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期末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一、新闻评论:从简单一元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修行”……传承自由独立的文人论政精神--陈寅恪、储安平、傅雷……--《弄潮儿》:国家的仆人……北大北大尝试熟悉解析“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知识地图(了解他人观点)--周雪光、孙立平、蔡禾、吴重庆、贺雪峰……期待形成严谨的社会科学批判性思维(打造自己观点)--提出恰当提问+做出合理论证(AskingtheRightQuestions)壹引子报纸,“乃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一、新闻评论的各种“定义”1、丁法章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文学)--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新闻评论,是一种带有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只与政治有关吗?(E:汪峰上头条……)--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2、范荣康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未见诸报端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是哪些事实?新闻评论都具有政治倾向吗?事实上都是党报评论的思路)(背景:范荣康,前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新闻评论学》,1988年)3、《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新闻文体。”(评论的对象、评论的目的)4、郭步陶:何谓评论(《时事评论作法》,1935)评不平之事,是为评:“把不平的事,用言文的功能,使它得着公平的判断,便是评。”整理头绪,是为论:“遇着头绪纷繁的事情或问题,拿言文的工具,把它整理得条理分明,使人不至是非颠倒,便是论。”(精辟的感性认识)举例:《急诊室的伦理底限须有制度支撑》,林衍新闻事实:57岁的农民杨吉全死于医院大厅。监控录像记录了这场悲剧的部分细节:在湖南省桃江县第六人民医院大厅,杨吉全从座位上仰面跌倒,9个人从他身边经过,其中两个人身穿白大褂,但无一人上前查看。直到3小时后,他才被发现已经死在了医院里。梳理:问题症结恐怕在于,当医院陷于两难悖论,政府部门不在公共预算方面给予无主病人兜底性保障,却又对人道主义严格要求,那么这种要求恐怕难以突破自身的局限。理性地看,以院方自身利益损害为代价的人道主义固然高尚,但并不稳固。更直接一点说,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是悲剧反复发生的症结所在。5、再小结:其实,新闻评论,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的评论--能否在媒体上公开发表,是另外一回事。--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新闻评论,除了遵守新闻评论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遵循媒体的相关规则(立场、观点是否与媒体取向相符)。马少华:新闻评论,应是对新闻进行的即时判断(逻辑学背景)--判断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态,有着认识论、逻辑学的深刻背景,它外在地对应着具体的认识对象(对于新闻评论来说,这个对象就是新闻事实),内在地对应着作者具体的认识能力与经验。--时评作者的基本素质是判断力,此外应该有一颗正直的心,是一个有道义感的人,也应该有为美好生活为追求的理想。6、延伸:新闻评论,是人们进行意见表达、观点交流的一种实用性工具演说、辩论、标语、广告也是意见传播的实用性工具。新闻评论,是一种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等也是应用文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文论述文、书评、影评也是议论文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特有的一种议论文观点:评论中的意见表达不同于一般的表达必须有理性的内容(有理)--必须包含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要素必须有理性的形式(有条)--必须遵循逻辑,才能有说服力,让听众信服。所谓有理有据!--意见表达,不是嬉笑怒骂!!!E:非理性表达……情书观点:新闻评论必须追求意见表达的效率古代说服君主的论疏并不追求传播效率--这些文章一般从引经据典开始,再说到要说之事。(反思:引经据典可能是一种追求表达权威的方式)--还有文章追求情深意切,半天不达重点。[唐]柳宗元《封建论》开头:--”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宋]欧阳修《朋党论》:--”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观点:现代新闻评论,乃是传播给不确定的陌生人的文本,要求极高的效率。举例:人民日报时评《农村孩子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2013年高考在即,来自国务院常务会的部署要求,不仅让勤奋好学的农家子弟看到更多希望,也更有力传递出党和国家推动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共享人生出彩机会的坚定决心。……教育家说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伟大的工具。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课题。然而,用好教育公平这个“伟大工具”,并非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行,还必须有脚踏实地的科学设计。(为什么?)当然,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好大学难的问题,还需从源头着力。在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和尴尬局面,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逐步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尽量避免他们在“升学大战”中过早出局。(怎么办?)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的共同点:--二者都倾向于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都强调从深层揭示新闻事实的真相。