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注意:1、本试题共8页,请按要求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本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方的人文精神萌芽于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古印度文明2、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有:①希腊城邦的兴起②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繁荣③公民地位的提高④寡头政治的盛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智者学派研究的主题是A、自然界的各种现象B、研究事物客观的本质C、研究“神”的本质D、研究人类社会4、人文主义者阿皮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B、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C、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D、强调发展个性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可贵的理性认识6、史称“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毕加索7、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拉斐尔的作品《圣母子》,他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这主要体现了当时:A、蒙昧主义B、人文主义C、禁欲主义D、浪漫主义8、启蒙思想家认为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其积极意义在于否定了:A、君权神授B、封建君主制度C、封建等级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9、“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句话的作者: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普罗塔哥拉10、加尔文宗教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A、先定论否定教皇的权威B、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C、适应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D、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11、下列有关泰勒斯哲学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B、首次用观察得到的经验来解释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拉斐尔的《圣母子》C、创立了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D、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12、关于近代科技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A、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的理论基础B、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C、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D、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社会由此跨入蒸汽时代13、下列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社会背景的是: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产物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C、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积病开始暴露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14、下列有关启蒙运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B、欧洲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运动D、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运动15、拜伦和雪莱的共同点是A、都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判精神的诗篇B、都属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C、都体现了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D、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战争16、下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堪称“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的是A、《人间喜剧》B、《呼啸山庄》C、《简·爱》D、《战争与和平》17、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作家是A、巴尔扎克B、雨果C、司汤达D、哥德18、“他用这本书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引文中的“他”是指:A、但丁B、哥白尼C、牛顿D、达尔文19、下列对贝多芬的音乐评价正确的是:①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②他是法国著名的音乐家③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④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0、古典主义音乐的特点是①注重形式②讲究谐调③风格高雅④乐观向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古罗马的斯多亚学派指出:“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这说明斯多亚学派A、抨击批判奴隶制度B、倡解放与释放奴隶C、人类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人文思想D、自然法理论是罗马奴隶制瓦解的思想基础22、《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伟大作品的产生,主要说明了A、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B、欧洲世俗社会的生活状况C、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活动D、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繁荣23、拿破仑说:“大革命是启蒙思想家的业绩。”主要在于A、思想家深刻揭露旧制度B、思想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C、思想家成为议会革新派D、思想家为新社会描绘了蓝图24、下列作品与人文主义思想对应正确的是①《十日谈》-----肯定了人的欲望②《哈姆雷特》-----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③《九十五条论纲》----人人可通过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拯救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25、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他”是指:A、马丁·路德B、加尔文C、闵采尔D、哥白尼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答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1分,28题18分,29题14分,30题20分,共7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12分)[法]保罗·富尔在《文艺复兴》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2分)“真理的重新恢复”又指什么?(2分)(2)为什么说“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你认为依据是什么?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8分)27、(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钱投入钱柜丁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请回答:(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2分)(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4分)(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4分)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4分)30、(20分)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12分)(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历史必修III第三四单元测试题答题卷班级姓名座号总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答题区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题区26题(12分):(1):(2):27题(11分):(1):(2):(3):28题(18分):(1):(2):(3):(4):29题(14分):(1):(2):(3):30题(20分):(1):(2):(3):历史必修III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ADBACBACBCA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AABCDCABA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6题:(1)中世纪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2分)文艺复兴,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2分)(2)第一,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第二,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第三,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第四,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欧洲的流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恐慌,同时也是人们开始反省。(8分)27题:(1)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2分)(2)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