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要览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一,到一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今文经:到汉武帝设立“太学”时,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后来才采用汉代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古文经:使用“古?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和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今文经学:,以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书写的经书为今文经学:以西汉的董仲舒为代表人物研究对象(1分),重在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为汉王朝的“大一统”思想寻找理论根据的经学派别。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1分)。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被立为官学,西汉末年开始衰落。书院:形成于北宋初年,延续到清代的一种高等学府性质的办学形式(1分)与官学没有根本的不同(1分)。在元代以前为私学性质,从元代开始书院官学化(1分)。讲会制度是书院教学的特有方式(1分)。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讲授外,学生自学最为重要(1分)。老庄思想: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以春秋时的老子和战国时的庄子为老庄思想代表。老子最重要的思想是把“道”作为最高范畴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强调“道法自然”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庄子也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其思想核心是自然无为,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途径。其思想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老庄思想:先秦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一个思想派别,是诸子百家中的著名一家。(1分)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宇宙运行的规律。(1分)道是自然无为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应顺其自然。(1分)在《老子》看来,社会的发展和文明乃万恶之源,主张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1分)庄子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心斋”、“坐忘”的方式彻底摆脱物质世界的羁绊,让精神离开肉体的躯壳,无拘无束地游心于无功、无名、无己的绝对自由的境界。(1分)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发生很大的变化(1分)。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1分),形成了儒家、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不同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分)(2。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分)。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1分)。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1分),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1分)。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废除于1902,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六书: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基本理论(1分),具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和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法(2分)。其中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法(1分),形声是最能产的造字法(1分)。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是诸子百家中的著名一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1分)。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2分)。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2分)。郡望:郡望是门阀制度下推崇高门大姓意识的产物(1分),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敬崇仰望(2分),实际上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2分)。朴学: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有感于亡国之痛,深感理学空谈心性误国,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理学走向衰微(2分),归向经学,像汉代经师一样注重训诂和考据,学风质朴,因而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也称考据学,乾隆、嘉庆年间最为兴盛(2分)。代表人物为惠栋、江永、钱大昕、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考据学: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思想控制日趋严格,学者为避免触犯时忌,其著述多集中在考据训诂方面,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2分,举出其中几个即可)注重资料的收集和证据的罗列,少有理论的阐述及发挥,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有“朴学”之称,因重考据,也称考据学。(2分)考据学一直就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代表人物为惠栋、江永、钱大昕、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1分,举出其中几位即可)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1分)。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1分),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1分)。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废除于1902,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2分)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设立的一所国立文学艺术专科大学,也是我国最早的艺术专科学校,类似今天的文化艺术学院,(1分)因设在国都的鸿都门下而得名。(1分)修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尺牍等技艺。(1分)毕业于此的庶族子弟很快委以重任。(1分)是唐代专门学校的先导。(1分)宗教:宗教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切社会形态、国家和民族中都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文化现象。