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XXXXXXXXXXXXX第一章王阳明简介第二章致良知一词的出处第三章致良知多元诠释目录第四章致良知(知行合一)举例第五章生活中如何才能致良知第一章王阳明简介壹叫爸爸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后其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第二章致良知一词的出处贰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译:人不用学习就能做的,是天生的本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天赋的道德观念。良能:天生的本能。良知:天赋的道德观念。致良知,便是到达、实现这种内心本源的道德意识。嗯!这话好像是我说嘚。即“随物而格”对每件事物都会去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从始至终学会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换位,多设身处地,以平复内心的不良情绪,窥探问题的根源,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第三章致良知多元诠释叁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便是致良知,即知行合一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道家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种太上忘情的无己境界,便与之异曲同工。大羹不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我无我。道德经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中写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也是这个道理。即大道,都是对万物有利的,比如悬崖上的竹木,正因为有了“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艰苦环境,从而衍生出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再比如习飞的雏鹰,正因为有了母亲推下悬崖的九死之境,才激发出了翱翔九天的本力。这种种看似严酷的自然法则,其实是有利于万物的生长进化,客观让我们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又如天演论中的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此处便不再赘述。第三章致良知(知行合一)举例肆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恰如寒鸦反哺之情,亦是如此,禽兽亦有本能与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好比怜悯之心,出自强者对弱者的同情之心,殷实者对贫寒者的恻隐之心,这在每个人的本心没有被世俗沾染的情况下,也是一种本心的作用。当然,晋惠帝那种:何不食肉糜?也算是一种出于怜悯的本心,只是这人脑瓜子蠢了点。朝代更迭,党争频繁,成王败寇后,失败一方往往祸人祸己,惨遭池鱼。这便可作为致良知上的一个反例,古人云,君子群而不党,即贴近群众,融入群众,但不能拉帮结派。因为帮派党羽结成之后,受首脑成员主观色彩尤为浓郁导向干扰后,心中的“良知”便会被蒙蔽,比如传销组织和邪教组织的思想统治,这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己认为不对,但不得不去往错误的方向做。知道良知,却刻意背离。第二个阶段,收到蛊惑和蒙蔽,看到的“良知”已经变成了洗脑后的思想奴役,主观认为自己做得对,其实客观上却大错特错。究其原因,便是不能致那真正意义上的良知。四、一个辩证的例子,能够很好的解释知与心的辩证关系一个老太太摔倒了,潜意识里面,你觉得你应该去扶她,这个潜意识就是“知”,也就是“良知”。最后你没扶,因为你又想到,扶她也许会被讹诈。后面的这个“想到”,是“心”或“意识”,不是“知”。但“知”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显现出来的,除非你是圣人,但对我们一般人来讲,我们需要“格物致知”来使“知”大部分时间都能显现出来。所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去做事并不是知行合一,因为你跟随的不是“知”,而是心。这里便要归到阳明先生的四句教上,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他思想的一个大的概括和总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就是致良知,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荀子.大略》中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自古有三人成虎之说,而今有人云亦云之象。谣言就像野火,小可燎原,大可亡国。这也是一种致良知的反例,当盲从的散布流言的时候,心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就会受到蒙蔽和扭曲。最后歪曲事实真相,颠倒是非黑白,此为格物(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纠正人的行为)的最大天敌。第五章生活中如何才能致良知伍心不静,则百念杂生,百念杂生则百垢杂生,佛家讲:“无垢”便是身心清静净白无垢。而这也是致良知的大前提。诚意,正心,知善恶,晓廉耻,并笃行。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想将自己的路走高,走远,就必须要静心与净心一个人要想成为圣人,其实很简单,他只要遵从他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勇敢地实践出来就好了(所谓,“知行合一”)。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也就是说,先生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就看自己想不想成。当自己的情绪出现剧烈波动的时候,你的任何决定,任何看法,都会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从而酿成大错,反之,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方能发现冥冥之中早有是非定数的事物发展本质,从而为自己的决定或实践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圣人如果不想成为圣人...至少做一个好人谢谢欣赏本屁屁涕由XXXXXXXXX亲情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