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移动全业务发展策略探讨2006年8月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许志远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联系方式许志远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交换与数据研究部主任工程师,ITUSG2中国代表010-68033759,13621175593xuzhiyuan@catr.com.cn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主要内容一、全业务运营和竞争相关的重大因素二、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探讨三、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四、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研究的框架和发展战略五、客户和市场六、业务与产品七、网络资源配置八、协作体系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在未来,五大事件几乎同时发生而且相互影响3G牌照发放与中国电信展开全面竞争监管政策的变化全业务运营与竞争战略转型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3G牌照发放是外部环境变化的集中体现机遇挑战产业链裂变和重组33G牌照发放时机全业务竞争123G发牌滞后发放,移动面临更大的客户挽留压力。全业务对公司资源要求更高竞争更加激烈价值链主导权的争夺,对公司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外部关系越来越复杂,风险更大面对新起点,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同步发放,移动拥有更高起点突破数据业务带宽瓶颈业务多样化成为可能创新商业模式,获取更大收益产业面临重整,移动公司起点更高有关3G牌照问题已经进入决策阶段担负TD责任的运营商,将获得政策扶持:-分阶段发牌照,先发TD牌照-提供移动号码可携带、灵活的资费结构等辅助性措施-2G网络共享、补贴TD及优化性税率等有关政策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电信业已经开始非危机转型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传统电信业信息服务业中国发达国家中国移动电信业转型危机转型非危机转型中国移动的转型中国移动:移动通信专家转型为移动信息专家中国电信:传统的固网运营商转型为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联通: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通信与信息服务产业面临存亡危机时的转型,是一种被动性转型。是一种前瞻性、超前性的转型,是产业进入成熟期或市场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进行的主动性战略调整。1、传统产业还有上升空间,应继续挖掘传统市场潜力2、根据前瞻性研究,进行主动性的非危机转型2.0%2.5%3.0%3.5%4.0%4.5%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G7中国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由于2.5G和3G的到来,目前每分钟的无线通话费还不到三年前的一半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监管政策蕴藏机遇,更充满挑战监管思路侧重事后非对称管制部省两级审批123资费政策客户资源被分流风险增加价值创新的压力增加制定资费套餐空间更大有利于公司灵活防守价格战机遇挑战电信市场准入电信网间互联12《电信法》出台客户流动性增加市场份额更难巩固客户挽留成本加大实名制对渠道要求高异网接通率提高,对互联网业务有利创造诚信消费环境号码可携手机实名制34强制异网漫游、业务捆绑管制、基站资源共享。与3G和全业务直接相关的:其他运营商都可能成为监管政策调整的潜在受益者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主要竞争对手可能的策略从竞争的角度,中国移动的全业务运营基本上可以等价为与中国电信展开全面业务竞争的问题。这还仅仅是家庭客户,在集团客户方面,中国电信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市场格局。服务手机1手机2手机总计固定电话拨号上网固网总计花费总计每月ARPU2001003008050130430服务供应商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服务新的固网移动融合捆绑方案包括:¾手机1(3G)¾手机2(小灵通)¾固定电话¾宽带上网¾VIP身份和服务捆绑资费总计可选的IP电视包括IP电视在内的花费总计每月ARPU300100400服务供应商中国电信目前高ARPU家庭的典型情况:中国移动占有大约全部电信花费的70%未来假设:中国电信提供新的固网移动融合,乃至包括IP电视的捆绑方案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的实力对比注:红色表示的是优势项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业务线固定+宽带+移动以移动为主,极少量的宽带,没有固话客户资源个人+家庭+集团客户个人+集团客户业务组合固话、移动、IT服务、宽带和宽带应用移动、IT服务、行业应用和极少量的宽带网络能力规模庞大的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比较完整的传输网、交换网和局部的接入网对社会信息的掌控社会信息源主要通过电信网络接入,因此掌控能力较强通过移动网络接入的很少,对社会信息的掌控较弱营销渠道拥有遍及城乡的自有渠道乡镇缺乏自有渠道人才拥有人才优势,尤其是在营销末梢基层人员匮乏,尤其是营销末梢社会影响力在政府、企业和家庭的影响力大弱于中国电信盈利能力总体弱于中国移动较强的盈利能力企业文化和管理企业文化和管理比较传统比较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运营机制服务对外经营服务中还带着垄断的烙印服务水平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主要内容一、全业务运营和竞争相关的重大因素二、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探讨三、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四、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研究的框架和发展战略五、客户和市场六、业务与产品七、网络资源配置八、协作体系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FMC的历史在十年之前,FMC就被提出来,FMC被认为是最终的网络融合,提供无差别的移动和固定服务,移动电话提供向固定线路一样的增值服务,固定电话提供全球的移动性,而且可以在一个号码、一个帐单,一个服务协议的条件下提供服务。由于当时FMC业务发展时机尚未成熟,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真正发展。主要原因:技术上的限制(IP、智能网、NGN等概念尚未出现或未达成共识)、标准化工作缺乏、固定、移动各自市场规模和成熟度不对称等市场因素(移动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全球范围内过去出现的固定、移动分营专业化发展政策倾向等政策因素。FMC并未停止过。目前,随着技术和标准化工作逐渐成熟,3G/B3G、WIFI、IMS技术、融合业务的出现,FMC又被重视起来。FMC被重新重视还有一个原因:国外重要的固定运营商为了走出目前的困境而在移动、固定融合方面做的努力。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FMC的发展阶段以上的FMC发展进程主要是示意性的。