*观点:深度报道包括新闻评论--“深度报道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应过多地受篇幅长短的限制,只要能从深层反映新闻事实真相,通讯、特写、评论、专稿、调查报告都可以成为深度报道,即便是一条消息,只要它立意高远,对问题的反映深刻,也可以被看做是深度报道。”小结:消息、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消息的重心,在于提供客观事实。事实准确与否,是消息的生命。消息的关键,是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发布的时效性和报道的可信度。--深度报道,围绕一个主题吸纳了多个新闻事实,展现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现状或趋势。--新闻评论,并不展示新闻事件本身的细节和相关事实的情况,而是直接点出事件可能的意义。三、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西方新闻评论的三种社会功能:--让读者学会思考:帮助读者在复杂的新闻丛林中理清头绪,提供思考相关问题的方法供读者借鉴。--让读者习惯理性:促使读者开动脑筋,将读者从盲从或幻想中解脱出来,同时对评论本身保持批判精神。--维护读者的民主权利:为公民社会而写作,防止政府决策可能带来的伤害。郭步陶:评论功能的四种说法-代表舆论说:报纸是公共机关,评论应该代民众表达(公众之代言人)-创造舆论说:将民众还没有看到的利弊,指点给他们看,报纸就有了无形的权威(如绿坝软件的危害)-解释新闻说:剖析新闻内事实,说明因果趋势,及其与民众的关系(提高二次房贷利率与广州市民生活之关系)-提出问题说:预测、研究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调整利率、调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新闻评论的一般要求好的新闻时评的标准(何雪峰)--紧跟当前热点新闻,尤其是能折射出社会转型变动脉络与得失的新闻--有独到的认知价值,言人所未言。“超越既有的新闻报道,给读者带来附加信息。”(曹林)(内幕消息,独家采访……胡舒立,查小欣)--文本漂亮--篇幅短小,一两千字左右。梁启超:评论写作四字方针:公、要、周、适(《时报发刊词》1904年)--公,“不偏徇一当之意见”--要,“必一国一群之大问题”(讨论什么很重要)--周,“或著之论说,或缀议批评,务献刍荛(割草打柴之人),以助达识”--适,“苟其不适于中国今日社会之程度,则其言必无力而反以滋病”(言论不能超越国情谈问题)程仲文:新闻评论三要素(《新闻评论学》,1947年)-见解:“没有见解,就没有主张,没有批评,就不能成为评论”-资料:“没有资料,便无所依据,议论也就没有力量”(观点要靠论据来支撑)-文笔:“不讲求方法,就不能激起读者同情,就不能发生舆论的功能”(言无文行不远)贰光荣与梦想?-百年中国新闻评论史的故事链接:王中论中国报纸文体之变迁“报纸的文体,最早是把报纸产生以前的各种记叙文、论说文移植到报上来。由于现实社会的不断变化,由于报纸反映现实变动的需要,促使报纸文体按照报纸的特殊要求不断地变革,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各种新闻体裁。”(李良荣《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序言)(继续链接:王中的“读者需要论”;读者vs.报刊,关系)一、中国近代言论写作:桐城“义法”、八股文之间近代报纸出现之前统治中国的两种文体:--八股文:乃科举考试规定文体E:古代公务员申论模版……--桐城派:清代散文最大之文体,17世纪被清政府定为“文坛正宗”。--文章清规戒律多:八股: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桐城派文章:“学非孔孟皆邪说,语近韩欧始国文”。讲“义法”。“义”指中心思想,“法”指写作规范。语言要求古雅洁净。雅,即须用古文,不得用民间语言。洁,即语言清正,不得用华丽词藻。二、从言论不论政转入政论、时评19世纪晚期的中国报纸言论本不论政--报纸言论不论政,不触及敏感政事,而从日常生活中选题。--言论不论政之可能原因:受桐城派文法影响,只能从孔孟学说中找观点。“文字狱”遗风未除。(参见《鹿鼎记》)E:雍正,徐骏“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斩立决。E:雍正,查嗣庭出考题“邦畿千里,维民所止”,狱中死?链接:1872年4月(农历)《申报》论说:--《缠足说》:批评妇女缠足,摧残妇女身体手足之粗细,长短,大小,有其自然之理,其目的在於「使其相称便用,以尽夫造物之能」(自然说)「足而裹之使小,则不称其身」,不仅有违造物之意,且缠足之时,「痛入骨髓」,将导致「坐卧不安,饮食无味」,行动不便,以致身体日弱,日以萎靡,疾病丛生。(疾病说)王韬与《循环日报》:文人论政先锋事件:--1874年2月4日,王韬在香港办《循环日报》,这是首份国人自办成功的中文报纸。王韬时年46岁。(问题:为什么是香港?为什么是清末?)《循环日报》立论宗旨:--“强中以攘外,诹(zou)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王韬(1828-1897)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原名利宾,1862年改名韬,字紫诠,号仲韬,又号天南遁叟、蘅华馆主等,苏州府人。1845年考取秀才。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被通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港。1867冬-1868春漫游法、英、苏格兰等国,近距离了解西方现代文明。(旅行的意义)1870年返香港。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停捐纳》--正论:捐纳一途,万不可不停论证:“倩人代作,不过照例纳金以饱阍吏之囊橐(tuo)而已。”“所谓官者,满街皆是,遍地皆然,烂羊续貂之诮,重见于今日矣。”“大者病国殃民,小者空糜廪禄,故不废捐纳,天下终不得治。”--驳论:捐纳不是对科举弊病的纠正科举之人“仅知诵读诗文,迂腐之气不可响迩。”“不知捐员之自拔于寻常者,千百中之二三而已,其足以坏国家之大体,为盛德之深累者,实无穷也。”E:反驳大学自主招生(啥是特长?科学、英语、文艺?)梁启超与《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从呼唤新民到国民重要史实:--1896年8月9日,《时务报》旬刊在上海出版,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1899年,梁启超赴日本,创办《清议报》。从第26期开始,开设《国闻短评》栏目。--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1902年2月8日,梁启超等在横滨办《新民丛报》梁启超论说摘抄:--《变法通议》(《时务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教育、学校、政治体制)(一气呵成!连续因果论证……)--《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