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文化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1范围:里下河地区位于江苏省中部,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北自苏北灌溉总渠,南抵新通扬运河,总面积13500余平方公里,属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的一部分。里下河地区主要有淮安、扬州、泰州、盐城、南通等城市。由来:因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称里下河地区,即里下河平原。河网密布区域范围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区域范围2里下河地区几番海水进退,几番沧海桑田之变。在距今7000年前,苏北-苏中海岸线大致在赣榆、海州、灌云、灌南、涟水、高邮、扬州一线。此后,海平面逐渐稳定下来。地质时期秦汉时期北宋以前明清时期1949年之后秦汉时期,里下河地区日渐涸出,形成一些聚落。黄河频繁溃决,浊水泛溢于苏中-苏北平原,填海造陆,淤塞湖泊,打乱了原有的自然水系,使里下河地区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有名灾难地区,极大地改变了包括里下河在内的整个淮河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据《明史》、《清史稿》有关河渠志的记载统计,黄河在苏中、苏北溃决的次数明代45次,清代47次,每隔几年就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水灾,在频仍的水灾中,里下河受祸尤深。新中国重视水利基本建设,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使用,对里下河地区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另外,历年来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河网改造工程,也使里下河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历史进程3关键词:水、湿地、动物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其中大纵湖是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该地区相比周边地势低洼,其中兴化市为最低洼,俗称“锅底洼”。里下河地区过去一向以水运为主,许多地方甚至“无舟不行”,经陆路无法到达,因常年湿地环境优良,吸引大批禽类在此栖息、活动。里下河自然湿地有以下四种类型:1、淡水湖泊湿地。里下河地区主要湖泊面积695平方公里,由溱湖、宝应湖、射阳湖、大纵湖等多个零散湖泊群及复杂的河网组成,其浅水区是一些较大型的涉禽、鹤类主要栖息、活动区域。深水区大都为雁、鸭类水禽。2、淡水沼泽、池塘。这类湿地主要是长期性或季节性沼泽、池塘。李中沼泽水生生物非常丰富,除了一些大中型的涉禽、鸭类还有湿地珍稀动物大湾、白鹳、黑鹳等。3、树木为主的湿地。里下河地区广泛地存在着沿湖、河、滩岸营造的杨树、水杉防护林,它们常常季节性或短期被水浸没,因而为一些水禽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4、以芦苇为主的沼泽湿地如大纵湖的芦苇荡。在此类湿地中栖息、繁殖的水禽非常丰富,芦苇荡除了冬季收割作业外,其它时间几乎无人为干扰,相对而言,对水禽栖息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自然环境4非遗大纵湖地区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溱潼会船、高邮民歌、里下河灶头画、竹泓木船制造技艺、淮剧、龙舞、茅山号子、渔民号子、方言快板、建湖杂技、柳编、麦秆剪贴等等。其中,被专家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的溱潼会船节,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重点旅游项目。“龙文化”是大纵湖镇一个特色文化,一年一度的“龙舞赛”都在三官村举办,场面恢弘。他们正倾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舞龙之乡”。“大纵湖民间艺术节以龙舞为主,我们在传统布龙的基础之上挖掘草龙、火龙、板凳龙、女子百人龙等不同流派的龙舞,每年都会举行一场龙的聚会、龙的盛会。渔民的水上婚礼,则是极具水乡特色的一种传统爱情典礼仪式,在我国民间婚俗中也别俱一格。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氤氲文化5风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风俗经过代代相传,形成了带有当地符号的风土民情和民间活动,例如:箍桶、卖鸡头、炒炒米、打石磨、卖糖粥、弹棉花、卖烂藕、抽牌九、打秤、银匠、卖甘蔗等等。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氤氲文化6文学里下河文学流派里下河地区自古以来文气很盛,文人辈出。新中国成立后,里下河文学创作迅速发展,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诗人,形成了一个创作群体,主要代表作家有汪曾祺、胡石言、夏坚勇、曹文轩、费振钟、王干、汪政、刘仁前、朱辉、毕飞宇、顾坚、小海、吴义勤、庞余亮、鲁敏、沈浩波等,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蔚然成为一种文学流派。