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与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本与效率——高校人事管理两难问题及其解的研究作者:山鸣峰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潘加军.戴艳军以人为本: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求实2004,(8)公平与效率、经济与社会发展、城乡与区域发展、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等四个方面的失衡,是公共政策在社会全面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价值偏颇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导向,使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导向从传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以人为本新内涵过渡.2.期刊论文肖卫东.梁春梅.晏志军.XIAOWei-dong.LIANGChun-mei.YANZhi-jun农民收入增长先导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分析-唐都学刊2009,25(5)在当前条件下,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选择和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农民收入增长先导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构建既符合城镇化发展的时间递进和空间梯度规律,又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四层级、网络式、金字塔型的城镇化结构体系,并提出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准则.3.期刊论文黄范章.HUANGFan-zhang我国转轨时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兼倡效率优先,增进公平以实现和谐社会-中国流通经济2006,20(11)本文认为,效率优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应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一项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文章提出,采用效率优先,增进公平的提法更为适宜,它既宣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改革的取向,又鲜明地以因果关系把效率优先和增进公平二者联系在一起,不仅看到市场经济的缺陷,承认经济发展中会有差距,而且表明要靠提高效率来增进公平,缩小差距.没有效率优先,不用市场竞争机制来发展经济,不把蛋糕做大,则增进公平就成为无源之水;而增进公平应是效率优先的目标和归宿,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理念与原则.4.学位论文孙翠娟论公平优先原则及其制度化途径——如何使弱势群体走出困境2005造成我国贫富悬殊的重要政策原因是未适时调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该原则在实践中的突出体现是重效率、轻公平;重效益、轻发展。其导致我国基尼系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攀升;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社会经济阶层中形成了比例较大的弱势群体,社会呈现为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经济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要使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以一种新的分配观念取代“效率优先”。这一新观念就是“公平优先”。所谓“公平优先”是指将“公平”视为分配社会资源时应优先满足的机制。“公平优先”作为一种概括性的分配原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在政治领域该原则具体化为“平等自由”原则;经济与文化领域又具体化为“差别”原则。其中政治资源的公平分配是其他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前提,处于应最先得到满足的地位。“公平优先”原则既体现了对我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回归,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诠释。本文在反思“效率优先”提法所存在的种种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平优先”原则及其制度化途径的系统分析,坚持以“公平优先”取代“效率优先”,以端正观念,导引制度的清明,使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得到切实的保障,使社会向和谐的方向发展。5.期刊论文张玉丽.ZHANGYu-li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31(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过重要的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自身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文章认为,实现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是对我国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分配原则的必然走向.6.学位论文范燕茹手机软件企业绩效管理研究2009移动通讯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催生了新兴的手机软件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手机软件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脱节和瓶颈。作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绩效管理的不完善、不适应及其与企业发展要求的矛盾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认识到建立、实施和完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和人本型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概述手机软件企业特点及人员结构,然后从多个侧面揭示目前此类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不清、绩效管理组织不力、工作细分不明、员工稳定性差、缺乏协同配合等问题。本文在强调有效沟通的前提下,从保障绩效管理的适用性、协同性和效率优先性等方面探讨绩效管理的优化方案和提升策略,并提出称之为“动态绩效管理模式”的实践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文中还将采用实例分析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某手机证券企业,从实践的角度阐明问题所在,寻求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为企业改善绩效管理出谋划策。最后,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手机软件企业建立并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实施高效绩效管理,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做出贡献,为解决新兴行业企业发展问题做有益尝试。7.期刊论文贾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的是何种公平-青海社会科学2005,(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的是何种公平?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全面理解应该是竞争规则公平前提下的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公平可以划分为竞争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社会公平三个层次.在公平的各个层次之间,竞争规则公平乃公平的要义之所在,同时也是效率提高的前提与保证.兼顾公平指的是兼顾社会公平,在坚持竞争规则公平、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才能实现以人为本位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竞争规则公平前提下的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竞争规则公平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社会环境;效率优先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的思想本身就是一致的;兼顾社会公平与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又具有本质的一致性.8.期刊论文冯同旺.阚吉玲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漏斗原理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具有内在性,两者在一定意义上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两者共同作为社会的福利指标,共同作为社会的准公共产品,特别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是不能舍鱼而取熊掌的,两者必须兼顾.于是,人们普遍接受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9.学位论文薄明彦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2007公平与效率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多领域都是一个基本命题,提高效率和追求公平,始终是人类活动的主题和期望的目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对资本主义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艰苦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冲击了平均主义的、畸形的平等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观点的历史局限性日益暴露。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失衡、地区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凸显,已经构成了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原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反思传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公平效率观,即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新观念。“公平与效率并重”指的是公平和效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大价值目标,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之间是统一的,而且也是能够统一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抉择和制度安排,都必须做到既重视维护公平正义,又重视提高效率,使二者真正实现互利双赢、相互促进。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发展成果能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广大企业职工权利;必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弱势群体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充分落实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10.期刊论文聂磊试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公平正义取向-学理论2009,(13)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公平正义取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又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以人为本本质和人的异化复归的基本趋势.反思我国改革以来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过程,从效率公平的权衡到公平正义的诉求,将有助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引证文献(1条)1.欧月娥中国高校聘任制的沿革、问题和对策[期刊论文]-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07e04ef3-0dd2-400d-8946-9e1a007074f2下载时间:2010年10月25日

1 / 1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