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态型:同种树种生态学特性上具有某些差异的类型。2.树种的耐荫性:树种忍耐庇荫的能力。在林业上是指树种在林冠下完成天然更新的能力。3.物候:植物长期生活于有节律性变温的环境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育节律。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两者相互获利,甚至达到彼此相互依赖的程度。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输出的稳定。6.进展演替:群落演替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内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7.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8.最小面积:能够包括群落大多数的种类并能反映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面积。9森林分布垂直地带性:森林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一定纬度地区的山地,森林群落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更替现象。10森林死地被物:由森林凋落物、动物排泄物及其残体,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分解了的有机残余物组成的一个层次。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森林动物有哪些有益作用?答:(1)动物对森林土壤的影响:森林中很多土壤动物与土壤微生物一起对枯枝、落叶、落果、朽木及动植物残体进行粉碎和分解,其结果是既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肥力。(2)动物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森林动物对植物的开花结实、物种繁衍起很大作用,虫媒植物开花的传粉过程靠动物完成的,许多林木种子靠动物传播,动物传播扩大了森林植物的分布范围。2.试用生态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动物易于灭绝,而大量的害虫、杂草却久除不去?答: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于所生存的环境并朝一定方向进化的“策略”称为生态对策,也叫生活史对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生态特征。生物执行的对策有两类,分别是r-对策者和K-对策者。K—对策的种群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临近,但不超过它,所以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但是一旦受到危害而种群下降,由于其低r值而恢复困难,大熊猫、华南虎等珍稀濒危生物就属此类;相反,r-对策者虽然由于防御力弱、无亲代关怀等原因而死亡率甚高,但高r值能使种群迅速恢复,高扩散能力又可使它们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另外地方建立起新的种群,待时机成熟,可能导致种群大暴发。害虫、杂草就属于r-对策者,因此久除不去。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植物群落演替的旱生演替过程,并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为例,说明逆行与进展演替的过程和特点。答:植物群落原生演替的旱生演替过程是地衣植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植物群落—乔木植物群落。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就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大,地带性植被统称为常绿阔叶林,由于人为干扰和自然演替的同时作用,在不同地域分布着次生演替的各种类型。群落演替的趋势或方向取决于是否存在外力的干扰。如有外界干扰如采伐、放牧、火烧及自然灾害,群落就逆行演替,它常是不连续的,可包括几个阶段,如一片森林可一夜之间夷为平地。若没有外力干扰,则进展演替,在哪个阶段停止干扰,就在此阶段开始恢生。进展演替所经历的时间取决于外力干扰的强度、频度和方式。离顶极群落越近,进展演替所用时间越短,如果群落破坏到裸地阶段,仍至岩石裸露的原生裸地,没有土壤及土壤中的种源,则需要经过漫长的原生演替阶段,才能自然演替到顶极群落,若要使其时间缩短,必须用一些人工辅助恢复措施。2.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了解种间相互作用规律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答:(1)种群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竞争、偏害作用、寄生、偏利作用、互利共生以及中性作用等。(2)了解种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营造混交林和复层林时一定要选择在生态习性、生活型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树种进行混交。例如,阳性与耐荫树种,浅根性和深根性树种进行混交,避免树种间的剧烈竞争。据研究榆属与栎树,白桦与松树,是相互抑制的,不能栽植在一起。在进行农林复合经营时,利用茶树喜欢一定的遮荫的特点,进行松茶间作,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由于异株克生作用,胡桃树周围不能种蕃茄、马铃薯;苹果树旁不能栽玉米等。在营林工作中,对于天然更新起来的次生林,进入郁闭阶段后,要及时进行透光伐以调整林分组成,缓解种间竞争的矛盾。习题二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生态位相同或相似的物种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长期共存,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必将另一个物种排斥掉。2.异养生态系统: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不是直接来源于太阳能,而是来源于其它自养生态系统,特别是化石燃料。城市生态系统就是典型的异养生态系统。3.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4.生理干旱:春暖回春时,气温回升快,蒸腾加急,土壤温度低,不能及时供水,导致植物生长不良。5.植被:全球或区域范围内所有植物群落的总称。6.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7.生态位:即Niche,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8.进展演替:群落演替由简单向复杂,向群落所在区域内结构复杂化、稳定性提高的方向发展过程。9.边缘效应:原意指两种不同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的交汇地带,其生物多样性增大的现象。后来生态学家发现,两个生物群落的叉错区,其物质和能交换频繁,各种生态过程活跃等均属边缘效应范畴。10.异质种群:即Matapopulation,又译为玛他种群或破碎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域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均有两类食物链,即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是由植物开始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这样一条以活有机体为营养源的食物链,又称草牧食物链。碎屑食物链是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碎屑颗粒开始的食物链,又称腐食食物链。腐食者主要是微生物,也包括一些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动物。陆地生态系统中碎屑食物链占的比重较大,而海洋生态系统中捕食食物链占的比重较大。但是这种差异并非是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固有区别。