特点:1、从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上看,里下河地区形成了以文化核心区为代表的标志性作家群和以文化辐射区为代表的周边作家群。不管是文化核心区还是辐射区的作家,他们的文化之根都深深埋藏在里下河文化的沃土中,其文学创作和研究范畴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2、从题材和风格特征上看,里下河地区形成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作家群和具有文本探索风格的作家群。在创作中以里下河地区为主要表现对象,描写里下河的人情和地域风貌,创作了大量充满地域色彩的乡土风情作品,他们的作品大都追求清新自然、冲淡平和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具有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3、从体裁上看,里下河地区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小说家、评论家、散文家和诗人群体。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夏坚勇,江苏海安人。1976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又毕业于南京大学作家班。历任农民、通讯员、教师,江阴市文化局创作室创作员。江阴市政协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吹皱一池春水》、《巴黎女士》等。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3年12月5日,以380万元的版税收入登上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主榜第27位。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同年8月20日,曹文轩在新西兰领取国际安徒生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17年3月31日,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获得者。刘仁前,男,笔名瓜棚主人、萧雅。1961年11月生于江苏兴化。中共党员。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长篇小说《香河》,小说散文集《眷恋故土》、《楚水风物》、《瓜棚漫笔》等多部,主编“黑猫丛书”(12册),出版新闻作品集《流水有痕》,长篇小说《香河》获2007年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毕飞宇,男,1964年1月生,江苏兴化人。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曾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代表作品《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氤氲文化7美食“盐城八大碗”第一道菜:膘。第二道菜:肉圆。第三道菜:涨蛋糕第四道菜:红烧肉第五道菜:大鸡抱小鸡或者鸡丝粉丝第六道菜:淡菜萝卜粉丝第七道菜:虾米羮(茨菰切成丁,加虾米做成羹)第八道菜:红烧鱼。另加冷盘和青菜豆腐汤。冷盘由咸鸭蛋(条件好的人家用卞蛋)、萝卜、茶干、酱大蒜、花生米、罗皮(或海蜇)、香菜装盘而成。“纵湖十鲜湖鲜宴”一、清水大闸蟹二、鲜鳜献花三、浅吟黄昂四、野生湖鳝,又称长鱼。五、纵湖水参,学名泥鳅六、浪里白条七、芦荡野鳖,俗称甲鱼。八、白壳螺丝九、清水湖虾十、水陆野禽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氤氲文化8地域精神里下河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两种文化的交汇地,既承受着“楚汉风韵”,又传承者“淮阳风骚”。里下河,喝着里河的甜水和下河的咸水,说着介于吴语和楚语之间的里下河方言,吃着介于扬菜和楚菜之间的里下河乡菜;这篇长江黄河两夹水的千年冲击平原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自然就有着独特的社会风俗事态人情。1、“水”、“土”交融的文化品格“水”与“土”的精神,表现为一种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既有“水”的“柔”,细腻、节制、婉约;又有“土地”的“刚”,顽强、刚毅、倔强。受着这种地域文化的作用,植根于这片土地上的文学充满了浓烈的地域色彩。2、“雅”、“俗”共生的本土生活哲学里下河地区城市文化和农耕文化历来较为发达,这两种文化“雅俗共生、兼容并蓄”,里下河地区历代官府均重视学校教育,刻意培育崇文的社会氛围,每年都在文庙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里下河地区还有“崇文尚雅”的民风,无论城市或是乡村,里下河人对风雅之事充满向往,主要表现在:里下河人有诸多风雅之好,特别是对诗文书画的推崇,这种长久的文化熏陶使得里下河人表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崇文尚雅的文化气质。3、质朴的平民精神清末以来漕运、盐业改制后,商业经济的繁华不再,交通枢纽的地位也逐渐丢失,城市文化由繁华走向凋敝,而以农业为主、原生态的农耕文化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显得较为平稳,这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使得里下河人安于一种平头百姓的农耕生活。F02里下河水乡文化研究氤氲文化9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