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吴兴区东林中学法律校本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执笔人:[内容摘要]本课题自2010年10月开始实施和研究,旨在从我校实际出发,立足于我校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探索和实践,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法律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的新路子,具体通过教师法律知识培训、法律读本的编撰补充、法律课堂教育、法律活动体验等多方面推进法律教育教学实践,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本课题经研究实践,我校已形成七到九年级《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校本读物三册共30课时。读本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初中阶段学生阅读并受到家长的喜爱。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法律教育校本课,将它置于思想品德课程之中。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极大提升,他们不仅收获了法律知识,还在实践中体验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为此,东林镇政府将我校特色向全镇几所中学和成校进行大力推广。东林二中、东林成校也开设了相应的法律课程。并且,镇政府将法律教育作为一项东林镇的文化特色向社会推广。学校自编的《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获得教育、司法界同志广泛好评,专家、学者称“此读本填补了我市中学生法律教育的空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11年7月,区教育局、司法局联合组织教师、法律专家编著《青少年法律教育读本》,分小学低年段、小学高年段、初中共三册。其中初中一册由我校金敏华老师担任负责人。2011年10月,市司法局牵头在我校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充分肯定了我校的法律教育成效。并将我校法律教育经验向全区各中小学进行了推广。[关键词]法律品德教育校本课程引言课题的提出2一、目前中学生法律教育现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提出的战略方针和目标,依法治国,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和法律保护,一直是我国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学校的法律教育并不乐观,一些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法律对人来说,既是一种保护力也是一种约束力。但大多“问题学生”都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却淡忘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预防”,也淡忘了“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各种权利”。有些学生虽然对法律有所了解,却没有真正把法律当回事;有些学生虽然似乎明白我国法律规定,但不懂法律的严肃性,不考虑违法犯罪的后果,“知”“行”脱节较为严重。二、把法律教育推进主课堂的动因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例如,曾有这么一位家长,因为捡到一捆布(价值二千多元),而向儿子夸耀自己运气好。殊不知拾到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上交有关机关,否则是违法行为,若拒不归还则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现状,我校自2001年成立法制学校以来,积极开展法律教育,几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学校在法律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校内外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取得了实效,学校在法律教育方面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待于总结和升华,针对初中生开展法律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依法护权,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法定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我校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思品教育为重点,以法律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工作新思路,编写法律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法律教育课程体系。三、课题研究的意义3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也一直强调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法律教育是贯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也是引导和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加强中学生法律教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第一、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实现民族振兴,需要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素质已经逐步成为公民的必备素质,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是最基本的做人前提,法律教育是提高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引导、培养,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优良品格和行为习惯。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全民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跨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第二、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人的教育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生力军和接班人,如果青少年法律教育工作做不好,未来国家的栋梁都没有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理念,依法治国也无从谈起。第三、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学做人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4逐步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大。由于青少年思想的不稳定性,容易受社会的负面消极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经不起不良现象和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侵袭;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少并预防青少年犯罪;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维,使他们恪守社会公德,树立远大理想。加强法律教育,要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学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成长环境。四、以法律教育彰显办学特色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党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将“守法”放在首位,可见,守法是现代法制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当然,守法也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所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为贯彻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五五普法”的通知》,普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我校制订了对初中生加强“法律教育”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案,并将其置于校本课程之中,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角度作盘点,统盘考虑,以充分凸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正文一、内涵界定青少年法律教育的含义: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对青少年(主要是未成年人)进行以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既包括预防刑事犯罪行为的法律教育,又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教育,还包括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内容的教育,甚至还包括寓于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之中的有关法律的教育。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作用,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应突破法5律教育的框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其他教育密切联系起来。预防犯罪教育的含义: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设第2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第6-13条),规定了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法律依据。这种“预防犯罪的教育”是以预防犯罪为目的的法律宣传、教育。所以,预防犯罪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以预防刑事违法犯罪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预防刑事犯罪的法律教育,它应该属于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范畴。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学校办学目标:构建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并由此出发探寻中学生法律教育的职能和作用,坚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并重,促进我校法律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发展,走出一条我校特色教育之路。2、学生成长目标:构建起关于学校德育中“法律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依法护权的法律意识,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在家做一个守法的好孩子,在校做一名守法的好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一名守法的好公民。3、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法律理论水平和法律教学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与学习、提高、优化的不断结合,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律教育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总体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各阶段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使用其余方法: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实施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分析归纳法、行动研究法。总结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经验总结法、理论研究法。四、课题研究的原则法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61、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原则: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着课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法律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2、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原则:只有与学生有生活联系的案例,学生才容易接受,并带动法律条文的学习,因此,法律案例的设计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原则: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有选择地传授初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进行教学。五、课题研究的步骤1、准备阶段:(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有关法律、法规、资料收集;建立学校法律法规资料库;编著校本课程——《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组织教师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违法违纪学生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开设6-7次法律教育实践课;总结经验,为开展研究工作做好论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法律教育工作计划。2、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校政教处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教育工作,把法律教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课时,全面推动法律教育进课堂。完善法律教育基地建设。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争取多个部门提供支持和配合,构建法律教育网络,把学法实践活动多元化。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不同作用及相互间的协调问题。以“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途径开展活动。3、总结阶段:(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并进行理性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准备于11月份结题。六、法律教育课题的实施学校提出了“四个一”法律教育思路,即:“编写一套法律教材;建设一块法律教育宣传阵地;形成一个法律教育网络;开展一系列法律教育活动”。法律教育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建法律教育教师队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不但是法律的遵守者,更是法律的宣传者和示范者。7加强对教师的法律培训,是搞好我校法律教育工作的关键,我们聘请法律讲师定期为教师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全校老师积极开展法律教育研讨活动,定期写出法律教育心得、案例、论文。我们在学习其它法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