2.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个体在不同年龄组中所占的数量比例,种群按年龄锥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下降型种群。它对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种群所栖息区域,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具有繁殖能力的成体比较大,种群出生率就高;而缺乏繁殖能力的老年个体比例大,则种群死亡率就高。因此,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处于增长和发展状态,稳定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下降型种群的种群数量趋于下降属于一个衰退型种群。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地球上的碳主要分布于岩石圈、海洋、大气圈和生物圈4大碳库中,虽然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其在自然循环中周转速率十分缓慢,但是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从而造成对碳循环的重大影响,使得岩石圈中的碳大量进入大气圈。人类活动向大气净释放碳大约为×1015gC/a,其中使用化石燃料释放×1015gC/a。此外,人类破坏了森林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原来储存在森林中的碳经过燃烧等过程也进入了大气圈。由于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中,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为×1015gC/a,被海洋吸收的为×1015gC/a,未知去处的汇达到×1015gC/a。从而导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要缓解大气中CO2浓度上升而导致温室效应的趋势,从全球碳循环规律上很容易找到答案,即减少由人为原因而导致的CO2净释放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二是保护现有的植被,特别热带雨林,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提高森林生产力,使大气库中的碳重新固定到绿色植物中。2.植物群落在地球上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因为地球上环境条件分布具有规律性,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及它们相互配置状况决定了地球上植物群落分布的总体格局。气候条件随着纬度和经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而植物群落的分布也随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纬度地带性:热量条件为主导因子,分布规律为: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2)经度地带性:水分条件——主导因子东——西(中国):湿润森林植被-半湿润森林草原区-半干旱草原区-干旱荒漠区。就我国而言,这种地带性规律非常明显。从南到北,随着太阳辐射(热量)主导因子的逐渐减弱,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从东到西,随着降雨量的逐渐减少,依次分布着湿润森林、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与干旱沙漠区,称为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两者合称为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习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对4分,共20分)1.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对生物有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2.进展演替:群落向所在区域内结构最复杂,稳定性最高的群落发展。逆行演替:在外力的作用下,群落向结构简单、稳定性下降的方向退化。3.光补偿点:当植物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质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4.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所有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某物种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程度。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5.群落: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在特定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生物种群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就是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写出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方程,并概述方程的生物学意义。生物学意义:6分一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二是农林渔业生产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三是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2.简答水的生态作用。水的生态作用:(1)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2)水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谢;(3)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4)水为生物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5)水分还可通过湿度、降水等影响生物的生态环境;(6)水影响动植物的数量和分布。(每小点2分,答对5个以上给10分)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海拔高度对植物的影响。①海拔高度是山地地形变化最明显的因子之一。因温度递减率的关系,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一定的范围内,海拔高度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水量也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降水量又有所下降。(5分)②高海拔地区因湿度低而湿度大,土壤微生物活动受阻,有机质分解较慢而积累较多,淋溶过程和灰化过程加强,土壤酸度偏高。(5分)③山地条件由于气候、土壤条件的变化,一个树种只分布在一定的海拔高度范围内,不同的海拔高度分布着不同的森林植被,愈往高处则北方的较耐寒成分就逐渐增加,到达一定高度后,由于温度太低,风力太大,不宜于树木生长,成为树木分布的上界,即高山树木线。(5分)2.试述单元演替顶极理论与多元演替顶极理论的异同。克里门茨认为,在一定区域内,按照演替的进程,植物群落相继替代,通过一系列演替阶段,最后达到与该区域气候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群落即为顶极群落。一个气候区内只有一个气候性演替顶极。现存的各种类型的群落,无论其生境条件和群落性质如何不同,如果给以充足的时间,最终都将趋向于一个单一性的顶极群落,称之为单元演替顶极。(4分)坦斯利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相对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终结了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