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突破口则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突破口则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注重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本位的教学思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应理解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理解它在提高人的能力上的独特作用。通过数学教育,要使全体学生获得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整合的目标体系,正确掌握创新的特征、树立创新的理念、营造创新的环境、优化创新的途径、提供创新的素材,通过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体会创新乐趣,使学生爱创新;老师则应激发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态度、发展创新思维、优化创新人格,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前提、基础和保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提高创新与实践能力。三、选择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新课改强化了数学的生活性与实践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因此,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这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理念。这一理念是从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我们知道,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东西通常都是学生比较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东西,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和动机,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学生利用原有经验去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新知识。一是在新课引入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可根据新的数学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到有亲切感,使他们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二是在新课学习或问题解决中尽量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数学知识。三是根据学习的需要可适当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为学习内容。其做法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从数量上给予系统化,也就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补充到例题或习题中去,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四、营造以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整体的环境,民主、宽松与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因为在这种教学环境里,才能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性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才能够在开放的环境里,带着开放的心理,在充分开放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使他们在群体的相互作用中,加强交流,促进每个个体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发展。五、选取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教学形式,必然使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灵气。因此,我们必须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研究性、讨论式、小组合作与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使课堂深入社会、融入生活,让“辩论、竟猜、游戏”等形式充实课堂,让课堂在开放的情景中升华、让学生在多样的组织策略中自主建构、让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成长,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六、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促进主体发展必须建立“以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过程,让“再创造”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把数学当作“未完成的数学”、加工成“熟悉的数学”、改造成“生活化的数学”、还原为“动态、开放的数学”。关注学的感情,重视学的体验,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创造”数学;要通过探索情景的创设、探索程序的设计,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和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以实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一核心目标。七、采用以传统与现代有机整合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中,既要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先进作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优化教学媒体、丰富课外活动、拓展教学时空,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同时,又必须充分利用被长期教学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使现代与传统有机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发掘整体功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八、实施以激励和激活主体意识为目的的多元评价方式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纸笔测验中所体现和反映的那些素质。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不能让“分数”毁了孩子。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就是既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并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表达和交流以及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如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开展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组长评组员等评价活动。通过评价,“评”出创新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评”出参与的能力与成功的实力,真正使教学评价在“激励主体意识、促进主体发展”上产生巨大的功能。总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面临新形势,我们应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让课堂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的广阔空间与肥沃土壤!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