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重要论述的学习心得体会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科学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就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近段时间,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重要论述的学习,我深受教育、启发,对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大秦帝国、大汉王朝,都从兴盛走向衰亡;从贞观之治到安史之乱;从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落;李自成的灭亡、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等,历经兴衰治乱,周而复始。其间国泰民安的时间最长也不过百余年。我们的先贤从历史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等等精辟的警世名言。习近平同志经常引用历史典故,启发我们要以史为鉴。“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结论报告,在讲“准备吃亏”时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大会议上专门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首位;在去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等重大问题。如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年份,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这次省部级专题研讨班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理念。这些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是我们党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同时我们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也不少。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我们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时,必须牢牢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就要增强忧患意识。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离不开这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论述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判断时,提到了“三个看到”“三个最”,即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谈到政治大局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就要求我们绸缪桑土、加强研判,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只有对最坏结果进行“探底”并做好“保底”准备,健全防范体系,才能“心中有底”也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托好底”坚持底线思维,就要弘扬进取精神。弘扬进取精神就是要努力向前、主动出击,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千方百计向高标准进军,实现守底线与追求高标准的有机统一,找到“有守”和“有为”的平衡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程紧迫,亟须各级领导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千事创业。但是,少数领导干部闯劲和奋斗精神不足,还固步自封地认为这是“坚持底线思维,守住不犯错误的底线”。实际上,这是对底线思维的极大误解。底线思维要求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盲目冒进、投机取巧,注重对危机和风险等负面因素进行管控,而不是降低标准、无所作为,绝非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更不是消极应付,信奉无错就是功。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积极进取、改革创新,才能达到发展目标、守住增长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就要勇于担当作为。底线思维固然要求讲纪律守规矩,为人做事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但并非束缚人的手脚,让人胆小怕事、不敢担当,而是让人保持定力,搞清楚什么是要害和关键,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推进工作,勇于担当奉献。坚持担当思维就是要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客观分析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工作预案,对不利情况早着手、早准备、早谋划,在追求“一万”的同时严密防范“万一”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广大领导干部应不断增强坚守底线的坚定性自觉性,敢于担当,在大是大非面前恪守底线、敢于亮剑,决不触碰、践踏和逾越那些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界限,做到直面矛盾不回避,面对问题不掩饰,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敢抓敢管敢碰硬,真正把责任担当起来,不断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面,不断在探索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