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欧洲》第二课时参考教案教材分析:《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这部分教材内容是一个学习难点,是对知识点的补充,一是时区的规定和计算,另一个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的换算。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由于本节是难点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可用数轴图示法表示时区的计算规律,然后引导学生读图分析、计算等方式来突破难点。设计理念:阅读教材,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讲画结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阅读图表和时区换算的能力。学习目标:1、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掌握时区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2、建立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流程:引入新课:趣味地理故事:《发生在日界线两边的故事》同学们,你能解开吕萨的疑惑吗?学习新课:一、阅读教材,掌握基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内容,并在书上标示出来,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组共同解决。1、什么是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的地点往往有不同的地方时间?2、时区是如何划分的?时区与区时是同一概念吗?3、读“世界时区图”,填空:(1)相邻的两个时区相差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小时,东边的时间于西边的时间。(2)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我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如何规定的?5、仔细观察“世界时区图”,总结: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一天,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一天。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后,师生共同总结。二、联系实际,巩固新知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知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问题:1、同学们,当北京敲响2010新年钟声时,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各是什么时间?北京:东8区伦敦:中时区纽约:西五区2、完成教材“活动”课后反思:时区和日界线知识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知识抽象,空间概念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学中我首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读书,通过课堂检查,许多同学表示看不懂,接着我才用图解的方法,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引导学生去理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通过练习加深印象,许多同学掌握得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