FMC的发展与运营商本身的特征关系更为紧密,具体到不同的运营商,其FMC进程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能力的发展复杂性/协作性简单业务融合连续的体验综合服务与业务业务平台的统一化:综合智能网接入能力融合:Bluephone以FMC为核心的业务运营真正统一的核心网:IMS业务的简单捆绑无缝的体验和连续的会话FMCFMC的初步发展的初步发展FMCFMC的逐步推进的逐步推进FMCFMC的未来发展的未来发展真正统一的业务平台NGN的统一架构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FMC涵义FMC的涵义:¾FMC发展的昀终目标是通过网络对用户的无缝感知,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通信体验;¾FMC昀终反映的是对用户内在通信需求的满足;¾由于FMC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因此其涵盖了业务应用、接入与终端、网络等多个层面的融合,并推动运营和管制的相应调整;¾FMC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FMC的需求和重点有所不同。业务FMC无处不在的用户连续体验接入与终端网络技术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FMC的层面接入融合应用/业务融合的架构融合的运营体系¾多样化的终端和工作/生活模式的选择¾接入的兼容能力¾统一的服务和业务提供¾融合的业务¾统一的基于分组(IP)的通信¾统一的核心网络和业务平台¾统一的控制策略,集中的智能管理¾适应FMC的运营流程和组织结构顺应FMC发展的管制体系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先进运营商的全面FMC战略为适应FMC的发展,这些公司的运营理念从以业务/网络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因此对用户的接入也从网络接入,转变为业务接入,从而促使支撑、运维、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变革。¾根据FMC的趋势,法国电信对业务品牌、门户、终端定制、业务体系、业务营销和服务、渠道进行了统一考虑和调整。¾意大利电信构建了以FMC为核心理念的业务体系。在FMS发展迅猛的时候,固网运营商确实是FMC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随着FMC研究的进一步深入,FMC越来越被公认为通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目前世界上一些先进的综合运营商公司已经把FMC作为公司整体发展的战略来考虑,如法国电信和意大利电信。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FMC探讨对中国移动的启示FMC是未来无可置疑的发展趋势,但是简单的业务捆绑只是FMC的初级阶段,业务和技术的深层次融合是FMC的趋势所在。中国移动在FMC方面仍然大有可为,在FMC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移动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有所不同。涵盖业务品牌、业务体系、门户、客户服务、营销和渠道在内的全面的FMC战略是FMC的核心,中国移动在全业务竞争中面临的挑战将是全方位的,全面的企业能力提升和深层次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运营是竞争的关键。IMS、接入融合、终端融合、行业和集团客户的综合解决方案、统一的门户和面向客户的综合业务体系都是中国移动在FMC中可以做的具体工作,也是应对全业务竞争的有效手段。123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主要内容一、全业务运营和竞争相关的重大因素二、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探讨三、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四、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研究的框架和发展战略五、客户和市场六、业务与产品七、网络资源配置八、协作体系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三个视角:电信管制的视角业务属性的视角用户市场的视角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电信条例》规定:经营电信业务,必须按规定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一)固定网络国内长途及本地电话业务;(二)移动网络电话和数据业务;(三)卫星通信及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四)互联网及其它公共数据传送业务;(五)带宽、波长、光纤、光缆、管道及其它网络元素出租、出售业务;(六)网络承载、接入及网络外包等业务;(七)国际通信基础设施、国际电信业务;(八)无线寻呼业务;(九)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一)电子邮件;(二)语音信箱;(三)在线信息库存储和检索;(四)电子数据交换;(五)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六)增值传真;(七)互联网接入服务;(八)互联网信息服务;(九)可视电话会议服务。电信条例按照电信业务的种类划分了经营许可证的范围;预计《电信法》仍然按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管制视角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按照准入资格,运营商实际拿到的经营许可证包括:分类经营许可证综合经营许可证允许经营者经营某一特定业务。许可证持有者可在规定范围内提供多类业务。广义全业务狭义全业务拓展基础电信业务许可范围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范围观点:从电信管制视角,“全业务运营”是狭义的,即:综合经营许可证应包含有经营本地及长途话音、互联网、移动话音和数据以及其他增值电信业务。对于拥有综合经营许可证的电信运营商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管制视角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话音业务•基本话音•智能网业务•电话会议•……数据业务•数据传送•互联网接入•主机托管•电子消息•IP增值业务•视频业务……网元出租综合业务观点:按照业务属性的角度,全业务运营即能提供话音、数据,网络元素出租这些方面服务的能力,满足客户综合性、全方位的业务需求。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业务属性视角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观点:从市场的角度,所经营的业务被市场认可,表现为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被用户认可,表现为用户对相关业务、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度。市场认可的全业务运营商应该具备:在各业务市场均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全业务需求得到满足的独特策略(提供一揽子电信服务)区别于非全业务运营商的特质(品牌形象、业务定位)市场认可运营牌照业务提供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用户市场视角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对全业务运营的理解“全面”的运营资格整合的业务运营全面的市场认可全业务全业务运营商运营商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全业务是否必需的?全业务运营-命题是否成立?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到达用户数的差距(我国)业务增长率(欧洲)FMS(移动对固定的替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