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包头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如何认识和理解医院感染,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3.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规措施与办法。什么是医院感染?有医院的地方就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1.对病人的影响:①加重了患者的功能失调,增加患者情绪紧张和精神痛苦,②延长患者住院天数,(WHO-02报道外科伤口感染住院日平均延长8.5天)③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国内报道:ICU气管切开患者,每例增加费用18368元)④严重的医院感染可导致残疾,降低生活质量或死亡。2.对医院的影响:①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②增加医院额外的经济负担。③严重者将导致医院降级停业整顿、影响医院的等级评审。3.对医护人员的影响:①增加了医疗护理工作量,②有的甚至停止执业活动、③吊销医师或护士执照、有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4.影响社会效益,加深医患矛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1.各种侵入性操作: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导管置入、内镜、腔镜等。2.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二重感染。3.损伤免疫系统的治疗: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4.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肿瘤、HIV等5.忽视无菌操作规范、消毒隔离操作规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分类:一)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主要通过手、空气、器械、各侵入操作等医源性因素获得的病原体。二)内源性感染,又为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体内的储菌库。医院感染传播过程感染链的形成感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医院感染-感染源⒈感染病人:大量病原微生物不断从感染部位排出,成为外源性感染中主要的传染源。⒉病原携带者:病人、工作人员、陪人中的乙肝、MRSA.尤其携带MRSA者,在院感暴发中起重要作用。3.自身感染:来自病人体内的储菌库,当储菌库内的细菌在体内移位时即可发生感染。4.环境储菌源:G+球菌耐干燥,可在医院环境中存活较久,G-在潮湿环境中不仅能存活,还能繁殖。医院感染-传播途径籍手传播-最重要接触传播途径空气传播血液传播器械传播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住院病人陪护、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手术室、产房、导管室、ICU;新生儿科、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法律层面的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传染病防治法》修订2004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颁布2006年《六项卫生行业执行标准》颁布2009年控制医院感染措施:1.医院感染监测(环境卫生学、发病率)2.手卫生规范;3.隔离技术;4.消毒与灭菌;5.抗生素合理使用;6.医疗废物安全处理;7.职业安全防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医院手卫生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手卫生规范-洗手的重要性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的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在医院里,我们的手所接触的周围环境、物体表面,经常是被院内病原体所污染,而这些污染会使你成为带菌者,从而引起交叉感染。病原体传播的机率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00%白色念珠菌90%鼻病毒61%甲型肝炎33%轮状病毒16%通过手传播病原体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的皮肤上,或已经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环境的物品上;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务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医务人员洗手不正确或完全被忽略,或使用不适当的手卫生产品;医务人员污染的手又和另外一个病人直接接触。手卫生规范-定义、分类手卫生—指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⒈洗手(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是一个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⒉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handrubbing)指的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卫生规范-洗手应具备的设施流动水水龙头:院感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应配备清洁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干手物品或设施,最好是纸质不产尘的干手巾。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流程图手卫生规范-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卫生规范-下列情况应先洗手,后手消毒.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手卫生规范-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的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什么情况下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⒈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⒉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⒊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⒋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二.医院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是基于疾病传播的途径而建立的预防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防护用品,以及安全注射。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1.认定凡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3.强调双向防护﹙手套更换﹚。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传播: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防护措施:手套.洗手.隔离衣.防护服(甲类传染病),空气传播:肺结核,水痘,甲型H1N1流感防护措施:帽子.口罩.洗手.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护服,飞沫传播:百日咳、白喉、病毒性腮腺炎、防护措施:与空气传播相同如何做好标准预防1.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适时、正确戴、脱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面罩.4.适时、正确穿脱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5.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根据《CSSD管理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6.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应置于防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内按医疗废物处置.如何做好标准预防7.急救场所需要进行复苏操作时,应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8.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规进行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9.普通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床栏、床头桌、椅、门把手)、衣物与餐饮具要定期消毒.保持干燥;遇污染时应随时消毒.10.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应防止污染环境。应密封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隔离技术-常用的防护物品医务人员应正确掌握防护技能,即可以保障患者、环境不被污染,又可以保障自己不被暴露,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常用的防护物品有:口罩、防护镜、防护面罩、手套、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和帽子等.防护技术-口罩的使用纱布口罩:保护呼吸道,避免吸入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飞尘。外科口罩:能阻止血液、体液、喷溅物的传播;在有创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能阻止近距离<1m,经飞沫核传播的疾病。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包括密合性测试、培训、型号的选择、医学处理和维护。防护技术-手套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手套。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防护技术-手套使用注意事项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病人,用后及时取下并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渗漏始终未解决,有报道:乙烯手套渗漏率为4-63%,乳胶手套渗漏率为3-52%。戴双层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的手不能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电脑等公共物品。防护技术-防护面罩的使用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喷溅时。CSSD在去污清洗工作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防护技术-防护服的使用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应具备以下功能: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果和无皮肤刺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防护技术-使用防护物品的注意事项1.医用防护口罩使用的有效时间为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2.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感染患者时,防护服可以连续使用。3.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4.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5.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6.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区域划分的流程,按程序做好个人防护,方可进入病区,下班前应沐浴、更衣后,方可离开隔离区。三.医院消毒与灭菌消毒与灭菌的依据:按物品接触患者的危险程度分类与处理:高度危险物品,关键性物品。中度危险物品,半关键性物品。低度危险物品,非关键性物品。三.医院消毒与灭菌1.凡是患者用过的物品均视为污染物品。重复使用之前必须进行重新清洗、消毒或灭菌。2.凡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物品不允许携带任何致病微生物。3.凡接触破损的皮肤黏膜和无菌组织及体液物品不能携带任何微生物。4.给无免疫功能患者使用的物品应该经过灭菌处理。5.部分中度危险物品应高水平消毒处理。6.无菌器械除不能有存活微生物之外,还应达到无热源存在。1.高度危险物品:1)定义:①穿破人体皮肤和黏膜②接触人体无菌组织和体液③接触新生儿的物品。2)种类:①手术器械②穿剌器具③输血输液器具④无菌内镜⑤体内导管⑥ICU患者用品和新生儿用品等。3)处理原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首选蒸汽高压灭菌。三.医院消毒与灭菌2.中度危险物品:1)定义:凡接触人体完整的皮肤黏膜的物品。2)种类:①普通内镜②呼吸机螺纹管③儿童隔离服④口腔诊疗器具⑤体温计等。3)处理原则:严格消毒-高效水平消毒.中效水平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次选→化学消毒三.医院消毒与灭菌三.医院消毒与灭菌3.低度危险物品:1)定义:指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为无害品,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污染时才会造成危害。2)种类:生活用品、病房家具、地面墙面、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等;3)处理要求:低效水平消毒方法或一般的清洁处理.1.化学消毒灭菌法:1)灭菌剂:EO气体2)高效消毒剂:甲醛、2%戊二醛、7.5%过氧化氢0.2%过氧乙酸、1000ppm含氯消毒剂。3)中效消毒剂:75%乙醇、碘类、酚类、100ppm含氯消毒剂。4)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2.物理消毒灭菌法:1)煮沸消毒法2)高压蒸汽灭菌法3)低温灭菌法:EO、低温等离子;4)干热灭菌法5)微波灭菌法三.医院消毒与灭菌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分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1.包装要求:①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包装袋为黄色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②损伤性废物锐器盒硬质材料密封不撒漏③生活垃圾包装袋为黑色2.运送要求:密封运送指定地点记录备案四.医疗废物安全处理3.特殊感染物品处理:特殊感染:脘毒体气性坏疽不明原因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