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论框架?视角理论框架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描述体系包括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概念界定、分类及特征方面的论述。有了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也就有了专业探讨研究对象的话语权假设理论框架是要“验证”的一种理论框架这种框架往往包括了一些需要证实的特点、趋势、规律和关系等解释理论框架出现在研究结果之后,是对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解释。研究者借用各种现有的理论来解释研究结果和发现,只要逻辑上有其合理性发现理论框架是研究者综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发现并提出的新的有关研究现象或对象的理论体系研究的理论贡献就在于“证实或者证伪”假设理论,或者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对“研究问题”进行提炼,并放置在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下来探讨,这就是所谓的“概念化过程”。基于已有的成熟的、已出版的相关研究,往往在研究之前,就能够对自己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有某些初步的假设。而“实证研究”往往是检验假设。关键:“预期的假设”不是你的凭空猜想,而是根据有关理论、他人的研究后可以“分析”或“推断”出来的,即:需要有某种根据(已有的成熟的、已出版的相关研究),要阐述的是作这种分析或推断的逻辑,而不仅仅根据“想当然”或者“常识”。文章中提到了A理论,但只是提了“一个理论的名称或介绍”而已,只是“大致分析的方法”。还要根据框架理论进行“具体化”,即:当前对于这一理论的使用的现状是什么?哪些是影响这种理论的显著因素?只有当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检验,发现所研究的问题呈现出新的研究现象,才能提出假设。然后检验这个假设。不少学生在论文中,单独介绍某个理论,就以为有了“理论框架”。其实不然。任何“理论框架的应用”,关键是应用这一理论背后的“推断逻辑”(所谓理论,是对两个或多个现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的陈述)。为此,需要把理论涉及到的主要方面放到你自己的“研究情景”下,进行“具体化应用”,包括概念定义、操作定义。而且关键是“内在的逻辑”,不是研究要素的“简单罗列和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