水、前茬残留根叶的腐烂及熟化土壤,耕翻深度应视土壤类型而定,黑土层深厚土25~30cm为适,白浆土和轻碱土,耕深不应超过黑土层,秋翻之后及时整地总之,小麦耕翻整地的质量标准应该是上无坷垃、下无卧堑,上虚下实,平整细碎,因此,必须避免湿耕湿整和耕耙脱节。二、培肥地力,重施种肥地力不高,施肥不足,肥料配合不当是影小麦增产的又一关键问题。提高地力不仅可直接满足小麦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而且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增强小麦抗旱能力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地力,改良土壤结构,保证持续增产的必要措施。有机肥施用量每亩应在1,500~2,000公斤以上,结合秋翻施入。1.需肥规律①每100kg籽粒需N3kg,P2O51~1.5kg,K2O2~4kg,3:1:3。②吸收高峰:拔节~开花③利用率N30~50%,P2O510~20%,K2O40~50%。2.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①小麦穗分化具有早、快、短的特点,即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重叠时间长;②春季气温低,土壤中养分释放慢;③施足种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不仅能促进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而且有利于穗的分化发育和形成大穗、是春小麦增产的有效措施;④种肥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为佳,吸收量N∶P∶K约为3∶1∶3,一般施尿素7.5~10kg/亩,磷12.5~15kg/亩,可以满足需要,一般不缺K,具体要视土壤情况而定。3.重施种肥清选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纯度,保证种子清洁、整齐、饱满、发芽率及发芽势高,以保证播量准确、播深适当、出苗率高,苗齐、苗壮,为高产打下基础。播前还要进行种子处理,或晒种,有利于防病虫害。三、清选种子,提高播种材料品质①小麦早播虽然从播种到出苗的时期较长,但种子能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缓慢吸水萌动,胚根比胚芽生长速度快,初生根系发育好,入土深,抗旱和吸肥能力增强;②早播还可以延长出苗到拔节的时间,分蘖较多,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分化开始早,分化时间相对延长,有利形成大穗;③早播能提早成熟,减轻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减轻病害;④在干旱地区,早播可以利用早春较好的土壤墒情,提高出苗率。四、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五、合理密植,正确确定播量要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措施,掌握合理密度,一般可在400~600万株/公顷,土地瘦薄可多些,反之可少些。六、加强田间管理1、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促进根系发育。2、拔节期浇水并及时松土可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加强麦苗碳代谢水平,使麦苗稳健生长。挑旗期至开花期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3、后期(开花—成熟)小麦开花后,特别是灌浆后期,土壤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种植强筋小麦在开花后应注意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测定结果表明,蜡熟中期至蜡熟末期千粒重仍在增加,品质指标逐步提高,在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也最优。用联合收割机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七、对小麦弱苗的促壮措施1、缺氮弱苗。首先,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1/2,即为缺氮弱苗。用同样的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六叶与第二、三分蘖的长势情况。其次,看小麦生长是否缺位。若叶、蘖不能同伸,主要是氮素不足所致,每亩应补施碳铵15—20公斤或尿素5—7.5公斤。2、缺磷弱苗。主要看叶片色泽和根系发育情况。麦苗缺磷症状是叶尖呈紫红色,整个叶片无光泽,次生根少而短。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亩施(穴施或条施)过磷酸钙30公斤。3、缺钾弱苗。主要看叶片的柔软程度。叶软而卷曲,叶色发暗,沿叶脉有白色条纹,为缺钾症状。可亩施硫酸钾5—7.5公斤,或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液50公斤,连喷两次。4、缺水弱苗。常因麦田底墒不足或漏水漏肥造成。一看小麦心叶,缺水时心叶不长或生长很慢,通常称为缩心苗。二看小麦叶尖有无“吐水”现象,如早晨太阳未出时无“吐水”现象,则缺水。补救方法是及时灌水,且每亩追施碳铵15公斤或尿素5公斤。5、深播弱苗。表现为小麦幼苗叶片细长,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少。通常是看小麦的地中茎,若地中茎很长,且第四叶出现时无分蘖,即为深播弱苗。对这类苗可亩施碳铵15公斤,结合灌水,促壮增蘖。6、板结弱苗。雨中或雨前抢种的麦田,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麦苗根短而不下扎,分蘖生长缓慢,叶、蘖不能同伸,水稻田的麦苗根系呈铁锈色。对这类麦苗应及时进行深中耕,解除土壤板结。八、麦田除草1)化除原则:立足冬前、把握适期,确保安全、经济、高效。2)麦田杂草防除技术:①以看麦娘和野燕麦为主的小麦田,冬前亩用6.9%骠马60~8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以看麦娘和硬草为主的小麦田,冬前亩用15%麦极30克,对水50公斤喷雾。②以阔叶杂草为主的小麦田,亩用36%奔腾5克,对水50公斤喷雾。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大小麦田,亩用5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