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阶段性小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阶段性小结第一阶段:时间飞快,转眼开题已经有两个月了,在开题之前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课题,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文献检索、学习和记录。除此之外,开始学习之前没有接触过的C语言,为能够运用程序实现双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型线的设计和改进做准备。以下是我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1)C++的MFC模块学习。双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型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压缩机的性能,而传统的设计转子型线的方法很复杂,计算量大,容易出错。在对转子型线进行改进时,需要不断的尝试修改型线的参数,这样会产生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这些问题使得压缩机转子型线的优化变得困难又耗时。计算机能够快速的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编写一个程序,在对转子型线进行设计和改进的时候减少计算量,增加设计出一条优秀的转子型线的可能性。基于这样的想法本阶段重点先学习了C语言,对C语言有了基础性的掌握。为了让软件有更好的可操作性,选择了C++的MFC模块进行编写,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完全新的东西,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与此同时结合本课题的需要对MFC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学习。(2)双螺杆压缩机转子型线的算法研究国内外现有的转子型线如,对称圆弧型线中的原始对称圆弧型线,这种型线比较简单直接采用圆弧作为转子型线,转子啮合时没有密封容积,型线的算法简单。对不对称型线中的原始不对称型线、单边不对称摆线-销齿圆弧型线、Atlas-X型线、SRM-A型线等进行生成算法的研究、推导。接下来要对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的高效型线如GHH型线、复盛型线、SRM-D型线及日立型线进行研究。从转子型线的发展来看,转子型线的组成曲线形式由简单到复杂。自由曲线理论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性能更好的自由曲线,所以近些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的高效型线大都采用了更加高级的曲线作为转子型线的组成曲线。但自由曲线的最新成果没有完全的应用在转子型线的设计和优化上,怎样运用更好的曲线来设计出一条性能优良的型线的算法还没有找到,这也是课题的重点。总的来说,目前的进度比计划中的进度有一定差距,但现在工作是基础是课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前提,所以即使需要多一些的时间也是必要的。只有把现在的工作一步一步做好,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有效率。任务还有许多,时间已经越来越少,接下来要进一步计划和深入,争取不拖延接下来的计划安排。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是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首先要有一个比较详尽的课题进展计划安排表,万事立则成,不立则废。计划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躁,做研究要求我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更重要的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样才有可能有出彩的成绩。同时,这个阶段也是锻炼和磨练我的能力的阶段,在研究课题的时候,毋庸置疑的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怎样解决问题,是考验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我的创新能力,使我的科研思维更加的活跃,下面是我第二阶段的工作总结:(1)深入学习了自由曲线理论,掌握自由曲线的特性,分析把自由曲线引入到双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型线设计中来的可行性,在研究了现有的经典的型线的齿曲线组成种类后,尝试把自由曲线作为转子齿曲线的组成曲线,丰富了齿曲线的组成形式,同时有助于新的转子型线的开发。(2)把自由曲线作为齿曲线时,通常希望相连的齿曲线之间能够光滑过渡,即为G1连续,所以在与自由曲线相连的首末两段曲线的端点处的斜率必须是已知的,针对三次B样条曲线,研究了已知曲线上4个点以及两端点的斜率时的插值方法。这样的曲线是G1连续的,说明齿形线的光滑度好,相对于经典型线来说是一大进步,有助于设计开发出更好的转子型线。(3)运用流体动力学分析的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德国经典的GHH转子的流场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转子型线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由于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对气体有压缩的过程,在流体分析时就必须用到动网格的技术,网格数量一般在几百万个以上,这就导致在模拟仿真的时候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常对一个种转子型线进行模拟仿真时,在没有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要一个月左右,所以这项工作是非常耗时的。以上是我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虽然没有遇到让我觉得无从下手的大问题,但小的问题的确遇到了不小,在经过苦思冥想之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最终都得到了解决,所以总的来说工作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在今后的时间里,肯定还会有各种我想不到的问题,但经过了这个阶段我不怕,有信心克服一个个的困难,让课题顺利的走下去。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课题进行的主要阶段,在课题不断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仔细的分析问题和把问题进行分段细小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步克服个各个困难。目前已经完成把自由曲线作为转子齿曲线的设计方法的理论推导,并应用于转子型线的正向设计方法中来。在已经把自由曲线理论引入转子型线设计中来之后,要通过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出一条转子型线。在正向设计完成后,要重点研究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反向设计,所谓反向设计就是预先设计好一条阴阳转子的啮合线,然后通过这个已知的啮合线求解出相应的阴阳转子型线。下面是我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1)由于反向设计是要预先定义完成阴阳转子的啮合线,所以要研究在定义啮合线时要考虑到所定义的啮合线满足那些要求,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定义的啮合线都可以生成相应的阴阳转子型线的,必须根据啮合线的生成原理和啮合线的作用特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必须要满足一些要求的啮合线才有可能生成相应的阴阳转子型线。(2)研究转子型线反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正向设计的坐标系转换思想和螺杆转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发现在阴阳转子相互啮合的啮合点处的相对切线矢量的方向和啮合点处的公切线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公切线是和啮合点处的共法线是相互垂直的,所以可以得到在啮合点处的相对切线矢量和同一啮合点处公法线是相互垂直的。(3)研究当啮合线是由直线、圆弧组成时,所设计的阴阳转子的型线的特点。分析当圆弧的圆心处于不同的位置时,对生成的转子型线的影响,其次,探索把自由曲线作为啮合线的组成曲线引进到反向设计方法中来,充分利用自由曲线的特点,使得设计的啮合线所反映的压缩机的性能更好。以上是我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再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经过苦思冥想之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最终都得到了解决,但有些问题可能由于我的知识的局限性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在今后的时间里,我还将再接再厉,遇到再大的困难不害怕、不放弃,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是真正锻炼我的时候,是我科研能力得到加强的机会。第四阶段:时间飞快,很快2013年就过去了,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不停的往课题的目标前进,在进行双螺杆压缩机的转子型线反向设计的方法研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反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一些复杂的数学式子进行积分、一元高次方程式的求根等等而这就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遇到这样的问题只能找到相关的书籍进行重新学习,虽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最终解决积分的问题。深刻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最终成功的推导出反向设计的通用方法,最后的公式表明反向设计只与预先定义的啮合线和阳转子或者阴转子的节圆半径有关,而和其他因素都无关,这就简化了反向设计的表达方式。现对我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1)完成了反向设计的方法推导并且得到了统一的公式,把常见的一些曲线如直线、圆弧等作为啮合线的组成线段进行反向设计的推导,得到了相应的阴阳转子的型线,充分验证了所推导的反向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为了验证所研究的反向设计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一条转子型线的啮合线利用反向设计方法成功的推导出了相应的阴阳转子型线。(2)对设计的转子型线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由于螺杆压缩机工作状况复杂,要使用动网格技术,计算量大,导致仿真分析所需的时间很长,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条转子型线的分析,这还是在一次性成功的前提下。(3)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由于双螺杆压缩机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改造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任务,并且很多情况下都要求一次性改造成功,否则很容易导致螺杆转子的报废,这就意味着整个压缩机的报废,非常耗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在进行实验改造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实验方案,研究了螺杆的特点和根据实际的需要,提出了一个具有良好可行性的实验方案。(4)距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开始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并且撰写毕业论文。以上是我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双螺杆压缩机中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更深入的进行研究,也有更多的困难等着我们去克服。我想作为一名研究生主要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深入锻炼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学海无涯,以后还需继续努力。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