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给音乐教学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把音乐教学从传统的“黑板、钢琴、录音机、书本”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把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相融合的意境,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音乐教学开发孩子心智能力、塑造孩子美丽心灵的根本目的。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已成为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我仅以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认识和做法: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即以之为乐,对之生乐,产生乐趣。由此可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运用多媒体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意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心理潜质得到发挥,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小红帽》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中的一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以新奇为主设计了教学方案,精心制作课件,通过请学生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于是我便抓住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收到了奇佳的效果。又如:五年级下册《小鸟小鸟》一课,我先把一幅幅表现春天的画面配以音乐制作课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边观看一张一张的春天画(出示课件),边听音乐,视听结合,展开联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田野,山清水秀的湖边,而学生自己就是一只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的小鸟,一会儿在田野,一会儿又向树林飞去。这样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激起浓郁的学习兴趣。以上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不但小提琴拉得好,而且钢琴演奏水平也很高。正是因为他丰富的音乐修养和高度的鉴赏力才提高了他的想象力。他自己也说:“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因而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多媒体技术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例如:《嘀哩嘀哩》是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欢快的歌曲。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嘀哩嘀哩》,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春天,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我将春天的视频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课上一播放学生就被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中。接着多媒体呈现出黄鹂在欢唱春天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高涨情不自禁随音乐旋律动起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在图画纸上,绘画出歌曲所表现的场景和意境。最后从图画中挑选出一部分较好的投影在银幕上,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随歌曲在银幕上指出自己所画的画的内容。这样,学生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同时也获得了美感,真正深入地理解了歌曲。又如:《保护小羊》是一年级第二学期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这首歌曲讲述了一群动物团结起来保护小羊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表演唱歌曲《保护小羊》培养学生想象乐曲所再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我用《狼和小羊》的光盘通过编辑组合,配上乐曲编制成动画,创设音乐情境。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欢快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步入课堂,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保护小羊》的音乐动画,请学生模仿乐曲中各种动物的动作,学生学习热情骤然升高,我抓住这一时机进入新课教学,学生学会歌曲后,我又请同学们观看《狼跑了》的图画,狼跑了各种动物欢快的跳舞,你想做哪种小动物跳起来吧!同学们有学兔子的、有学小鸟的、有学小猫的……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放飞了自己想象的翅膀。这样,学生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又转化为感觉,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同时也获得了美感,真正深入理解了歌曲。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音乐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李斯特说:“音乐可以称做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的情感用这种语言能向任何心灵说说话和被一切所理解。”美学家叔本华说过:“音乐决不同于其他艺术,其他艺术只是观念的复写,这就是音乐为什么能够有力地透入人心的原因。”这一精辟论述道出了情感与音乐的本质关系。音乐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音乐中,学生能受到心灵的震撼,或得到春雨润物的潜移默化,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所以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的做法是:利用多媒体处理声音、图像、视步等多种形式信息的功能,挖掘音乐的情感灵魂。例如:《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一首歌曲,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有表情地演唱,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很难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以此为依据,我先采用电教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祖国壮丽山河的录象,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长江、黄河的宏伟壮观;我们祖国山河的壮丽。然后,再播放录音加入适当的引导分析,启发学生用自己已知的具体可观的形象去理解长江的美,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丰富的资源、杰出的人才,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感和决心。这样的设计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了学生理解音乐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的理解音乐形象,爱家乡爱祖国便在一年级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总之,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资源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