(2分)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套评判社会行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1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为社会提供一种组织社会的形式,一套调适和整合、凝聚社会的机制和体系。(1分)从其发展过程看,可分为原始宗教与正统宗教。(1分)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朝廷派中正官到各地主持评议,根据家世、道德、才能把人分为九等,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这一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阿注婚:“阿注”是纳西语的音译,意为朋友,在这种婚俗中,以女系为主招夫,男女自愿结成婚姻,男子只是晚上到女家同居,白天则返回自已家中,二者形成十分简单明确的对偶同居关系。在确立关系时只是口头同意或互换信物,男女双方互称阿注,只要女子拒绝来访或男子搬走行李即可宣告解除。阿注婚熟语人类婚姻形态史上的对偶婚。五简答题:1.简述端午节的来历、节俗活动及其文化意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等多种说法,而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采。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人们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此外,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也是端午节的重要节俗活动。艾蒿、菖蒲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用以杀菌防病,因此,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采摘草药。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2.老子与庄子思想的有何异同?老子、庄子思想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超越人生伦理价值层次,不重视现实人生善恶的区别。探讨的是人生最根本的存在价值问题,凭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描述了人生存在客观而永恒的依据:道。都把“道”视作流贯宇宙、社会和人生的规律,道的表现即是自然,自然无为就是道家所谓的“德”。老、庄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提供的是比较超然的客观性描述,斥礼乐、排刑政、恶甲兵,主张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实行“无为而治”。庄子提供了更多个人主观感受和启示的具体事例,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心斋”、“坐忘”的方式彻底摆脱物质世界的羁绊,让精神离开肉体的躯壳,无拘无束地游心于无功、无名、无己的绝对自由的境界。3.请举例说明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相同。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意义相同。(2)相反相对。如五代黄损,字益之,损和益是一对反义词。(3)相关。有的是事物、事理相关,如鲁公子坚,字子石,石头很坚硬。有的引用儒家经典文句或典故,如赵云,字子龙。源自《周易?乾卦?文言》:“云从龙,风从虎。”有的源于古代诗文。如南朝陈虞荔,字山披。源自《楚辞?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有的字形相关,如南宋陶崇,字宗山;清钱侗,字同人。有的反映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如明代皇族姓名: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其中高、瞻、祈、见为排行字,棣、炽、基、镇、深五字分别以木、火、土、金、水为偏旁,这正是五行,依次相生的关系。4.简述孔子的仁学。“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仁”学是孔子礼治主义的基础,孔子之“仁”,推其原始无非人与人之间推己及人的同情心,孔子说“仁者爱人”,一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过仁之成就,始于主观情感,最终却须落实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在孔子看来,一切人类社会以及政治生活都无非行仁的场所;仁者先培养其主观的仁心,然后按照其能力从小到大,由内而外地推行其客观的仁行。5.汉字自殷商以来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清末以来就有很多的热心学者探索改革方案(1分),五四以来有的学者大力提倡汉字拉丁化(1分),如钱玄同提出了汉字改革分先采用注音字母,后采用罗马字母两步走的方案(1分)。后来还有人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发式》(1分)。建国以后,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总表》,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3分)。1980年,袁晓园对那个学者发起成立了“汉字现代化研究会”(1分),研究汉字的科学性,他们讨汉字的前途,推动汉字现代化(1分),从而形成了一股研究汉字的热潮,已经解决了汉字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形成汉字电脑信息网络问题(1分)。古代的氏有哪些来源?(1)上古最早产生的姓:姬、姜、姚等;(2)祖先的族号:唐、夏、周等;(3)国名:齐、鲁、燕、韩等;(4)地名:西门、南宫、东郭等;(5)官职:司马、司徒、司空、帅、尉、史等;(6)职业:屠、陶、乐、卜等;(7)动植物:马、羊、龙、杨、柳等;(8)排行或数字:孟、仲、季、伍、陆、万等;(9)爵号或谥号:王、侯、昭、庄等;(10)出身:王子、公孙、公子、王孙等;(11)少数民族:长孙、慕容、尉迟等。4.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突出发展的表现主要有:佛经翻译规模明显扩大(2分);弘法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2分);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2分);西行求法活动成风(2分);思想信仰上已不满足于只求一般的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2分)。涉及问题:从思想上巩固国家统一和君主专制集权。(2分)主张:李斯主张定法家为一尊,用焚书、屠杀的暴力方式严厉禁止百家,尤其是儒术,严禁私学传播。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质是外儒内法。(5分)实施及结果:秦始皇严厉地实行焚书,结果事与愿违,儒学虽然遭到沉重打击,但并不因此而消亡。秦始皇的这一措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秦统治的崩溃。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同时,重用儒生,结果顺应了士心所向,适应了国力强盛时代大一统的需要,巩固了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集权,也使儒学从此成为西汉及以后整个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8分)启示: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式而不能用简单粗暴,甚至野蛮的方式来解决思想意识问题。在统一思想问题上,秦始皇失败汉武帝成功原因主要在这里。(5分)3.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每一小点4分)(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儒道释三家在唯心主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